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万-第一百六十二章 谈装逼艺术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二章 谈装逼艺术(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烽火书中的装逼,想必同时受很多读者喜爱和厌恶,其装逼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咱认为已经达到了艺术层次的高度。

强调一下,咱这里说的装逼是中性词,不带厌憎或喜爱的感**彩。

下面就烽火的笔法和其受众的心理以及两者是如何产生化学作用作一番细致的分析解构。

细节。小说是细节的艺术,而烽火的书中,细节是装逼的基础。相信读过烽火书的读者应该都对其书中大量的细节描写印象深刻吧。而这些细节细看之下又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国宝级的什么什么花瓶,贡品级每年只产多少多少的茶叶,某本世界名著里某一段的理解,等等等等。建立在这些大量细节上的烽火世界,用两个字总结,那就是:非常。

非常态,非常人,非常情。

记得看过烽火晒他生日采购的书单,一共八十多本且分属各领域,什么经济啊绘画啊女人啊文学啊棋艺啊文评啊乱七八糟的。而这些书的内容,也许有很多就将充实总管书中的细节。

这些细节为什么能用来装逼?因为这些细节有很强的真实感,又与大多数读者间有距离。

在烽火新书《癞蛤蟆》里随便摘几段。

“当赵甲第转身离开复旦,背对那扇校门,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同龄人知道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家伙,是一个高考英语零分还能考出570分的神经病,更是一个中学时代能够使得所有数学和理科老师对英语同事心生怨言的疯魔人物。”

“张昕没怎么下过厨房,就不去献丑帮倒忙,独自来到书房,墙上挂着两块密密麻麻的黑板,书桌上很清爽,跟楚河汉界差不多,《国史十六讲》《故乡天下黄花》这类文学类书籍堆在一起,《金融工程学》《连续动力系统和离散动力系统》等专业性著作堆成一叠,中间一堆a4纸,想必是用来做临时草稿,张昕随手翻开那本金融工程学书籍,资产孳息的二项式定价方法,好吧,张昕表示压力很大,马上合上书本,再翻了几本书,张昕找到一个有趣现象:可以很容易发现书的主人对每本书的阅读进度,那就是圈圈画画过的,证明已阅,雪白一片不曾动笔的,就是尚未阅读。”

赵甲第这两年才开始主动接触很多文学性东西,除了《官场现形记》这类背景仍是经世务实的书籍,不知不觉喜欢上了仓央嘉措的东西,喜欢传言是伪名托名却依然脍炙人口的《那一天》和《十诫诗》是一个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在翻阅于道泉译本时被一小节给触动了,那种感觉,就像是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中她,再无法释怀,这种感性,对赵甲第来说很罕见。那一节是“邂逅相遇的情人,是肌肤皆香的女子,犹如拾了一块白光的松石,却又随手抛弃了”,赵甲第继续往山上缓慢行走,呢喃了一句“不负如来不负卿吗?”

“赵甲第笑了笑,走到书墙前,因为最多一年以后多半就要在北京定居,这里就成了据点,许强书单上的书都已经收集完毕,光是《剑南诗稿》以及相关注疏名著就占据了一整个书柜,赵甲第抽出其中一本,坐回书桌,四合院很大,但光线充足,所以不显得阴暗,一人独占大四进院落的年轻人整个下午都在《攻愧集》《剑南诗稿》和《中国文章学史》三本书中辗转,略显悠闲而散漫,看上去未来的很长一段人生,赵甲第都将坚持海量的阅读。”

“王老一进八宝山,最多就是换来一笔子孙最后的权力进阶,但李老即便逝世,上了新闻联播的讣告,继承人一样平步青云,因为家族已经拥有巨大的前进惯性,除非逆流而行,否则一代人时间内很难走下坡。李枝锦的长辈们,他们与共和国红色大佬们的合影,随便哪一张拎出来,不能让那些个当红官员吓得噤若寒蝉?赵甲第想不明白,进了个玩股票的群,怎么就遇上这么一号皇亲国戚了?而且还被自己不知死活骂了整整五年?”

“少妇裴坐在宝马内耐心等待赵甲第,上午她去闺蜜季节那边喝茶养生谈八卦,中午在一个叫兖州馆的私人会馆做了个能让小白领整个月薪空荡的纯草本spa,然后穿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来见姘头”

我标红的关键词,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貌似真实又比较遥远的。拉远了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烽火笔下的人物,就是非常之人,对读者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刺激。

第二种细节,就是常见的,或者说贴近读者生活的细节。

“赵甲第骑着那辆吱吱作响的自行车行驶在杨浦大学城,天色昏暗,现在的赵同学终于离开了ts市,走出了赵三金巨大的阴影,不用再去解读那个笑里藏刀女野心家的一言一行,也能在奶奶的溺爱中稍微喘口气,更不用去头疼给二世祖弟弟擦**,也不需要手把手教那个小畜生如何把一款没营养的**游戏打通关,虽然也等于见不到一大帮花了十多年时间积累出深厚友情的死党,总体上来说赵甲第心情还是很不错,所以叼出一根烟,骑着破车抽着上海人称作小中华的红双喜,含糊不清哼着当年楚留香现在郑叔叔的那首《笑看风云》,丫感觉倍儿拉风,在大学城路上风驰电掣,就差没在拐弯处来个高难度的自行车漂移了。”

