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万-第三十七章 玉石种类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玉石种类(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美玉本身是非常昂贵的,如果雕琢以后并赋予其政治和文化的内涵,那便是无价之宝了。

要不然,蔺相如也不会置生命于不顾,要使那块美玉“完璧归赵”了;“黄金有价玉无价”也就是这个含义。

和玉的珍贵比较起来,玉的文化内涵更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

较为典型的是玉的“五德”之说,汉代的《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

此五德便是玉的人性化的表达,说成现在的话,就是仁、义、礼、智、信,象征着伦理道德中的高尚品德。

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玉不仅是道德的标准,同时也和政治、经济、礼仪、宗教和日常生活等活动关系非常密切。

比如,玉器一直是政治等级制度的标志器物,玉玺只能是皇帝专用;春秋时期的“六瑞”之说,就是指天子以下的官员只能使用不同规格的圭;在唐代,不同级别的官员只能佩戴不同级别的玉带。

??从使用的角度,古代玉器可分为礼器、兵器、佩饰、随丧玉、玉器皿、玉陈设等。

不同的玉器有着不同的名称,其形状和大小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但玉礼器(指古代祭祀活动所用的器具),数千年来却变化不大。

《周礼?大宗伯》说:“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这里的璧、琮、圭、璋、琥、璜六种玉器,就是所谓的玉礼器。

其中玉璧(中间有孔的半圆形玉器)、玉琮(立方体,上下贯穿一圆形孔洞,外方内园)、玉圭(扁长形带尖顶的玉器)的器型都很清楚;玉璜则有两种形状(一是弓弧形玉器,类似虹的形状,另一是半圆形片状,类似半璧);玉璋的形状还不太明确,古代文献讲“半圭为璋”,没有指明是纵向或者横向将圭一分为二;而玉琥是什么形状,到现在仍然还很不清楚。

玉兵器主要出现在商周时代,有玉戈、玉刀、玉戚、玉鉞等,但春秋战国及以后,这几种玉兵器就很少见了。

玉佩饰产生于原始社会,现在有人还经常佩戴玉佩、玉坠等,在古代还流行佩戴玉玦(环形有缺口的玉器)、玉璜、玉人、玉龙等,这些对现代人已经很陌生了。

随丧玉就是丧葬用玉,在封建社会里十分流行,品种有玉柙、玉琀、玉塞、玉握、玉琮等,对应于人体的不同部位。

玉器皿出现很早,种类也很多,?主要集中在餐具、酒具、文具等里面,“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夜光杯”便是一例。

玉陈设主要是指大型玉饰物件,如玉山、玉屏、玉兽等。

此外,在古代玉器中,还有很多名字看起来很陌生的玉器,如、玉韘、玉夔、玉如意等,想要深入了解它们,就需要参观一些文物博物馆和查阅一些专门的书籍了。

目前传世的古代玉器并不多,我们现在陈列和研究的古代玉器多为出土的。

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就是从石器时代开始,玉便伴随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了。

一般认为,古代的玉多产于新疆的和田,如明代宋应星在他的《天工开物》中说:“凡玉入中国贵重用者,尽出于阗”。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在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距今有5000年以上)出土的玉器(多是透闪石玉,有人认为也是中国最早的软玉记录)就应该来自新疆的和田;又如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和江西新干商代大墓出土的玉器,据鉴定也来自新疆,即现在的和田玉。

那么,这些玉料是如何从遥远的新疆运送到内地和江南的呢?要知道,远古时期的交通甚为不便,路途又这么遥远,因此不能不怀疑这种说法的可靠性。

虽然也有人认为和田玉是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9-126年)后才传入内地的,但这种说法也缺少有力的证据。

所以也有人推测,?在丝绸之路开通以前,已经存在一条运输玉石的“玉石之路”。

这里我们也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即远古时期内地的这些软玉不是来自新疆,而是产自当地,只不过它们是当地的“透闪石”质的玉,而非新疆的和田玉。

新近在辽宁岫岩发现了“透闪石质”的“岫岩玉”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