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154节(1 / 1)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不单是姜国不想战,其余四国其实也不想打仗的。

以前四国联合都打不过姜国,以后不把自家的国力往上拉拔一个台阶,照样也打不过。

所以他们现在都想好好发展自身,免得被姜国甩在身后,彻底沦为姜国的盘中餐。

宋国会和郑国打起来,全赖上梨侯勾引。

打到现在,双方争的就不单单是上梨郡的归属了,宋国还想要更多。

宋军屠城的事情,有宋国和姜国的大肆宣扬,郑国的许多人都知道了。

此举虽然能增加郑国人对宋国的仇恨值,但也增加了宋军的威慑力。

清扫完上梨郡之后,宋军攻打下一座城池的时候,直接就开口威胁。

“你们若三日不降,攻破城池之日,我必屠城!”

听到这样话,城内大部分的百姓,脸都白了,对宋国军队除了厌恶,还有恐惧。

“这宋国军队真不是个东西,也不怕恶灵缠身,死无葬身之地……”

托宋国和姜国两国间谍的宣传,说到屠城,城中百姓就都有画面了。

满是断臂残肢的街道,墙壁上被喷溅的鲜血,城中烧了两天两夜的尸体……

而现在,他们也要面对未来生死的选择。

城中有一半的百姓高呼血战,还有一半的百姓静默无声。

但百姓的选择不重要,重要的是守城官员和将领的选择,庶民就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城中的兵力不够,打不过宋军。”

“就算打不过,守城几日等援军也不行吗?”

“若是援军三日之后还不来,城池被攻破,城中百姓就只能被屠杀。城中百姓何其无辜。”

“不单是城中庶民,守城官员也不会有好结果。上梨侯的结果是五马分尸,听说死前还在恐惧哀嚎。”

城中的官员们讨论了一整天,终于在傍晚时分,开城投降,迎宋军进城。

看着宋国军队耀武扬威的进城,诸多郑国百姓都敢怒不敢言。

这样的战报传到朝廷,气得郑王忍不住摔了一堆奏折。

“个个都是是我郑国的好臣子!就这么不战而降了!”

“王上息怒。”一众大臣赶紧上前安慰。

郑国如今会有这个结果,还真不是这任郑王的错,全赖上一任郑王乱来,在官员的任免上过于随性,导致郑国官员水平参差不齐。

不像姜国,有年底考核在,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毕竟下限在那儿摆着的。

郑王深吸一口气,平复好心情,冷冷的说道:“宋国屠杀我郑国百姓,此仇不能不报,再征兵十万,这次我一定要给宋王一个教训。”

“那上梨侯葬礼的规格?”宗正试探着说道:“此战虽然是因为他的私心而起,但他毕竟也是为了郑国而亡。”

上梨侯的死亡,郑王也有一定的干系,闻言大度说道:“算了,就不追究了,给他保留死后的体面。”

因为宋国屠上梨郡的事情,引起了郑国人的众怒,郑国新一轮的征兵,进行得十分顺利。

“宋郑两国扩大战局了。”姜国的大臣们都发出了吃瓜的声音。

“可惜,齐国和卫国都没动静,看来是不准备掺和了。”

“去年冬天闹雪灾,胡人南下劫掠,和卫国干了一场,卫国估计是忙着修生养息。齐国出嫁的贵女众多,拉关系搞外交是一把好手,战斗力是真不行,可能既不敢帮郑国也不敢帮宋国……”

齐国自己的实力不强,但齐国嫁出去的公主们,都还有点能耐,姜大头的嫡母和正妻都是齐国公主,十年前,姜大头也只能听他嫡母的话行事。

有姜国一边拱火,一边龇着大牙看热闹,郑国和宋国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有人给我府上送了大批财物,让我劝你借此机会对宋国出手。”郭凡偷偷向姜蓁打小报告。

姜蓁嗤笑一声,“我这不是已经对宋国出手了吗?”

“人家的意思是想让你开炮。”郭凡笑嘻嘻的说道:“来人虽然是郑国人,但那一开口就打打杀杀的样子,我看像是卫国派来的。”

【哎哟喂~咱们指望卫国和齐国去蹚浑水,卫齐两国却想拉咱们下水。】

【估计是想借宋国来消耗姜国。一个个的都有八百个心眼子。】

【郑宋两国交战,除了咱们姜国拱火,其他两国估计也没憋什么好屁。】

“这次那个说客送的礼物我还挺喜欢的,就收了。我看那说客阔气得很,估计不单单只会给我送礼。”

郭凡正说着呢,卫婵就插话道:“我也收到了一座红珊瑚。”

“啧~还真是下了血本啊。”姜蓁一脸可惜的说道:“送再多的礼也是肉包子打狗,没什么用。”

姜国的诸位大臣收礼归收礼,但会帮忙办事的,一个都没有。

大家早朝上讨论的全是姜国的内政,一个都没提攻打宋国的事。

甚至收过礼的治粟内史还说道:“姜国如今的存粮虽多,但还不够保险,就算想出兵,至少也要等秋收过了再说。”

姜蓁也是这么认为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姜国的基础还不够,还需要再攒一攒,至少不能影响今年秋收。

