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三年刘银丽、李俊平支边支教工作满八年了,组织上将他们调回了北京,李俊平被分配到国务院政策研究发展中心,刘银丽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附中任教。原来李俊平的父亲是国务院一个部级领导,他从不溺爱孩子,儿子李俊平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定将儿子送去支边支教,也正因为他这一举动,让儿子不但学会了做人做事,更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刘银丽更是收获满满,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金凤凰,如果不去支边支教怎么能遇见李俊平,怎么能走入高干家庭,又怎么能嫁入豪门!
刘银丽、李俊平回北京后,因为支边支教期间,收入不是很高,买不起房子,就和李俊平父母住在一起,刘银丽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任教,离家很远,每天上班坐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天刘银丽的好朋友方华特意来北京看望刘银丽,方华来北京是特意来感谢刘银丽的,见面后方华抱着刘银丽就哭,这一哭意味着辛酸、感激、情真,成功和喜热,方华和刘银丽在北京一聚就是一个星期,这期间俩人互相倾诉过去、现在,畅想未来,无话不说,无事不谈,就像亲姐妹一样,在这期间,方华看到刘银丽过的很幸福,工作又有热情,又有激情,与公公、婆婆相处也非常融洽,非常和谐,怎么感谢刘银丽也一直困扰着方华,给钱刘银丽怕她不要,弄不好还伤她的自尊,方华是左也难,右也难,有一天,方华忽然觉得刘银丽上班很远,要是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有房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于是方华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附近给刘银丽买一套房子,她没跟刘银丽商量,花了近一百万买了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一天晚上,方华把房子钥匙和十万元现金送给刘银丽,并说:我有今天多亏你当年的帮忙,这钥匙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附近给你买的房子的钥匙,这十万元现金是给你装修房子的。刘银丽说什么也不要,这时方华抱住刘银丽就哭,刘银丽也哭,俩人抱着哭成一团,这一哭意味着俩人情真到了极点!
红颜为谁醉,知己天上有,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是能真心相处的太少,能看到笑脸,却看不到背后的伪装,能看到热情,却猜不出深藏的计谋。
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强大起来。事物都是相互作用,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助人会使自己得到福报,学会真诚待人,因为真诚最为简单,最受欢迎,最能常吉久安。
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惟一不会凋谢的花朵,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不会凋谢,只会在人们的心中开放,而且永远美丽。
要懂得感恩,感谢帮助你的每一个人,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每一个帮助你关心你的人。不懂得感恩,就会像无源之水,很快就会干涸。
人的一生能力有限,但努力是无限的。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心态阳光的人,用正能量激发自己,也感染身边的朋友,你阳光,世界也会因你而精彩。人,一辈子要记住三句话,“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用感恩的心迎接美好的每一天。
过去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
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了。
老板很是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
的碗是什么意思?
他得意地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
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惊问其详。
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
就像一只碗与另一只碗的碰撞一样,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诚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自己带着猜忌、怀疑甚至戒备之心与人相处,就难免得到别人的猜忌与怀疑。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前提条件是你应该与人为善。
你付出了真诚就会得到相应的信任,你献出爱心就会得到尊重。反之,你对别人虚伪、猜忌甚至嫉恨,别人给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墙和一颗冷漠的心。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碗,碗里盛着善良、信任、宽容、真诚,也盛着虚伪、狭隘、猜忌、自私……请剔除碗里的杂质,然后微笑着迎接另 一只碗的碰撞,并发出你们清脆、爽朗的笑声吧!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撞出最好的别人!
真正的朋友,不需要花言巧语,你成功的时候真心欢喜,你落魄的时候不会嫌弃,给你帮助,为你出头,替你分忧,盼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