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我的提督府,问了谈笑几句近日的情况,见没什么事,就吩咐谈笑,我有点事情,要闭关六七天,府上的一切事情,由你做主,修罗,吴锋为铺。除皇上外,任何人来了,也不准打扰我。
来到我房间里的密室,拿出了,放在密室里的手机。哎,这几天事情非常多,也没空和家里人联系,不知道师傅那边怎么样了。收拾起心情,播打了父亲的手机号码:“嘟——嘟——嘟——”“喂!哪位?”电话的那头,另一个时空里,爸爸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的飘渺虚幻。
我连忙道:“爸爸,是我啊。”
“啊?是你个死小子啊?这么多天也不打电话,我还以为你死了呢?你师傅也急的不能行。你在干什么呢?”爸爸一听是我,立刻愤怒的骂道。
“哎呀,老头啊,你不知道,最近这几天我的事情太多了,算了,给你也说不清,反正接下来,我也要忙好长一段时间呢,对了,我师傅呢?让他赶快教我吧,在没成绩的话,你儿子真的要死在异世了,前几天就被人刺杀,我的一个好兄弟到现在也生死不明呢?”
爸爸一听,连忙紧张的问道:“那你没什么事情吧?”
我叹了口气道:“现在是没事,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事,我不知道下次我还能不能躲过去了。”
爸爸叹了口气道:“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好了,我就不耽搁你的时间了,你和你师傅学习吧!”
接着电话停顿了几秒,一个中气十足的浑厚声音传了过来:“是烈儿吗?你的事情你爸爸已经和我说过了,但内功是很深奥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只要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好了,我们废话就不多说了,接着上次的说吧,上次我给你讲的全是气功的原理和历史,以及最简单的运行之法,你有没有按照我上次给你说的,每天行气,运气啊?”青云子师傅在电话的那头问道。
“有啊,师傅。我每天晚上和早上都有按照你所说的行气,运气一个小时的。”我老实的回答道。
“那你这几天有没有什么感觉以及不适的地方?”青云子师傅接着问道。
我奇怪的问道:“不适的地方?我没有感觉到啊?我就感觉我的屁股怎么越来越疼啊?”
青云子师傅愣了一下,接着笑骂道:“兔崽子,那是因为你天天坐坐的了,好了,别说那么多废话了,不对啊?怎么会没有反映呢?”
我接着说道:“师傅啊,其实反映还是有的。”
青云子师傅立刻问道:“有什么反映?快说,我好观察你适不适合,以及练到什么程度了。”
我道:“师傅啊,你看啊,我最近发现吧,以前呢,我呼吸都是胸部或者腹部隆起,现在奇怪的是我的腹部在呼吸时就好象有一股力量拉扯着似的,向后收缩,吐气时才隆起,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云子师傅一听我如此说,立刻哈哈大笑起来道:“原来如此,没想到你的进境还挺快的。至于这是怎么回事,你就得听我好好的讲讲了。上次我给你讲的”调吸“你还记的吧?”调吸“呢,就是对呼吸的调整。平时人的呼吸都是吸气时胸部或腹部自然隆起,呼气时自然收缩,这种呼吸叫作”顺呼吸“,前者叫作”胸式顺呼吸“,后者叫”腹式顺呼吸“。
练功到一定程度之后,呼吸会发生变化,会感到有一股力量从腹部向后抽,再吸气时,腹部变成收缩动作,呼气时反而隆起,这便是由“顺呼吸”阶段转变到了“逆呼吸”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后,吸气时,后天气下降,先天气就从督脉上升;呼气时,后天气上升,先天气就从任脉下
降,这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吸升呼降”的涵义。吸气时腹部收缩,有助于元气从督脉上升,因此“吸升呼降”的逆呼吸,正是练小周天所需的呼吸方法。而你现在的境界就是此了,所以不要惊慌。”
我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害我吓一跳,还以为是走火入魔了呢?”
接着不等青云子说话,我又问道:“那师傅你到哪个境界了呢?”
青云子师傅笑了笑道:“师傅已经到”胎呼吸“的境界了。”
我又问道:“那,师傅,什么是胎呼吸啊?”
“从逆呼吸,再进一步修炼,逆呼吸就会自然的变成”胎呼吸“,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胎吸法“——丹田自动开阖的”龟吸大法“,这便是进入更高境界后出现的呼吸方法。
“逆呼吸”与“胎呼吸”是练功深化,功夫提高后自然出现的,他们于“顺呼吸”共称为内功心法的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还会出现九种呼吸形式;口呼口吸,鼻呼鼻吸,口吸鼻呼,鼻吸口呼,单吸不呼,单呼不吸,不吸不呼,神阙呼吸,呼吸无碍即用毛孔呼吸。何时由前一阶段转入下一阶段,或由一种呼吸形式转入另一种呼吸形式,完全由修炼的程度决定,转变是自然到来的事,切不可追求,追求也是追不到的。
调吸之法,不拘时候,随便而坐,平直其身,纵任其体,不倚不曲,解衣缓带,务令调适,口中舌搅数遍,微微呵出浊气,鼻中微微纳之,或三,五遍,或一,二遍,有津咽下,叩齿数通。这几句虽然短短,但却是历代修炼之人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你要好好记住。
真气的修炼是无止境的,你要不段修炼,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些教你的都是打坐行气之法,太极功必须配合太极拳或者太极剑才会有更大的威力,否则只是单单的修习真气的一中法门而已。练功最重要的就是“入静”,静能入定,定才能产生智慧,开发人体的机能。今天我就传你太极拳法的前几式,你要好好的记着。
第一式:起手式:两脚成小后八字,略宽于肩。双膝微曲,松肩,两手自然垂立,松静站立。舌抵上鄂,似笑非笑,双目平视,心澄目洁,全身由上而下依次放松,即用意念使头,颈,肩,肘,腕,指,胸,腹,背,腰,胯,膝,锣,足要依次放松,但要松而不懈,将气沉入下丹田,开始意守,用意念将气沿中脉——从百会至**直通的一条气脉,贯穿于上,中,下三个丹田——沉入下丹田。下丹田的具体位置在**之后,直肠之前。这里是一个夹室,有气则开,无气则合。意守下丹田,就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下丹田。
引丹田之气经**穴沿督脉上升,至大椎穴,经两肩,两臂意走中间至两手劳宫穴。
第二式:提翅!
两手转掌心向后,两胳臂以肩为轴,以于肩膀等宽之距离,从体前缓慢扬起,待与肩平后,掌指上翘,与臂成90度,突出掌心。
用柔力两臂紧而不僵收推三次。同时,以肩带臂,肩,肘,碗依次放松,肘部下垂,小臂与水平线的夹角约为45度,推时,腕,肘,肩依次柔力前推,同时站根治逐渐上翘,待两臂与肩平后,掌指与肩成90度,突出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