不过等到秋收的时候,宋国也和郑国打完了,宋国从郑国身上咬了一大块肉下来,现在正在修养身息。

就在大家以为战事停歇的时候,姜蓁却没按常理出牌,直接出兵宋国。

以大炮开门,出其不意之下,连攻二十城。

“不许动城中的庶民和奴隶,贵族敢带兵反抗就抓起来做俘虏……”黒壮熟练的叮嘱麾下兵卒。

收缴了城中贵族的财富还不算,黒壮还把府衙中的土地和户籍册子烧了,重新给庶民奴隶划分土地,动作格外迅速。

速度不快不行,宋国马上就要组织人马打回来了,不止宋国,可能卫国和齐国此时也在召集兵马。

他们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姜国壮大。

倒是郑国,此次很有可能会冷眼旁观。

第172章 服软

姜国忽然出兵,属实打了宋国一个措手不及。

“之前姜国和郑国结盟,雷声大雨点小,基本没怎么出力,怎么如今郑国退出,姜国反倒又冒头了。”宋国右相奇怪的说道:“若是姜国和郑国一起动手,我宋国才是真的腹背受敌。如今这算什么?”

就算宋国刚跟郑国打完一场,有些虚弱,但这情况再怎么也比以一敌二的好。宋王也有些想不通。

“我听闻姜国的几条重要国道,已经全部修好,姜王之前不动手,可能就是受国内情况拖累。”左相猜测。

姜蓁动手,可不会看别人如何,只看自己方便。

把路修好,又挨到了秋收,在姜蓁看来就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宋国对姜国的实力有数,一对一,肯定打不过,所以他们没有一丝犹豫,立刻派使者去另外三国摇人。

卫国和齐国本就不想看姜国做大,宋王一开口,他们就准备联合起来,打压姜国。

就郑国,完全不松口,甚至还幸灾乐祸了起来,“姜国把你宋国吞并了才好,指望我出兵,没门。”

姜蓁故意选在这个时候出兵,就是猜到郑国会冷眼旁观,到时候打起来,能少一个强敌。

各国之间打打杀杀的,旧仇数不胜数,只有趁这个仇还新鲜热乎,郑王才会真的撒手。

要不然过几年,这俩又能黏黏糊糊的勾搭在一块。

一旦开启战争,姜国朝廷运转速度立马加快,大批的粮食从仓库运往前线。

“今年的红薯玉米的产量极高,但还需要留种,等到明年,新的杂交稻种,也能到各地百姓手里,有这些高产的粮种,姜国的粮食就彻底不愁了。”

姜国如今的粮食产量,填饱姜国百姓的肚子完全没问题,但要供养天下人,还有些难度。

【姜国一个打四个完全没问题,但想把那四国吞下去,难度还有点大。】

【慢慢吞,不着急,咱们有的是时间。】

【主要是都攒了两批科举生了,得想办法把他们安置好。】

有碾压式的武器在手,姜蓁打天下一点都不难,难的是治理。

这次出兵,屠野依旧是大将军,黑壮、周胖、牧等人,各领一军,分头攻城,每一支队伍,都配了大炮和充足的弹药。

有大炮在,他们前进路上遇到的障碍,都可以随意碾压。

军队在前面冲,后面的行政官员就负责扫尾,帮忙清点百姓,重新录入户籍,分派土地,修补城墙……双方配合得天衣无缝。

跟在军队后头的这批科举生们,都知道如今打下来的宋国土地,以后就是他们为官的起点,一个个的全都干劲十足。

“咱们姜国大军就是威猛,一路上畅通无阻,现在就已经攻下三十多城了,真是厉害。”

“这速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因为攻城的速度过快,城里的许多贵族都还没来得及跑,就算跑了的,也没法带走大批的家当,所以每支队伍破城的时候,都收缴了大批的财物和粮食。

贵族的家资都被翻出来充公,宋国的普通庶民,却无人敢动。

姜国的军法严格,既保证了大家公平的晋升渠道,也束缚了所有人不敢乱来。

庶民的利益没有得到侵犯,对姜国也就没什么恶感,一个个全都老老实实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

至于那些骂得难听的贵族,诸位科举生就当自己耳朵聋了,装作什么都没听到的样子。

姜国这攻城的速度,也让宋王肝胆俱裂。

“不是让你们去拦吗?怎么如今的战报,全是战败的消息?”宋王有些开始慌了。如果不是道路和距离所限,姜国的军队好像能一路畅通无阻的打到宋国都邑。

“王上,他们每一支队伍都有大炮?我们拦得了一个,拦不了全部。”右相的表情苦涩。

武器上干不过,就只能从人数上取胜,宋国对付大炮,用的一直都是人海战术。

宋王咬了咬牙,有些发狠的说道:“再征二十万兵,一定要拦住姜国的军队。”

对付姜国,只靠自己是不够的,还得靠友军,宋王追问道:“卫国和齐国的军队呢,怎么没动静?”

“他们已经召集好兵马,准备攻打姜国了。”

“怎么这么慢?!”宋王忍不住埋怨。

“不是咱们太慢,是姜国太快了。如今姜国的国道都是水泥路,无论是征兵还是运送粮草,速度都比以前快很多倍。”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