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老阎啊,你这表达出来的东西不对啊!” “这时候的郑大郎,应该是给人一种奄奄一息的感觉。” “再看看你画的这个,这明显就是天庭饱满,红光满面嘛。” “还有这里,潘金莲的表情怎么可能是妩媚哪?自己老公都要死了,就是装,她也要装出一副伤痛欲绝吧?” “对了对了,还有这里??” 距离沈过上次流鼻血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 三天的时间内,沈过用实力证明了,他的雕版水准,就是比不上那些八九品的匠墨。 但也绝对不在七品之下。 沈过手上的功夫,确实是得到了证实。 其实这本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可让小家伙想不到的是,沈过不仅有雕刻艺术的天赋,更是对雕刻艺术有着一种令人发指的严谨! 三十二张插图,竟然有六张没有通过他的审核。 对,就是审核。 一旦插图没有通过审核,这货竟然拒绝雕版。 虽然小家伙和阎立本都想过,是不是要把这较真的家伙,按到地上暴打一顿。 可当二人考虑到自身武力值后,便果断的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却又与作死无异的念头。 第三天的傍晚,留下了三十二张插图和两张宣传画后,阎立本终于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离开了。 “老阎,今晚撸串啊!吃完了,明早再走吧?” 小家伙挽留的是诚心诚意。 而阎立本则是像什么也没听到一样,一头就扎进了马车的车厢。 说实话,小家伙是真不好意思了,让人家白白出了三天的工。 而他则是每天都在嚷嚷,请人家阎立本撸串。 可直至现在为止,那烧烤炉子还是崭新崭新的,连一点生过火的痕迹都没有。 “下次??下次有机会??再说吧。” 倒在马车上,老闫同学的嘴唇微微颤抖着。 本想挥手跟小家伙告别一下,不过很可惜,他的两只胳膊已经都抬不起来了。 “主人??眼里本就这样的走了。他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百丽儿眨着一双宝石蓝的大眼睛,若有所思的问道。 “他??好像是??” 东西两市购买店铺的工作,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四家书局的店铺,昨天已经搞定了两家。 今天早上的时候,东市的那家店铺,装修队已经进入了。 如果施工顺利的话,两三天后书局就能开张营业。 长安城,大通坊,一座普通的小院内。 看着面前那一摞摞的手抄本,郑元寿的眼中浮现出一丝狠厉。 “咳咳咳——李承乾你个小畜生,老夫如此一把年纪,还要被你害的连日操劳。” “你给我等着,用不了几日,老夫必让你成为这长安城的过街老鼠!咳咳咳??咳咳咳??” 最近一段时间,可能是累的,或者是因气候问题,郑元寿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 不过即使如此,他依旧要每日关注着《皇室孽庶》的销量,和那些坊间百姓对此书的反响。 除次之外,每天他还要抽出不少时间,去挑选那些抄书的抄手。 虽然唐时靠抄书为生的人不少。 但为了抄手们能够守口如瓶,他也不得不一个个亲自筛选。 而且在筛选过后,他还要一个个的反复叮嘱警告。 辅兴坊,王氏府邸。 王仁祐的身体状况,依旧没什么好转。 如今王氏大部分家务和产业,已经逐渐交给王贤玉这位嫡长子来打理。 不过,最近的王贤玉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去管理家业。 他现在就如同入了魔般,没日没夜的在那编写着皇室孽庶的第二册。 晨光初现,一声类似于鬼哭狼嚎般的欢呼声,从王贤玉的书房中传了出来。 “成了!成了!这第二册终于完成了!” 皇室孽庶的第二册,足足五万多字。 用一句呕心沥血来形容此刻的王贤玉,应该不算为过吧。 “来人!速将此书稿送去大通坊。” “李承乾,你敢害我父亲大病不起,那就别怪我搞得你——身败名裂!”zwwx. 苍白的面孔,漆黑的眼袋,血红的双眼中满是狰狞。 此刻王贤玉,哪还有往日的风流倜傥。 说其是入魔已深,或是说其被女鬼缠身,听起来倒是更加贴切。 东市一家刚刚装修好的店铺前,一只刻有着兴华书局字样的匾额,高挂在门楣之上。 而在兴华书局的正对面,则是有两名伙计打扮的青年人,正对着这边指指点点。 “哼!敢跟我们白鹭书局抢生意,他也不打听打听,我们书局背后的东家是谁!” “说不定啊,这就是哪来的外乡客。” “我敢跟你打赌,这叫什么兴华书局的,最多也就能撑一个月。下个月的今天,那个牌匾就得摘下来。” “得了吧,还一个月!我跟你赌这个月的工钱。他们最多坚持到这个月的月底。然后就是关门大吉!” 对于这兴华书局的选址,小倩那也是相当的上心。 当初小家伙只是告诉他们,车行一定要开在王氏和郑氏旁边。 同时,小家伙的那句相亲相爱,也被小倩牢记在心。 也正是因此,小倩宁可多花了高出市价两成的价钱,也非要把这第一家书局,开在郑氏白鹭书局的对面。 兴华书局的装修,已经接近尾声。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明天书局便可开张营业。 “哎~前面的那辆车装满了赶紧走,别堵着道,后面的马车都上不来了!” “还有你,安德鲁!看够了没有啊!看够了就赶紧帮着装车!” “大字不认识几个,你说你看个什么劲啊!” “什么?能看懂插图就行?你丫真是个人才!” 此时的小家伙正站在七号车间前,指挥着众人赶快装车。 这里的各种书籍,可谓是乱糟糟一片,看得小家伙好悬没得了密集恐惧症。 对,就是各类的书籍,您没看错! 像什么礼记啊、左传啊、论语千字文啊,这些该有的还是得有。 当然,这些书籍可不是那些手抄本的经折装。 这里的每一本书籍,都是精线装的印刷版。无论是字迹工整程度,还是每页的尺寸规格,不知道要高出手抄本多少倍。 不仅如此,印刷版的成本也是低的惊人。 唐初,每卷书都是以字数为基准,单是抄写费用,起价就是八百文。 哪怕是字数不多的话本,以万字计算的话,每册至少也要在三百文左右。 而小家伙这些印刷版的书籍,就拿成本最高的左传来说,哪怕是连车马费都算在内,每本的成本也不会超过三百文。 而且这还是因为唐朝的纸张比较贵。 如果纸张的价格能像后世一样便宜??就是五十文一套,小家伙也敢卖! “殿下,咱们这价格是不是定的也太低了一点。” 熊大手下五虎将之一,徐老二——徐明达,如今被小家伙任命为东市兴华书局总店,店长。 “低吗?我觉得还可以吧!现在想读书的人那么多,却又有那么多的人读不起书。” “老徐,本宫就问你一句,话几贯钱去买一本几万字的书,你觉得肉疼不?” “这??” “好了,这个那个的了。小爷开书局就两个目的。一是要报复,二是要那些买不起书的人,可以放心大胆的去买!” “至于其他,咱们的家业已经不小了,想赚钱的话,咱就去赚那些奸商和贪官的。” “老百姓的钱??意思一下,就行了!”一曲未完的大唐第一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