“赵甲第因为运动会的缘故特地买了双老版回力鞋,以往他自发性跑步都是随意穿一双没有明显logo的登山鞋,是齐冬草挑选的,很舒适,已经穿了五六年。他穿着一件土得掉渣的背心,胸口挂着运动员号码,在队伍中不起眼更不耀眼。”

“清晨起床,等宿舍楼开门就去操场跑10圈,吃早餐,然后就带上笔记本骑着自行车去复旦听讲课,赵甲第认识很多选择纯数学这条道路的勇士,其实都很可爱,一点都不刻板迂腐,今天赵甲第拉上商雀给他占座,听完讲座就被商雀拉去食堂吃饭,然后非说要去他寝室坐一下,赵甲第熬不过,就心怀崇敬和憧憬地走入商雀寝室,结果看到三头废寝忘食的牲口在那里盯着电脑屏幕,聚精会神,达到忘我境界,一位戴深度黑框眼镜相貌憨厚的胖子嚷道:“中路中路,搞死这批傻x,老子用**勾引,你们躲好,别让哥白白阵亡!”接下来胖子身边一位清清秀秀蹲在椅子上的叼烟帅哥立即嚷道:“别上,有埋伏!”然后一个都20岁了还满面青春痘的娃就怪叫道:“你妹的,老子已经被轮死了,你们快闪,对面插眼睛了!谁他妈打的辅助,这么渣,没麻雀我们就是被侮辱的命啊,单挑solo打遍复旦无敌手的麻雀人呢,咋还不回来拯救我们?!”

如果说第一种细节是拉开与读者熟悉世界的距离,那第二种细节就是给读者亲切感与熟悉感。

这两种细节,构成了烽火笔下世界的两端,烽火用大量自己搜罗到的信息,个人的见解感触等充实这些细节,这些人物和情节就丰满起来了。

还是那一句话,小说是细节的艺术,细微处见风雨。

在分析烽火这种细节构造是如何与读者心理需求产生化学反应前,咱先作一些粗浅的读者心理分析。

写到这里我兴奋了,咱就喜欢讨论这种大的话题。

先说说中国文化。这里我有两个关键词,官本位和怀疑。我们中国人思想中有种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一切东西都要往“官”字上靠。学校医院企业,就连搞学术的都要评个行政级别。看看那句古老的口号,“学而优则仕”,中国人对从仕保持着最高的热情。而这种文化遗留发展到现在就表现为对“级别”的憧憬与敬畏。“级别”将人和人分割开来,分成了“上位”和“下位”,“级别”就成为一条饥渴的线。

而另一点,中国人不善存疑,中华文明本质是农耕文明,而这个文明在东亚这独特的地理环境中,经过大一统之后整个文明就趋于保守。孔子的塑像被人膜拜千年,怀疑圣人的言论就是异端。这种对权威的敬畏与绝对服从的思想至今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

而在我们这个复杂而浮躁的时代,整个饥渴的社会群体的心理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渴望上位,渴望自我实现,渴望成为权威或者推倒权威。这一种饥渴可是能秒杀龙傲天的。

有了上面的话,咱再回来说说烽火是如何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

烽火笔下的细节将世界分为上下两端,那么其手段也就无非三种。

第一种就是那些读者不熟悉或觉得了不得的东西,也就是“上”。普通的读者,也许一辈子都没法上一个市花省花级别的倾国倾城妖孽女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有闲暇或能力去读几本尼采老庄死魂灵,也许一辈子手里都存不下一千万,也许一辈子都没法在高级私人会馆里玩着高尔夫和周围省部级的人谈笑风生。有太多的也许无法满足,那么我就展示给你看,征服给你看,用大量貌似真实的细节为你堆砌一个梦想国度,让你快意满足。

第二种就是真实,真实生活的真实。用大量真实生活的细节引起共鸣,玩dota不少年?有没有在年少时疯狂地迷恋某个少女?你是不是公司里受尽委屈的小职员?你是不是想和某个美丽姑娘结婚却因为没钱而饱受对方父母白眼的小白领?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生活该更好一些,为此你苦恼烦躁?烽火写感情,往往着笔在这些有有亲和力的细节上。比如《癞蛤蟆》中写赵甲第与死党的情谊,就从小时候厮混打架写起;写收马尾辫,就先把她写成一个受尽委屈的穷白美;写赵甲第与王半斤的感情,就先写青梅竹马相护相惜;写煽情狐狸,把她落实为一个边远穷困山区的乡村女教师,等等。这些都是读者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容易接受和共鸣的东西。

第三种就是网络小说中用得最多的装逼手法,那就是上与下强与弱的冲突和矛盾。上对下的碾压就是单纯的强权踩人和打脸;装低调被惹然后反踩打脸就是所谓的扮猪吃虎;下对上的逆袭,弱者对强者的不妥协和反抗,这就是所谓的爆发。这三点都对应普通社会人的心理需求:自我实现,渴望力量和强权,渴望成为体制或反抗体制。而咱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尤其强大,打脸什么的可谓大众喜闻乐见的万金油桥段。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