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行天下(诛仙录)-作品相关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作品相关(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华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字元化,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民间医生。他对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做出了重大贡献。

外科鼻祖

一天清晨,霞光曦微。有两个人用车推着一个病人到华佗诊所来看病。病人腹部疼得厉害,面色苍白,两腿弯曲并精神萎靡不振。华佗给病人摸了脉搏,而后轻轻地解开病人的衣服,用手按按肚子,病人突然怪叫了一声。他又仔细地望了望病人的神色,对病者的家里人说:“生的是肠痈(阑尾炎),要立即开刀!”于是把病人抬上手术台。华佗让病人用酒送服“麻沸散”。过了不一会儿,病人失去知觉。又让徒弟给病人腹部涂药消毒。手术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华佗用消过毒的刀于将病人腹部剖开,他把手伸入腹腔,割去阑尾,再用药制的桑皮纸线缝好刀口,敷上特制的消炎药膏。做完手术,华佗告诉病人家属:“过七、八天刀口就会长好,一个月后就可参加劳动。”

还有一次,一位病人请华佗看病。病人叹着气,脸上流露出悲伤的样子,对华佗说:“十几天前,我感觉腹中刺痛,最近几天,眉毛头发几乎掉光了。大夫,您看我这是什么病?”华伦仔细检查了病人腹部,说:“你这是脾腐烂了一半,必须动手术切除。”于是让病人服用“麻沸散”,然后进行开腹手术,果然发现病人的脾已有一半腐烂了,华佗立即把烂掉的半边脾切掉,缝合好,敷上药,不到一百天,病人就痊愈了。

千百年来,人们传说的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更是烩炙人口。

三国初期的时候,有一次,关羽到樊城去攻打曹操,右臂被毒箭射中。后来,伤口渐渐肿大,十分疼痛,不能动弹。经有名医生多方诊治,始终无效。一天,关羽和他的部将正在发愁。忽然,部下前来报告,说医生华佗要进见。关羽说:“请进帐来!”

华佗进来后,关羽说:“您如果能把我的右臂治好,我是感谢不尽的。”

华佗说;“我正是为治您的病才来的。办法倒是有,只是怕您忍受不了疼痛。”关羽听后笑了笑说:“我是一个久经沙场、出生人死的军人,千军万马尚且不怕,疼痛有什么了不起!”

华伦说:“那就好了。您中的箭是乌头毒箭,现在毒已入骨。我准备在房梁上钉上一个铁环,把您的右臂伸进铁环中去,再把您的眼睛蒙上,然后给您动手术。”关羽说:“不用什么铁环,你就给我治吧!”

翌日,关羽设宴犒劳华佗。饮宴完毕,关羽一边和谋士对弈,一边袒胸伸出右臂。华佗抽出消过毒的尖刀,割开关羽的胳膊,骨头已变成青色。他用刀“咔喳咔喳”地将骨头上的箭毒刮净,而后缝合复原,敷上药,包扎好。

<!--PAGE 6-->

手术时,关羽疼痛难忍;手术后,关羽站起来对华伦说:“现在我的右臂不疼了,您真是妙手回春啊!”

这是《三国演义》和湖北《襄阳府志》上有记载的,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虚构的故事,带有夸张成分。原本是颂扬关羽有毅力,能忍耐,同时也说明了华佗外科医术高明,博得人们的称赞和敬佩。他是我们外科医学的鼻祖。

医术精湛

华佗博览古代医案,多年的临床实践,丰富了他的医疗经验。他断病准确,创造了许多奇迹。华佗在内科方面的诊断医术相当高明。他能够准确地掌握各种病症的规律。他通过对病人面目、形色、病状的观察,可以判断病人的吉凶,甚至可以预见一个人的生死。他对临死的人的面容观察和描写,更为详尽,共有七十六条,其中有许多地方同现代诊断相似。

一次,华佗走进盐渎(今盐城)的一家酒店。看见严昕正和朋友饮酒。华伦仔细观察了严昕的脸色,问他说:

