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大明键盘侠(1 / 1)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媳妇,起来吃饭了。”

次日清晨,李牧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来到了后堂。

看了看熟睡中的朱秀荣,依旧是满面桃花。

在莲儿的侍奉下,洗漱完毕,朱秀荣来到餐桌前。

桌子上,摆着皮蛋瘦肉粥、四碟小咸菜。

还有一盘不知名的东西。

圆滚滚的,长长的、黄黄的。

朱秀荣的小脸瞬间就红了:哎呀,相公坏死了,怎么做这么羞人的东西?

“尝尝油条。”

“加了蜂蜜和鸡蛋,早餐必备。”

李牧一本正经的,给朱秀荣夹了一根油条。

啊?

油条?

朱秀荣一愣,小脸更红了。

“媳妇,你怎么了?”李牧一脸不解。

“没,没……”

朱秀荣就感觉脸颊发烫,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慌乱的夹起油条,缓缓张开嘴。

或许是肌肉记忆作祟,她条件反射了……

噗嗤,李牧一口粥全都喷了出来。

咳咳咳……

“媳妇,那啥……别……吃的,这是吃的。”

“……”朱秀荣就感觉自己有些无地自容了。

死死的低着头,一口咬下去,外酥里软,还带着一股蜂蜜的香甜。

“嗯嗯,好吃。”

朱秀荣不断的点头,来缓解自己的尴尬。

早饭吃完,朱秀荣的脸蛋依旧红彤彤的,一路小跑去了后堂。

简直就是没脸见人了。

“少爷,村里能用的地皮都建了粮仓。”

“现在一共囤积了大概四十万石粮食。”

“我核算了一下,加上村里这几年的攒的存粮,共计五十万石。”

李向东走近前堂,一脸焦急,“少爷,不能再囤粮了,家里真的没钱了。”

李牧略微沉思,上辈子的《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中曾经提到过。

弘治年间,粮食总产量应为九亿石左右,还有个精确的数字是1500亿市斤。

他现在手里有五十万石粮食,已经超出了顺天府一年的产量了。

这个有科学根据的,唐朝的时候是1256亿市斤,宋朝虽然弱,但产量增加到了1322亿市斤。

等到了明朝的时候,本以为只是一个开始,谁知道居然是巅峰。

野猪皮掌权的时候,哪怕是康麻子、盖章狂魔所谓的康乾盛世,全国的粮食总产量,都没崇祯做皇帝的时候粮食产量高,甚至还他妈不如蒙元。

“东叔,粮价怎么样?狗大户们手里还有多少粮食?”

“狗大户们手里都没粮食了。

粮价已经飙升到二两银子一石。

狗大户们,已经开始从山东、江浙等地调拨粮食了。

另外,我把家里的护院全都派去村里了。”

李向东顿了顿,“村里现在是一级战备,我还找县令大人借调了一队武侯,长期驻扎在那里。周大人说了,有想来村里打劫粮食的,不用汇报,交给武侯,就地正法。”

“好。”

李牧一拍手,“留下二十万石粮食,我有大用。

联系一下,和咱们合作的可靠的商贾。

剩下的三十万石,你盯准市场看好粮价。

如果狗大户们回收,就以那些商贾的名义,卖回给狗大户。”

“告诉那群商贾,事情如果做的漂亮,我就去他们所在的州府开一家麻豆馆,允许他们入股。”

“少爷,你的意思是咱们最多只能卖三十万石粮食,对吧?”

“对。”李牧点点头,“东叔,咱们家能不能发一笔横财,就看你的手段了。”

“懂了,我看准了价格,就陆续的卖出去。但是……”

李向东疑惑的看着李牧,“但咱们把粮食都卖了,他们再涨价怎么办?那群人可不管什么天灾人祸,都不把百姓当人的。”

“放心吧,他们没机会的。”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李牧神秘兮兮的一笑,“咱们左手进右手出,控制好粮食流量,一点点的卖出去,不然粮价就又压下去了。操作得当,就能让他们血本无归!”

…………

李牧在这算计狗大户,可苦了老丈人。

老丈人知道朱厚照和李牧在囤粮,对于粮食倒也不担心。

朱厚照说已经囤积了四十万石粮食,可以帮朝廷做平价量。

剩下的,就是看什么人私底下囤粮,准备发国难财了。

最关键的还是顺天府的地震。

钦天监的地动仪显灵,肯定是瞒不住的,朝堂震荡。

除了内阁三阁老、六部大员以外,其余和抗震救灾有关的官员,全都耷拉着脑袋。

他们一句话都不敢说,生怕这个“重担”落在他们头上。

弘治皇帝看他们这个屌样子,十分不满意。

脸色阴沉的看着文武百官,让整个奉天殿的空气都沉闷凝重了许多。

“平日里,说自己智多星,现在怎么不说话了?”

“不是说是大明的智囊,是大明的栋梁吗?”

弘治皇帝言语冰冷,魄人的威严压得群臣近乎窒息。

三阁老站在右侧,闭着眼睛,就好像老僧入定。

左侧是武将队伍,排在第一位的是兵部尚书马文升。

在其身后是弘治三君子之一的兵部左侍郎、佥都御史刘大夏。

刘大夏是刘伯温的后人,文能提笔控少妇,武能马上定乾坤。

一个类似于狠人辛弃疾的大人物,和辛弃疾不同,刘大夏遇到了明主。

见弘治皇帝发火,刘大夏正准备站出去,却被马文升悄悄的拦了下来。

“御史言官还没开喷,你慌个球球?”

刘大夏听闻,先是一愣,很快无奈的笑了:对呀,流程还是走的。

言官兴起于大唐,他们就是最早的键盘侠,最早的喷子。

明朝的言官,纯粹是老朱搞出来自虐的。

但关键问题是,他们把老朱骂急了老朱真敢砍了他们。

后代的皇帝就不行了,被言官们拿捏的死死的。

简单说,皇帝一代不如一代,言官也是如此。

除了愤青、撞柱子、喷皇帝,正经事屁用没有。

只要是能给皇帝添堵,他们比谁都勤快。

御史台有两个带头大哥,分别是左都御史闵珪、右都御史史林。

俩人扫了一眼三阁老,也把眼睛闭上了,双眼不看朝堂事,神游太虚。

但是,他们俩的耳朵却灵得很,完全做到了用耳朵观六路、听八方。

言官们见带头大哥不说话,他们也是思量了许久,终于有一名皇亲站了出来。

此人姓周,名叫周正,是御史台的督查御史,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让皇帝下罪己诏。

弘治皇帝双拳攥的吱嘎作响,额头上青烟乱窜,咬牙切齿的就像杀人:我下你马勒戈壁!打小我就疯的大明:家兄朱厚照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