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 太子许青书正在处理政务,外边忽然传来尖锐的声音。 “圣旨到!!” 听到这三个字,许青书匆忙出门迎接,躬身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有病衰,朝廷动荡,北域逆贼谋反,大奉皇朝众臣合而诛之,太子许青书该为表率。 特令太子许青书率军亲征,取四万北域逆贼人头,以振军心,钦此。” “儿臣接旨。” 突如其来的圣旨让太子许青书心烦意乱。 朝中诸多事务都需要他处理,父皇怎么会突然下旨让他率军亲征?难道父皇心目中的继位者不是他? “曹公公,父皇为何会突然下旨让本王率军亲征?” “朝中事务又由谁代理?” 许青书接旨,向着传旨的老宦官曹子童问道。 “禀殿下,圣上并未说明缘由,咱家也不敢问,只知圣上拟圣旨三封,另外两封已送去给祁王、靖王。” “此外,圣上还有亲笔一封,需殿下亲启。” 曹子童恭敬回道,又拿出信纸一封递给太子。 许青书接过信封,其上写着‘吾儿许青书亲启’七个大字。 揭开。 望见信中内容,许青书内心一震。 “诛杀陆念离、陆长乐者可为皇。” 仅仅几个字,却是完完全全牵动了许青书的心神。 父皇最后留给他的考验就是诛杀陆无敌的一儿一女吗?那么祁王与靖王应该也都收到了同样的指令。 本不想过早与北域交锋,但圣旨已到,他不得不从。 他与祁王、靖王各自掌控了大奉朝堂、江湖的部分力量,大势依旧在父皇手中。 例如掌控三十万禁军的奉天大将军王振先就不听命于他们任何一人,只听圣旨宣召,文官中也有宰相诸葛寻。 一文一武,依旧把控着朝堂不乱。 他们唯有得圣旨继位,才能获得这两位与护龙阁的支持。 “或许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许青书望向挂在殿上的盔甲与宝剑。 世人都以为他许青书是个文弱书生,武道境界不比靖王与祁王,但早在半年前,他就已经达到了问玄境巅峰。 行军打仗,他也不弱! 江南郡战场的局势他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北域手段通天,曾经埋下的暗线一根根拔起,初战便给皇室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如今江南郡各大县城被逐个击破,主城有奉天大将军镇守才得以保全,却也陷入了围城困境。 被攻破是迟早的事。 而北域看似一片形势大好,防守却是一片空虚,力量分散。 若是他与祁王、靖王同时率军出击,轻易便能打破当前局势,让北域尝尝苦头。 “就打南重县吧。” 许青书笑容玩味,“世子为饵,次女称帝的言论如今传遍了整个大奉,本王倒要看看那位长乐郡主有什么资格敢称帝。” …… 东南偏地,江红郡。 退守至此的祁王也接到了同样的圣旨与亲笔。 “必须率军亲征,取四万北域贼子人头?” “还要杀陆念离和陆长乐才能继位?” 祁王许承平先一愣,旋即破口大骂,“本王有这个实力还听圣旨?早就自立为皇了,陆念离与陆长乐哪有那么好杀。” 说着,他看向魏宗,“师兄,关于陆长乐的消息放出去了吗?”zwwx. “已经在传。”魏宗回道:“短时间内恐怕没太多人会信,待陆长乐再成些气候应该就成了。” “再成气候?” 祁王脸色铁青,“再来点气候她就真要成为第二位绝世女帝了!” 他只能向刀神魏红月求助,“师父,您怎么看?” 魏红月抚须道:“光靠单方势力不可能杀掉陆念离和陆长乐,北域隐藏的高手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你若是胆大,就别管圣旨,让太子与靖王去打,消耗他们的实力,大不了最后造反。” 祁王嘴角一抽,不愧是师父,思考问题的方式真简单。 “护龙阁与王振先、诸葛寻都只会听圣旨,有他们在,怎么反?” “笨!” 魏红月道:“你就不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杀不了陆念离与陆长乐,不会杀太子和靖王吗? 他们两个一死,谁还敢与你争皇位?” “是哦!” 祁王猛地坐起,一封圣旨差点让他迷失。 太子与靖王专心对付北域的时候,不就是将其杀掉的最好机会吗? 太子、靖王一倒,其他的皇子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护龙阁、王振先、诸葛寻不都得支持他? …… 西北,云州郡。 “哈哈哈!!” 接到圣旨的靖王许泰安疯狂大笑。 “父皇终于要撑不住了吗?” “早就该死了!” 靖王眼神冰冷,“沉迷女人的帝皇终究成不了气候,许家的盛世江山该由本王开启,本王要让俗世百朝尽皆臣服。” 自从杀妻证道后,靖王愈发觉得女人是帝皇霸业路上的绊脚石。 若继续沉迷女人,他也难以将其‘无情绝念魔功’修炼到圆满境界。 “杀陆念离与陆长乐者可为皇?” 靖王神色冷淡,“以为本王是傻子吗?陆念离和陆长乐若是那么容易杀,又怎么活到今日。” 他看得很清楚。 就算现在真的能杀掉陆念离与陆长乐,也只会引来镇北王的无穷怒火与不惜一切代价的追杀。 那时候别说登基成皇,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呵呵!” 靖王冷笑一声。 “对不起了,两位亲爱的兄长。” “谁让杀掉你们比杀陆家姐弟更容易一些呢。” 汇聚江南郡之际,就是杀掉祁王与太子的最好的机会。 只要太子、祁王一死,其他皇子不过是一群废物,护龙阁、王振先、诸葛寻三方就只能支持他登基。 …… 东北边境。 影子孤身携圣旨亲至。 他的前方,站着一个九尺大汉,穿着与大奉皇朝截然不同的服饰,胸膛处印着一大大的‘梁’字。 来人正是大梁皇朝的使者。 影子来此,是为了完成老皇帝生前交代的第二件事。 生性多疑的老皇帝知道自己最出色的三个儿子都和自己一样多疑,但行军打仗时太过多疑反而会错失良机。 北域谋士方蓉的渗透也让老皇帝明白,光靠大奉本身已经难以抵挡北域大势。 外力才是破局的关键。 引狼入室也好,驱虎吞狼也罢,借大梁皇朝之力,势在必行!007号执法者的摆烂世子,我写百朝皇后入胭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