“你身体不舒服吧?”严听听了,很惊讶,说:“我身体很好呀!”华佗说:“你脸上已显示出严重的病状,恐怕要患中风病吧。你可千万别喝酒了!”严昕听后置若罔闻,继续饮酒。回家途中,严昕乘车走了几里路,就从车上晕倒在地。第二天,他就死了。

还有一次,华佗去探望一个叫徐毅的官吏,正值徐毅患胃病。徐毅高兴地说:“华大夫,你来得正好。我昨天胃痛,请一位大夫针灸,针后咳嗽得很厉害,简直是坐卧不安,您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华伦仔细地观察了针灸的穴位说:“医生没找准穴位,他没扎到胃部而扎到肝脏里去了。你这几天食欲不振吧?要安心休养!”华论走出房间后,对送他出门的家属轻声地说:“准备后事吧!徐毅顶多能活五、六天”果然,第二天徐毅病势转重,五天后死去了。华佗能做出这样的诊断,说明他的经验十分丰富。

华佗不仅精通内科医术,对治疗体内寄生虫,也有独到的功夫。

有一次,广陵(今扬州)太守陈登患肚子痛病,面红耳赤,饮食不进。他听说华伦能驱治寄生虫,便请来华佗诊治。华佗望了望陈登的气色,摸了摸他的脉搏说:“你的胃里长了虫子,若是不及时治疗,就要发展成一种肿烂的毒疮。你是不是吃了不清洁的鱼啦?”说完,华佗便从药囊中取出几种草药,煎煮成两大碗药汤,让陈登服下。服药不久,陈登吐出了许多红头虫子,肚子果然不痛了。

华佗在妇产科和小儿科方面的经验也颇为丰富,达到了很高水平。

有一个妇女,患了很重的病。腰酸背痛,吃不下饭,喝不了水。前来请华佗医治。华佗模完脉对妇女的丈夫说:“从脉上看,她是怀孕期间受了伤,胎儿没下来。”妇女的丈夫说:“对了,她是受了伤,可胎儿已经生下来了。”华佗又说:“按脉理看,胎儿还在肚里,先治治看吧!”就一面叫她吃药,一面给她扎针。隔了一天,那妇女肚子疼的厉害,又来请华佗诊治。华佗检诊完毕说:“从脉理来看,跟前几天一样,她这是双胞胎。在她受伤以后,第一个婴儿生下来的时候,由于流血过多,第二个就没能顺利生下来,以致胎儿死在肚中,影响血脉不通,这就是她的脊背疼痛得厉害的原因。”后来,请接生的人动了手术,果然从那个妇女的肚子里取出一个男孩来,胎儿手脚齐全,只是颜色已经变黑。

<!--PAGE 7-->

东阳地方有个叫陈叔山的人,请华佗给他两岁的孩子看病。他的小孩患了严重的痢疾,日夜哭吵不停,身体消瘦,其他医生都不敢给治了。华伦先摸脉,接着摸摸孩子的全身,又看了看孩子的咽喉,对陈叔山说:“你的孩子生病,是他母亲身体不健康,奶水营养差的缘故。生病以后,调养的又不好,所以弄成这个样子。”华佗给孩于服用了自制的“四物女宛丸”,不到十天功夫,病就好了。

华佗还创造性地运用“心理疗法”。有一个郡的郡守得了重病,华伦检诊后,退出病房,告诉郡守的儿子说:“你父亲得的病很奇怪。他的肚子里积了很多淤血,服药根本无效,只有他大发雷霆,吐出淤血,病才会好。”郡守儿子着急地说:“怎么才能让他吐出淤血呢?”华佗说:“请你把你父亲的缺点告诉我,我给他写封信,大骂他一顿。他一生气,就会将淤血吐出来。”后来,郡守看见华佗给他的信,果然动怒了,他气愤地说:“华佗简直是侮辱我的人格!”说着,他立刻吐了大量黑血,不久,病就痊愈了。

