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丽雅和叛军,她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叛军的智囊昆娜! 李文旭第一次平定岭南叛乱,和昆娜有直接原因。 昆娜和卓丽雅的父亲,是岭南土司的大头领。 他是娶了昆娜得到了土司大头领的支持,这才平定叛乱的。 昆娜熟知岭南道所有地形地貌,甚至是精通兵法,行军打仗方面完胜李文旭。 当年,都是昆娜在后面出谋划策,李文旭按部就班。 甚至是他自己都没想到,那么快就平定了叛乱。 李文旭一共有六个儿子,嫡长子李斌,庶子李牧,李牧排行老二。 在中原人眼里,土司就是野人,所有人都不待见昆娜母子。 李文旭当时也是目的不纯,就是利用昆娜罢了。 为了眼不见心不烦,就把李牧一脚踢去了京城。 李牧前脚刚走,长子李斌就暴毙了。 经过多方探查,李斌是死于巫蛊。 昆娜不仅无辜躺枪,还在房间里搜寻到了制作蛊虫的工具。 李文旭不问青红皂白,指责了昆娜,险些把昆娜活活打死,最后赶出了李府。 卓丽雅就是个没脑子的莽夫,拉不起这么多人的队伍。 一切都是昆娜在背后操持,现在昆娜一直没出手,不是忌惮大明的火器。 丛山峻岭里面打架,火器根本就发挥不了应有的威力。 由此可见,昆娜是在憋大招。 可李文旭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昆娜后续要做什么。 手里死死的攥着弘治皇帝的书信,李文旭深吸了一口气。 带着书信,又一次的去了叛军的营地。 不为其他,李文旭对他们娘俩一直都是愧疚的。 因为后来经过查证,是大妇怕自己的地位不保,故意陷害昆娜。 但身为一家之主,男人必须要有权威,李文旭就是不想承认自己错了。 现在李牧又成了帝婿,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借口,劝降他们! ………… 转眼到了二月初九。 春闱开始了。 京城内,无数的考生,来到了贡院。 决定命运的时刻,也终于来临了。 唐伯虎、徐经、王守仁、丰熙,鱼贯的进入贡院。 李牧和朱厚照在贡院外欢送。 可眨眼之间,朱厚照不见了。 李牧找了好一会儿,愣是没找到。 “老刘,他人呢?”李牧问。 刘瑾抿抿嘴,指了指贡院,“少爷化名朱小寿,也进去参加考试了。” 卧槽! 李牧气的直跺脚,“他怎么和朱厚照一个揍性,就不特么靠谱呢!” “……”刘瑾四十五度望天:咱家啥也没听见,啥也没听见! 考生们,经过安检之后,纷纷坐在自己的考棚内。 丰熙很丑,丑到检查的时候,就是顺带着摸索了几下。 丰熙也不生气,坐在考棚内,看向贡院的正门。 经过两个来月的接触,他发现李牧是个大才。 跟着这样的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为又丑又跛,丰熙没啥子朋友。 以前正眼看他,和他推杯换盏的只有王守仁。 现在多了李牧,多了唐伯虎、徐经,甚至是李家村的所有人都不嫌弃他。 在李家村居住的这段时间,很多学子也经常围着他讨教知识,亲切的称呼他先生。wap. 丰熙问过很多学子,问他们为何不嫌弃自己。 孩子们回答的很简单,你身上有正气,让我们想亲近! 原本还有些自卑的丰熙,瞬间就开朗了。 每天走在李家村的马路上,开始主动的和人打招呼,也能坐在田间地头,和庄户促膝长谈。 深吸了一口气,丰熙排除了所有杂念。 摆好了笔墨,坐等开题。 当当当! 一阵敲锣的声音响彻整个贡院,随后就是呼喊开题的声音。 会试一共要考五天,共计三场。 开题,就是把写着题目的牌子分发到每一个考棚。 丰熙接过牌子,看向竹牌,上面写着:礼乐两者是不是足以天下大治? 近乎在同一时间,隔壁考棚的唐伯虎和徐经,看到了竹牌,也是身体一颤。 这个题目怎么会如此熟悉? 甚至是,李牧给他们的练习题里面,反复出现了好几次。 对于这个题目,他们早就能对答如流了。 难道…… 不会的,贤弟怎么会泄露考题呢? 况且,刷题的时候是年前,一定是题目刷的多了,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深吸了一口气,唐伯虎、徐经开始做答。 有意思的是,第一个交卷的居然是丰熙。 第二个走出来的是伦文叙,随后是王守仁。 对于这个题目伦文叙是志在必得,王守仁则是接连摇头。 丰熙一脸奇怪,“王兄,为何摇头?” “有些人运气使然罢了。”王守仁拍拍丰熙的肩膀,“丰兄,考的如何?” “凑合吧。”丰熙十分谦虚。 唐伯虎和徐经也走了出来,四个人边走边交流答案和各自的写作心得。 五天的时间,吃喝邋遢全都在贡院,可以走动交流,但不允许出贡院。 考试结束,朱厚照也带着疲惫离开了贡院,上了马车之后倒头就睡。 考生们鱼贯走出贡院。 外面围着的人,也开始欢声笑语。 今年最大的焦点就是伦文叙,他被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 唐伯虎等人这边,因为有李家村的部曲开路,任何人不能上前。 护着众人上了马车,众人回去了李家庄。 祝枝山也从考场中走了出来,有些垂头丧气,也有些懊恼。 从弘治五年开始,他年年都来参加科举,可偏偏三次不中! 现在是第四次了,如果还是考不中,就该考虑考虑去李家村见见好兄弟唐伯虎了。 人生,往往就是这么奇妙。 明明你一肚子的才华,可就是考不中,你说你气不气? 唐伯虎等人回到了李家村,各个都是身心疲惫,倒在榻上便是呼呼大睡。 西山侯齐世美,一直在关注伦文叙。 经过详细的梳理,就算是伦文叙高中,他也不会赔钱。 可偏偏,下人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老爷,刚刚查账,发现有人买了五万两的定向榜眼。” “好事啊。这不是白给咱们送钱吗?” “丰熙,买的是丰熙!” “丰熙?谁啊?没听说啊!” 齐世美先是一愣,但很快就笑了,“把银子收了,白捡的钱为啥不要?”打小我就疯的大明:家兄朱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