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上有晴空-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整日围着你,你快乐陪你畅饮,你难过劝你少喝。

真正的朋友,无需巴结,不用客气,伤心的时候大哭一场,不怕狼狈,高兴的时候欢聚一起,喝酒干杯,再有钱,也能掏心,再穷困,也算知己。

身边能有这样的朋友是幸福,不在远近,只在真心。

身边能有这样的朋友肯定在风雨中相扶一起走,肯定在困境中牵手一起行。

品性正直的人,即便得到别人微小的恩惠,也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关于报恩古代也有个故事:有位国王到一个荒郊野外去打猎,因马突然受惊,一下陷在了荒野深处,迷失了方向。正在饥渴难耐之际,有一个人路过那里,将仅有的两颗油柑果分出一颗给国王,并为他指明了回宫的方向。国王回宫之后,对此人大加赏赐,待他如同王子一般。

民间象这种故事也比较多:以前,藏地有个人叫玛森,他天天到森林里打猎。

有一次,他见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为了养活家里十几个孩子,不分昼夜地帮人打工,特别可怜。就对老人说:“你这样辛苦也赚不了几个钱,不如跟我一起打猎吧,收入肯定比现在高。”于是,老人就跟他去了。

刚去的几天,猎人一直在山沟里睡觉。老人看了特别后悔,心想若是给别人打工,肯定已经赚一些钱了。他天天都这样抱怨。猎人只好告诉他,自己并不是在偷懒,而是他天生有种预感,什么时候有感觉,一出去就能打到猎物,所以一直睡是在等机会。五、六天后的一个早上,猎人突然说:“今天帮我烧水,我要去打猎了。”没

多久,猎人拖着几头死鹿回来,并让老人把鹿茸、鹿皮、鹿肉全部拿去,说这次就是为了帮助他。

老人感激涕零,回家把这些猎物拉到市场上卖了一个好价钱,并以此为本钱,开始做起小生意。慢慢地,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后来,猎人因病去世了。老人听说后,为了报答他的恩德,专门请僧众为他念了四十九天的《闻解脱经》,猎人以前用杀生来帮助他,最后他用念经来回报他。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恩德,我们都要尽力报答。即使自己暂时没有能力,至少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两人彼此关系一直很好,有时就为一件琐碎的小事,或者是一次没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就会结怨,从此两人见面就如同陌路。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就是别人对我们有十次好,有一次不好,前面的十次好就被我们全部抹杀。

别人扶了你一把,也许你很快就忘记;别人踩了你一脚,也许你会永记心中。我们记住了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记住了别人慢待我们的地方,于是,便耿耿耿于怀,越看这个人越满身缺点,越看这个人越不可理喻。而别人恰恰是一面镜子,我们对它凝眉瞪眼,镜子反射回来的也是瞪眼凝眉,于是,我们都互相看不顺眼了。原本小的缺点在我们眼中无限放大了,我们看这个人简直是眼中钉,肉中刺,必先拔出而后快。

当别人对你不敬的时候,你总是记住别人的好处,哪怕别人点点滴滴对你的好处,你都默默记在心中。慢慢地,你心中的怒气就烟消云散了,心胸也自然开阔了。量小失友,度大聚朋。有了宽阔的胸襟、宽宏的度量,才能赢得朋友间信任,增进团结,密切友谊。

记住别人的好,可以培养自己谦虚的品质。人无完人,对人宽容就是对己宽容;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专挑别人缺点、不能容人的人,必然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从而丧失改进提高的机会;记住别人“滴水之恩”的人,则往往能见贤思齐,虚心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因此自己身上的“好处”也会越来越多,人际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强,无形中就拥有了更多的精神财富。

朋友之间,记住别人的好,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家庭成员亲属之间,记住别人的好,这个家庭一定会其乐融融。记住别人的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远比记住别人的缺点、毛病,怀着一颗怨恨之心痛苦地生活要强上一万倍。既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记住别人的好呢?

有的人得到的还不止是“滴水之恩”,比如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谆谆教诲,亲戚朋友的关心,同事的热情帮助,领导的信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进步的重要因素。但难就难在受到帮助之后,能不能有感激之情,有没有涌泉相报之举。

如果我们记住别人的好,对别人的缺点宽容一些,时间长了,我们会满眼都是别人的好,我们心里记住别人的都是美好的,那么看天是蓝的,看水是绿的,心情是愉快的,世界是美好的。

记住别人的“滴水之恩”,要具有一颗宽容的心和崇高的境界。记住人生历程中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也记住生活给予你的每一缕善意的微笑,或者每一份源于心底的感动。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别人,你将会发现,生活中因有了感恩的心而多了欢笑、快乐、真诚,少了虚伪、欺骗、伤害。

(本章完)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