华佗治病,不墨守陈规,而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辨证治疗”。曹操患偏头风病,久治无效,经华佗针刺就不痛了。倪寻和李延两人,也都患头痛发热。华佗给倪寻吃泻药,给李延吃发汗药,结果治好了。别人问他这是什么道理。华佗回答说:“倪寻是伤食,李延是外感,所以治法不能一样。”

“五禽之戏”

华佗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华佗说:“人体必须经常劳动,但不能过度。经常活动能使消化能力强,血脉畅通,不易发生疾病。正如门轴一样,天天转动,就不会长蛀虫。”华论这个看法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华佗是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他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原理,创造了一种叫做“五禽之戏”的体育运动。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第一种动作是摹仿虎的前肢扑捉的姿态;第二种动作是摹仿鹿伸扬头颈的姿态。第三种动作是摹仿熊侧卧的姿态;第四种动作是摹仿猿的脚尖纵跳的姿态;第五种动作是摹仿鸟的双翅飞翔的姿态。摹仿这五种动物姿态,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得到抻拔活动。体质衰弱的人,练了“五禽之戏”,可以使体魄健壮起来;患病的人,练了“五禽之戏”,可以加速康复的进程;年迈的人,练了“五禽之戏”,可以返老还童,容颜焕发,精神旺盛。华佗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之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目聪明,牙齿坚固。可见,“五禽之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法。

<!--PAGE 8-->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华佗继承和发扬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以预防为主的思想,积极倡导体育疗法,是很可贵的。

一生勤奋

华佗之所以能对祖国医药科学做出重大贡献,是和他一生的勤奋分不开的。他勤于钻研。华佗青年时代,到徐州游学,喜欢博览,通晓经书,对医学和养生学钻研尤深,富有刻苦精神,学问渊博。游学期间,他拜名医为师,虚心请教,钻研了秦汉以来医学大师扁鹊、张仲景的宝贵医学遗产,在理论上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广泛搜集药方,多方面接触病例,总结群众经验,丰富了实践知识。因为他一生勤于钻研,所以他精通内科、妇产科、小儿科和针灸科,对外科则特别擅长。

他勤于实践。华佗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动乱年代,立志做一个民间医生,决心用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他鄙视功名利禄,太尉黄琬劝他出来做官,沛国相要以孝廉名义荐举他于朝廷,都被他先后谢绝了。他身穿布衣,手捏金箍铃,到处为群众治病,足迹遍于江苏、河南、山东、安徽等地。

他热爱人民,具有忠心耿耿为人民治病的崇高精神。他经常不辞辛苦地爬山涉水为人民治病。他特别关心穷人,为穷人治病有时分文不取。他还经常在路边设一个桌子给过路的病人看病。他是一位受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民间医生。

他勤于总结。华论把自己一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不少著作,有资料可查的,有:《华佗内事》五卷,《观形察色与三部脉经》一卷,《老子五禽六气诀》一卷,等等。可惜这些著作,因时代动**变迁失传了。无疑的,这是我国医学宝库的重大损失。

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和使用它进行全身麻醉的医学家。直到1800年,英国人才发现氧化亚氮能在外科手术中起麻醉作用,1844年美国才开始用它治疗牙齿,1846年美国才有人开始作全身麻醉。这些发明和使用,比起华佗来要晚一千多年。

华佗是医学教育家。他的弟子中,有很多著名人物,可见“名师出高徒”。吴普是跟华佗学外科的,樊阿是学针灸的,李当之是学药物学的。他们都写过不少医学著作,对发展我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华佗钻研医学,一生勤奋,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国的医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一生为人民,人民群众永远爱戴他,怀念他。

华佗《青囊书》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郡人。他医术高超,当世无人能比;他医德高尚,不重名利,不慕富贵。

