同贺天昌学术上的交流,林灰收获还是很大的。 首先就是借贺天昌林灰知道了國内在自然语言处理前沿方向的研究情况。 而國内现在在nlp方向的研究是什么状态呢? 简单的概括就是“白纸一张” 当然并不是说國内没有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的,只是这些人研究的进度同国际上研究进度大致相仿。 也就是说整体上落后于前世2014的研究进度的。 在这种情况下,林灰想做学术搬运工的话似乎也是如入无人之境。 整个自然语言处理以及神经网络学习这两个方向几乎就是林灰面前的一张白纸。 等着林灰在上面书写下华丽的篇章。 不过即便如此,涉及到具体执行的时候林灰也不会大包大揽。 只需要林灰适时搞定一些关键的进展。 涉及到一些琐碎方面的进展就没必要过于贪功了。 毕竟学术方面的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随便一个涉及到生成式摘要算法这样简单理论背后的东西也是超级麻烦。 尽管很麻烦但结果值得期许。 在通话临近结束之时。林灰又几次三番地感谢了贺天昌教授为了帮他申请一些扶持这事。 贺天昌却坚称即便将来有扶持性政策,也都是林灰应得的。 话是这么说的,贺天昌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虽然贺天昌的研究方向涉及不到自然语言处理。 但这并不等于贺天昌对一无所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适当借鉴一下别的行业的研究思路能给自己的研究方向带来启发。 因此很多时候对一些计算机以及计算机衍生方向取得的进展贺天昌还是很关心的。 再加上自然语言处理这个方向下限极低,并不是需要很高的门槛。 因此对自然语言处理这方面贺天昌也是涉猎一些的。 至于林灰鼓捣的东西。 因为最近对生成式摘要这个算法相关知识的恶补以及机缘巧合之下参加了一些和生成式摘要算法有关的学术会议。 现在的贺天昌对生成式摘要算法还是很了解的。 涉及到摘要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这并不是贺天昌在牵强附会。 摘要的能力相当直观地这反应了人们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在信息时代,谁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越强谁就越能具有信息方面的优势。 而信息差方面能够确立了优势无形中其余领域也具备了优势。 涉及到摘要这个方向,传统的摘要算法都是抽取式摘要算法。 这种算法很大程度上工作起来的样式很像是粗暴地“截搭”。 而生成式则是计算机“通读”原文后,在理解整篇文章意思的基础上,按照预先给定的摘要模型生成流畅的概括。 这种方式要求机器理解后概况。 看得出来,相比于抽取式摘要算法生成式摘要算法更像是人的思维。 能够做到这一点,生成式摘要算法用到的相应模型最起码要有比现有算法更强的表征能力、理解能力。 虽然不知道林灰具体是怎么搞定这么强大的模型。 但涉及到语料库这个最麻烦的问题林灰都有办法解决,顺手牵羊搞定别的难题也不奇怪。 到现在为止,在贺天昌看来林灰已经创造太多太多的奇迹了。 无论是学业上还是商业上抑或是事业上。 在这堆奇迹光环的加持下,贺天昌觉得林灰即便是能够搞定生成式摘要算法也不算什么。 甚至贺天昌还有预感,林灰的成绩绝不仅限于一个生成式摘要算法就完事了。 林灰代表着一个未来! 事实上,先前贺天昌就有这种感觉。 同林灰接触地越多,贺天昌的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尽管不知道林灰所代表的这个未来到底是什么。 但正所谓人老成精,贺天昌相信他的直觉。 如果诚然如此的话,在林灰的价值观不偏离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前提下。 贺天昌感觉他愿意为林灰保驾护航。 当然这也可能是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因为林灰的成长速度太快了。 这种成长速度快到基于常识的判断可能出现很大的偏差。wap. 就拿之前的事情来说。 在林灰获得高考状元之后。 为了避免外界对林灰进行恶意的商业炒作来进行捧杀或棒杀。 贺于是使用了一些手段让媒体不要无底线的报道。 这样做以当时的眼光衡量可能是正确的。 但之后贺天昌又觉得是错误的。 因为像林灰这样的天才或许现在没经历过这种类似于捧杀事件和棒杀事件。 将来迟早要经历。 而恰恰是因为他的干涉使得林灰失去了一次可能的锻炼的机会。 因此贺天昌在干涉了这件事之后一度认为他的行为很不对。 为此一度很自责。 可是在知道林灰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之后。 他感觉先前的做法又是正确的。 如果不是当时要求媒体克制报道。 使得林灰以一个高考状元的身份陷入到舆论的风波之中。 到最后却又传出高考状元舍弃國内各大高校而去麻省理工学院。 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论调。 又恰逢有人借题发挥的话,那对林灰来说就不是锻炼的机会了。 而是一次巨大的漩涡。 这个漩涡可不管林灰是什么高考状元抑或是什么其余身份。 这样的漩涡会撕毁一切。 涉及到别的层面的事情贺天昌可能不是很清楚。 但涉及到教育方面的事情,因此经常牵涉其中。 贺天昌对此的感触可是太深了。 如果将林灰牵扯到涉及到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的矛盾的漩涡之中。 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现在的贺天昌庆幸最开始的选择。 而这一切却是基于他最初略有偏颇甚至是多管闲事的想法。 呃,这一波三折过山车般的发展。 人麻了那种。 还好,结局不差。 …… 计算机行业浸润良久,贺天昌最大的感悟就是: ——在计算机方面永远别用普通人的思维去揣度天才。 