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亮,县令二人就急匆匆下山去了,他们没有向主人当面辞行,只是通过派中弟子留下了口信。
萧靖宇当然知道这个情况,因为二人离开之时,萧靖宇正在天上绕玉梅峰四周查看情况,把二人下山的情景看得一清二楚,不过他并没有在意。
例行巡查之后,他便落于山顶石窟之中开始静修。
因为之前渡劫后修为的精进,他的心绪自然而然有些许起伏,这种情况下,他既不宜入灵境洞天炼气,也不宜动武,他只是静修,在一呼一吸间,将微起波澜的心湖平伏下去,直到静水无波。
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天一夜。
五月七日清晨,初阳将升,天边紫气东来。
萧靖宇再入古剑洞天。
他盘坐于昔日玉女剑宗七代掌门南宫瑶所用的澄心草蒲团之上,将一枚天星银铁剑胚取出,珍而重之地轻轻平端于双手掌心之间,又将双手置于双膝之上。
接着默运玄功,将神识收拢凝聚,全部贯注于这枚剑胚之上,缓缓浸入,层层渗透,将这枚剑胚的每一个角落都看得通透分明,在脑中印下烙记。
然后按《仙剑术》所传通灵秘法,按照与往常截然不同的节律一呼一吸,鼓荡真元,以神领气,使真元从右手心劳宫穴汩汩涌出,沿着神识开辟的路线往剑胚中浸渗。
白金色真元在剑胚上蔓延,浓时似乳,淡时如雾,它将整个尺长的天星银铁剑胚包裹进去,然后开始加速扭曲旋转,就如同天地间的一道龙卷风,只不过并非竖直而是横平,其尽头最终又回到左手劳宫穴,再次回到体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金属性真元不出意外地使天星银铁嗡鸣震颤起来,天星银铁本是金行至宝,天然与金行真元有着程度很高地契合,但想要尽数体察清楚此宝的物性,并将自己的神识印记烙于其中,使物性升华质变诞生灵性,则仍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若是比于寻常炼器之事,就仿如将灵材炼成法器的过程。
这完全是水磨功夫,要尽其全功,非得全心全意一丝不苟且付出铁杵磨成针那般多的力气。
别看剑胚只一尺长,半指厚,但仅仅想要将自身烙印烙下,使剑胚与己身神识真元感应无碍,每天就需花费九个时辰依法感应,且接连四十九天不断。
四十九天后,一切顺利的话,人剑感应初成,剑胚便能如臂使指,十丈之内运转如意。
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谓之通灵。
从第二步开始,温养淬炼剑胚,使之成为剑胎,那更是以年为单位,剑胚此过过程中渐渐可大小如意,所以可以时时放入丹田用真元温养,提升品质,培养灵性,年深日久,剑胚灵性大增,御剑范围同样增加,可远至十里百里千里,飞遁千里割人首而回不是笑话。
这个过程就像法器炼制升华为法宝的过程,更加艰难,不仅是劳心苦力就能达到,更需要无比坚定的毅志和一点机缘运气。
第三个过程,剑胎灵性强大到突破某个界限,诞生出灵智。这是剑修质变的一步,跨入第三步,从此剑修可称为剑仙。
这第三步,剑胎诞生出的灵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就如同是一个新生的自己的培养过程。
剑灵本就是剑修自己某些特性与剑胎本身灵性相合后的产物,就如同另一个自己,与剑主休戚相关。
这种境界非常奇妙,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它与剑主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而不像与之同阶的道器一般,是一个独立的法宝生命,能够被不同的人继承。
剑灵与剑主一体两面,一亡皆亡。
当然,达到这一步,已经是剑修天大的机缘了,之后还有更多步骤,但那些境界已经无法用简单的文字完全表达明白,它们只清晰存在于直接的修行体悟中。
祭剑通灵的过程就是如此,它与《仙剑术》的修炼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萧靖宇全心全意地修炼,时间如水流过,古剑洞天之外,从红日东升,一直到落下西山,他的头发丝都不曾动过分毫,神态总是安详恬静,气息一直深远悠长,心神坠入最深沉的定中。
整整九个时辰,时光悄悄流过,当萧靖宇再出定时,已是亥子之交。
萧靖宇出了古剑洞天,御剑飞回派中,落入自己小院。
他所御非是剑胚,剑胚要四十九日后才能真正使用,在这之前,他暂时还得用那柄百炼精钢剑作武器。
光线从门缝中泄出,在院中地面上划出一条黄线,纸窗之上,一道窈窕倩影随着烛火摇动时而模糊时而清晰,从光影上看,屋内人似乎是在做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