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虽然陛下袒护太子,但我等也莫要灰心。” “想那南村如今正在收割水稻。而太子也未必会在此时收缴地租。” “不过……有一点我们大家却是都很清楚,太子为人一向见利忘义。” “一旦太子开始收缴地租,南村的那些佃户们定然会将事情闹大。” “届时……我们再弹劾他一次狠的。祝某还就不相信了,天怒人怨的大事,陛下还能再袒护那小祸害!” “祝郎中所言极是,我等确实没必要急于一时。” “只有三成的水稻,再加上七成的地租,南村的那些佃户们,迟早还要再次成为流民!” 甘露殿外,祝廷奎的身影出现在众御史的面前。 只不过此时的祝延奎已经再不是户部侍郎。 由于电业部的事情给六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唐俭被发配去了太常寺。 而祝廷奎作为电业部事件的二号人物,自然也不肯能是屁事没有。 这不,杜老头刚刚上任,便把这正四品上的户部祝侍郎,直接弹劾成了从五品上的户部郎中。 当然,也正是因此,本就与小家伙没多大恩怨的祝延奎,如今却是与他结下了死仇。 这不,南村的那些佃户们还没有多大反应哪。他这里就已经开始上蹿下跳了。 “不好了祝郎中,不好了!” 就在众人刚刚商议好一切,正准备各自离开的同时,祝廷奎的一名手下官员,突然一脸焦急的跑了过来。 “何时如此慌张?” “祝郎中,大事不好了,太子殿下他,他已经在西市,大势收购粮食了。” 来人虽然跑的有些喘,但还是一口气将全部讲完。 可想而知,他带来的这条消息究竟有多么的重要。 “难道是……太子为了安抚南村那上万佃户,这才迫不得已有此一举?” 一名正八品的监察御史猜测出声。 “很有可能!” 祝廷奎眼神微眯,脸色明显难看了许多。 “如果真是如此,那我等今日的弹劾……岂不成了笑话。” 又一名御史开口。 “无所谓了,不管他想做什么……” “祝郎中何意?” “哼!他不是要收粮吗?好,那我等就让他收个痛快!” “收个痛快?祝郎中……你的意思……难道是……” “没错,太子他不是财大气粗吗!既然他大势收粮,那我等自然要好好配合一番。” “想借收粮此举破局,哼……” 贞观四年的御史台,八成以上的御史依旧出至世家。 而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唐的粮商,几乎就没有谁跟世家扯不上关系的。 也正是因此,一旦世家在背后发话…… 小家伙倒不至于收不到粮,但是那粮价,可就要打着滚的往上翻了。 西市。 “殿下,那些粮商们简直是欺人太甚!” 小家伙坐在自家粮行的客厅中,嘴角微微勾起,双眼中是满满的不屑。 而就站在他身侧的小倩,则是盯着大门外,满脸的怒容。 “这有什么可生气的,做生意,自然要唯利是图。” 此时的小家伙可谓是淡定的一匹。 如果不是因为宝儿去他那里闹了一场。 如果不是无德报信,御史们又跳出来作妖。 小家伙还真未必会在这种情况下大势收粮。 而如今好了,市面上早已盛传,太子为富不仁,置上万佃户生死于不顾。 行啊!你们不是说我不顾佃户生死吗? 正好!借此机会我就大势收粮! 我倒是要看看,我的实际行动到底能不能堵住你们这悠悠众口。 当然,即使将计就计,小家伙要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小。 如今贞观四年,大唐的粮价是五文钱一斗。 而那些各大粮商们刚刚给出的报价竟然是……十文一斗! 而且这其中竟然还有崔家的粮行。 想必是鄠县的单子让崔信那老哥们肉痛了,这才想找机会报复一把小家伙。 不过让小家伙意外却是,王家并没有参与。 甚至王贤玉更是在得到消息后,第一个跑来找小家伙问询其中缘由。 当然,小家伙究竟缺不缺粮食,这五姓七望之中,恐怕就没有谁会比他王家更清楚了。 别忘了,直至今日,他王家依旧要在每个月的初五之前,将大批的粮食送抵南村。 “去准备银钱吧,就按他们给的价格,有多少,我们收多少!直至让他们的粮仓,一粒米——都不剩!” “殿下!” “去吧!小爷我心中有数。” 有些话小家伙也想解释给小倩听。 可就如同解释给李二一样…… 难道要他说,一个月后,长安城的粮价会暴涨至五十文一斗? 就是说了,小倩会信…… 开玩笑,那丫头不当他是发了癔症,那就谢天谢地了! 秋收,绝对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人的脸上,都挂满喜悦的季节。 上百台拖拉机已经在两天前交付。 而世家权贵们也是在第一时间跃跃欲试,准备用着铁牛神器,将这喜悦的气氛推向另一个巅峰。 “唉~看看人家的稻子,咱们看看咱们的。” “行了行了,有什么好埋怨的,殿下不是全免了在咱们的田租吗?” “话是怎么说,可是……可是看到别人丰收,而自家却是减产大半……难道……你的心里好受?” “唉……虽说不是……哎~不好!怎么掉雨点了?” “这……这还真是说下就下啊!” 一众南村的佃户们正凑在一起闲聊,却不想聊着聊着乌云已经上头。 “我去,这怎么还下大了!” “不会吧,还真的让太子殿下说准了……” “哎呀!什么准不准的,我家的稻子还没入仓那!” “我去,我家的也是,唉!” 顷刻间,豆大的雨点已经连成了线。 原本那些一聊就能聊上大半天的庄稼汉们,眨眼间就散了个干净。 至于南村之外…… “怎么搞得,半个时辰前还是艳阳高照,屁大的功夫,这雨还下来了!” 鄠县崔家的佃户们今天可谓是干劲十足。 有了二十台拖拉机作为收割主力,一个时辰不到,上千亩的水田已经收割完毕。 照这个进度下去,鄠县崔家的几十万亩田地,有一旬的时间便能结束秋收。 可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却是让这如火如荼秋收工作,再也无法继续。 “收了收了!等雨停了再下田!” 几名崔家的管事,对着田里高声喝道。 同时,郑家也有几名管事,也在田间地头喊着同样的事情。 但唯一的不同却是,崔家有二十台拖拉机,而郑家却一台没有。 当然,这道不是说他郑元寿花不起这个钱。 也不是小家伙不想卖给郑元寿拖拉机。 而是……这老哥实在是谨慎的过头。 或者说他是真被小家伙算计怕了。 非要等到其他世家的拖拉机交货后,他才肯签下订单。 “殿下,这粮仓都装满了,剩下的粮食,咱们不要了吧?” 南村。 小倩苦着一张小脸,将各处粮仓送来的收粮入仓单据,递到了小家伙的面前。 “粮仓满了就再建。若是来不及的话……也可以先送进大棚。” “总之小爷我还是那句话,我要那些黑心商人的粮仓,一粒米也不剩!” 既然签了合同,那小家伙就要将合约精神进行到底。 虽然此次收粮,他一口气耗光了自己九成的家底。 但是……一曲未完的大唐第一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