而林灰就是这样的天才。 贺天昌丝毫没有夸张,最近他受邀参加了水木大学同麻省理工学院到访的学术团队共同举办的几场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学术会议。 会议中他听到的最多的名字就是linhui。 原本他还有些不明所以,知道搞明白这个linhui就是他一直关注的林灰时。 贺天昌才恍然大悟。 当时林灰还有点意外,这个林灰搞出的动静居然惊动了这些远在万里之外的人。 呃,林灰这成果的威能还真是不小。 按照麻省理工学院造访团队里面学者的说法。 林灰在自然语言处理以及神经网络学习方面展现出来的价值就像是夐远幽暗的莽原上出现的一束耀眼的光。 贺天昌觉得相比于麻省理工学院自然语言处理的这种没底线的说法,他用“天才”这个词汇来形容林灰反而克制了很多。 说起来也正是因为造访的麻省理工学院方面的团队在水木大学(这个中國最高学府之一)的场所当着来自全国各界很多计算机行业的同仁盛赞林灰,贺天昌才有把握能替林灰申报下来相应的扶持性政策。 换作是以往,一个刚满18周岁的年轻人研究成果不被打进青少年组或者大学生组就很不错了。 更别提什么社会上的扶持性政策或者说奖项之类的了。 而现在似乎是完全不用有这方面的担心了,涉及到林灰在南风app上取得的一切。 不要说是一些扶持性政策,就是斩获一些大奖也是有可能的。 但涉及到大奖什么的贺天昌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因此这事他并没有跟林灰讲。 回想起在水木参加的那几场学术会议,那些歪果人对林灰的评价可以说是极其之高。 贺天昌以前虽然是在美國留学的,一直读到博士毕业。 但他对美國人的观感并不是很好,无利不起早。 现在同样是这群人却不远万里来到中國为了一个linhui。 这也侧面说明了林灰搞出来的动静之大、价值之高。 如果诚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所陈述的那样,那么毫无疑问将意味着: 生成式摘要算法的诞生推动了神经网络学习方面往前迈了一大步。 而神经网络学习方面的研究已经原地踏步好久了。 至少最近几年神经网络学习方面的研究一直在原地踏步。 此外生成式摘要算法的诞生也意味着将向自然语言处理这个研究方向中注入了新的血液。 贺天昌有预感涉及的自然语言处理和神经网络学习方面的春天要来了。 这两者之后是什么呢? 似乎都和“机器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意识到这个之后,贺天昌突然觉得他似乎可以做些什么。 比如说率先在國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率先开设机器学习这方面的教学。 不止是选修,而是作为一门必修课。 仅仅只是新增一门课?仅此而已吗? 当然其背后的意义当然这并不仅仅是新增一门课那么简单。 既然开设一门新的课,总要有相应的老师来授课吧。 这就意味着网络相应的人才。 而进行机器学习方面的授课又意味着培养相关的人才。 在这种情况下,國央大学很可能出现國内第一批机器学习方面的人才。 这就意味着先机。 尽管这种行为可能招致一定的非议。 但贺天昌觉得既然笃定了林灰能开创一个未来,那么这个投资就值得去做。 倘若失败,也不过是些损失些开支而已。 如果真的能成功,贺天昌觉得这可能是个将國央大学在國内大学更上一层楼或者说弯道超车的起始点。 不过这些具体如何去做贺天昌还要仔细筹谋一下。 当然,至于这些额外的想法贺天昌就没同林灰讲了。 …… 挂断了同贺天昌的电话之后,林灰又接到了一些其余大学的电话。 这些电话并没有耗费林灰太多时间。 毕竟一些实力差的学校本就自知跟高考状元什么的有缘无份。 说起来选择麻省理工学院这事虽然之前跟家人讲过。 但还是没跟老师讲的。 这终究是不好的。 林灰又拨通了班主任李老师的电话将这件事跟李老师说了。 同父母当初的反应不大一样。 父母当初是稍微惊讶之后欣喜地接受了事实。 李老师的表现则是惊讶之后依然是难以置信的惊愕。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区别,无非是亲疏远近所致。 在父母眼中他们的子女本就是最优秀的。 这样优秀的人即便是做出一些稍稍出乎他们意料的行为也在父母的接受范围之内。 毕竟关于子女能够考上好大学这本来就是他们的期许。 而老师什么的对学生的期许终归是有限的。 也就是隔着电话不能看到李老师的反应。 不然林灰感觉班主任此时错愕的样子绝对终生难忘…… 林灰已经充分向班主任陈述前因后果了。 班主任再不信,那林灰也没办法。 好在,在林灰高考考了满分之后李老师的承受意外的能力已然大幅提高。 李老师在继续向林灰核实了一些细节之后。 李老师已然接受了这个事实。 不过李老师嘱咐林灰暂时不要将这件事向外声张。 林灰应了下来。 林灰知道李老师的考虑是为了避免让其陷入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林灰甚至能知道一些无良媒体知道这件事后会如何报道。 《震惊!高考满分的他直呼京大水木太low赴国外留学》 《留学已成定局,高考只为证明自己?》 《高考满分的他放弃百万择校费出国留学》 …… 不管怎么报道,但只要这件事能成为话题。 那无疑将使林灰陷入到争议之中。 在足够强大之前,林灰并不想陷入一些麻烦。 不过真要有麻烦找上门林灰也不虚。 好歹林灰也是身价已然九位数,并且随时临近十位数那种。 想操纵一下这种无关国计民生的舆论很容易。 ……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的高考似乎有点多余。 不过林灰并不后悔当初去参加高考。 当年的遗憾终究是要弥补的。 人是逐渐成长的而不是一步登天的。 刘秀年轻的时候梦想也不过只是当宫廷卫士长和娶邻居家的姑娘。 而不是奢望当皇帝。 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而当时重生时眼前的事就是高考。 如果重生遇到的第一件事就逃避还说什么远大志向呢?猪熊的穿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