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魔记-正文_第一章 昆仑论道,六帝顿生。语惊天穹,心吾何处?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正文_第一章 昆仑论道,六帝顿生。语惊天穹,心吾何处?(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

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

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勾践霸世。

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

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

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

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

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

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

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

众人惑惑兮,好恶积亿;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

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

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止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

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细故蒂芥兮,何足以疑!”

——《鵩鸟赋》

盖闻宇宙演化,空洞洪元之中聚有百千万重之正炁,称之“妙无圣君”,是为万炁之祖。此时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形无象,故曰“洪元”。

又经四十一亿九仟九佰九十九万九仟九佰九十九年,是为“太易”,亦称“龙汉水劫”,此时有“水”,故曰“太易生水”。

再去四十一亿年,是为“太初”,亦称“延康火劫”,此时有“火”,故曰“太初生火”。

“水”、“火”两相混合,是为“气”,故曰“炁”之始也。此时宇宙由大梵浑滓之中聚集百千万重之“真炁”,称之为“妙空圣君”。

又四十一亿年,是为“太始”,亦称“上皇木劫”。此时有“木”,故曰“太始生木”。

“水”、“火”、“木”三者混合,是为“形”,故曰“形”之始也。

再四十一亿年,是为“太素”,亦称“赤明金劫”。此时有“金”,故曰“太素生金”。

“水”、“火”、“木”、“金”四者混合,是为“质”,故曰“质”之始也。此时宇宙由赤明混沌之中聚集了百千万重之“道炁”,称之为“妙有圣君”。

到此,宇宙已经具备了“气”、“形”、“质”,但犹未分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无天无地,清浊未判,浑如无物,故曰“混沌”。

又四十一亿年,是为“太极”,亦称“开皇土劫”。此时有“土”,故曰“太极生土”。

至此,有水、有火、有木、有金、有土。

水、火、木、金、土谓之“五行”,五行成“体”,故曰“体”之始也。

到此,五行俱生,阴阳**,衍生万物,天地人三才定位,宇宙具足。

纵说世界之间,万物之中,众生皆平等,万物皆有灵。《妙法莲华经文句》亦曰:“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

然自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以来,众生灵便前仆后继地踏上追求“大道”的征途中,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在一代又一代生灵的专研之下。

终于,有的参悟了些天地造化,掌握了莫大威能,可撼天动地,捕星捉月,移山倒海;有的掌握了些天地规则,竟成就了天地同寿之境界……

尽管不知“大道”的尽头是否就是长生不死,也尽管不知长生不死是否曾有生灵达到过,但于修道之中所带来的巨大力量,也让一代又一代的生灵沉浸其中。

这无数的生灵在追求“大道”的过程中,逐渐的优胜劣汰,形成了各自的阵营,有了种族之别,门户之见,正邪之分。遂有了九霄之上的仙,神,佛和九幽之下的鬼,以及妖,魔,人等不同的种群。

相对于其他生灵而言,人类或许在体质上相对孱弱,但人类乃万物之灵,其潜力却是万万不容小觑。

迄今为止,修道之士,已是浩如烟海,不胜枚举。世间生灵之多,故修道之法亦多如牛毛,各有千秋。

强者可捕星捉月、移山倒海,亦可寿比天齐、不病不死。弱者三餐奔波,劳碌一生,生老病死,不得解脱。

强者视弱者为蝼蚁,弱者亦敬畏强者为神明。强弱之别,尊卑之分,由来已久,又有哪一个时期真正众生平等?

其时世界之间,分为六大部洲:曰中通仙洲,曰东虚妖洲,曰西觉佛洲,曰南癫魔洲,曰北苍神洲,曰九幽鬼洲。

六洲生灵各修其法,虽偶有摩擦,相互之间不免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乃至杀人夺宝、占福地、掠资源,却也无伤天和。

直至有一日,昆仑山忽有异光冲天而起,遂惊动六洲生灵,六洲大神通者纷纷走出观望

,看的真,听的明。

但见其光有三百六十五丈高,有二十四丈围圆,上有九颜八色交相映现。

此光久久不散,万物不可接近,众生灵使尽神通,想尽办法,仍是不得破解。

渐而也多弃之不顾,视为常态,便是不死心者,也唯有望洋兴叹,默然而归。

其光反常,从所未有,必有妖异,又历时三百六十五载,方始消散。

众生灵一拥而前,跻上昆仑山,寻觅此异光源头。却见那异光的源头处多了一方秘境,秘境大门之上显现出四个金光大字:“心吾神境”。

神境大门自开,众生灵蜂拥而入,于神境内寻到一枚石珠,唤之为“心吾石”。

此后六洲生灵,为争夺一枚“心吾石”而相互仇杀,血染满天,尸骨垒山,多少生灵为此断送性命,陨落黄泉。

天上一朝日月,人间几度春秋。

尸山不知叠了几层,血海不知深了几许?

争夺还在继续,仇杀还不停息。

争夺杀戮不知又过了多久,也不知又陨落了多少生灵,又摧毁了多少修道文明。

直到六洲生灵不复初始豪雄,俱已油尽灯枯之时,遂约定于昆仑山巅论道而定“心吾石”归属。

约定之日,昆仑山巅仙术纵横,神通驰骋,佛法弥漫,魔功四溢,妖术交错,鬼术迂回。种种神通法术,交相碰撞,强弱之分,犹见端倪。

此次论道,史称“昆仑论道”。诞生“六帝”:“仙帝”、“神帝”、“佛帝”、“魔帝”、“妖帝”、“鬼帝”,是为“六帝”之始也。

六帝顿生,尤以仙帝为强。然仙帝纵强,却也降伏不住“心吾石”,以致其余五帝有隙可乘,共同出手抢夺。

“心吾石”自有灵性,以其本源重伤六帝,逃逸不知去向。

六帝伤重,无力再追,遂各自回归府邸,闭关疗伤,以图重镇雄风之日。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