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万-第六十一章 古代衣饰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古代衣饰(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汉字里表示衣服的字很多。

这些字多是象形字和形声字,而且和古代的礼制有关。

举例如下:冠。

贵族男子戴的普通帽子。

“冠”字里的“元”即首,表示头的意思;“寸”表示法度的意思。

冠是身份的象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冠主要是由冠圈、冠梁和缨组成。

缨是冠圈两旁的丝绳。

冠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附件叫“笄”,也叫“簪”,是用来把冠固定在头发上的细长签子。

由于簪和缨是戴冠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代作品中常用来指戴冠的人。

如:“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杜甫《八哀诗》)冕。

天子、诸侯、大夫祭祀时戴的礼帽。

从字形上看,“冕”字从“曰”,可知是一种帽子。

弁。

古代贵族男子穿礼服时戴的一种次于冕的帽子。

胄。

古代士兵作战时戴的头盔。

“介胄”指穿戴盔甲的士兵。

如:“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史记·绛侯世家》)帽。

据考证,“帽”字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

“曰”和“冒”是帽的古字。

古代特指用布帛缝合的圆形软帽,一般不在正式场合佩戴。

到了唐代,帽子已经很普及,而且常常出现在正式场合。

巾。

可以裹头,也可以擦汗。

“巾”是象形字。

戴头巾之风,汉末时盛行。

以后有诸葛巾、东坡巾、山谷巾、程子巾等不同的名目。

衣。

衣服的总称。

古人特指上衣。

《周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意思是说,治理天下从衣裳开始。

可见,衣服是礼仪制度的象征。

裳。

古人特指下衣。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