华佗发明了麻醉药,名字叫麻肺汤,如果有人患了重病,让患者服下,病人像醉死一样,这时用尖刀剖开患处,再用药水清洗,病人感觉不到疼痛,然后用药线缝合切口,敷上药;一个月左右就痊愈了。有一个人,被犬咬了脚趾,接着长了两块肉,一个痛一个痒,都难以忍受。华佗说:“疼痛的里面有十个针,发痒的里面有两枚黑白棋子。”人们都不信。华佗用刀割开,果然如此。

<!--PAGE 9-->

周泰与山贼搏斗,身中十二枪,生命垂危。孙策命人请来华佗为周泰治病,华佗说:“这很容易。”开出药方,一月就痊愈了。

后来关羽的胳膊中了毒箭,伤势很重。华佗因为平时就仰慕关羽的义名,听说了这件事,就从江东驾小船来为关公治病。华佗诊视之后说:“这是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毒药,已经渗透到骨里了;如果不早治,这条胳膊就废了。”关公说:“用什么药物来治?”华佗说:“我自有治法,只是担心您恐惧罢了。”关公笑着说:“我视死如归,怕什么?”华佗说:“在寂静处树立一根标柱,上面钉着一个大环,请您将胳膊放到环中,用绳子系起来,再用被子把头蒙起来。我用尖刀割开皮肉,一直割到骨头,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上,用线缝口,这样就没事了。只是担心你会害怕。”关公没有惧色,坦然笑道:“这样容易,不用柱环。”让人设酒席招待华佗。关公饮了几杯酒,一面与人下棋,伸出胳膊让华佗动手术。华佗拿着一把尖刀,让小校捧着大盆在下面接血。华佗割开皮肉,骨头上已经变青了;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一小会,血流满盆。华佗刮尽箭毒,敷上药,用线缝好。关公大笑,站起来对众将说:“胳膊伸舒自如,一点都不痛了。先生真是世间神医啊!”华佗说:“我行医一生,没见过你这样的勇武将军。您真是天神下界啊!”就这样,关公的胳膊保住了,要重金酬谢。华佗坚决拒绝。

曹操害了头痛病,请了不少医生医治都不见效。有人推荐了华佗。华佗诊断之后,说:“大王头脑疼痛,是因患了风病。病根在脑袋中,风涎出不来,服汤药没用。我有个治疗的方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能除掉病根。”曹操大怒道:“你这不是要杀我吗!”华佗曰:“大王应该听说我为关公治胳膊的事吧,他的胳膊中了毒箭,我为他刮骨疗毒,关公一点也不害怕;你这病与关公比不算大,为什么这么多疑呢?”曹操说:“胳膊痛可以刮,脑袋怎么能砍开?你一定与关公有私情,现在想趁这个机会来报复我吧!”呼左右把华佗拿在狱中。

监狱中有个狱卒,姓吴,人们称他为“吴押狱”。他敬重华佗的为人,每天拿酒食给华佗吃。华佗非常感激,告诉他说:“我快死了,遗憾的是我的那本《青囊书》还没有传到世上。现在你的深情厚意,无可报答;我写一封书信,你可派人送到我家,取来《青囊书》赠给你,这样你就可以继承我的医术了。”吴押狱非常高兴地说:“我如果得了这本书,就不干这个差使了,去医治天下病人,使先生的医德继续流传。”华佗当即写了书信交给吴押狱。吴押狱到了金城,拿到了《青囊书》,回到狱中,华佗检看后就把书赠给了吴押狱。吴押狱拿回家藏起来。十天之后,华佗死在了狱中。

<!--PAGE 10-->

吴押狱买棺葬了华佗,辞了差役回家,想拿出《青囊书》学习,却见他的妻子正在那里焚烧那本医书。吴押狱大吃一惊,连忙抢夺过来,可是全书已被烧毁,只剩得最后一两页。吴押狱非常生气,怒骂他的妻子。他的妻子说:“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妙的医术,又能怎样?最后像华先生一样死在大牢之中,要他何用!”吴押狱唯有连连叹气。因此《青囊书》没有流传下来,后世所传的一些阉鸡、猪的小医术,正是烧剩下的一两页中所记载的。

<!--PAGE 11-->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