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时说天还没亮就起床,急急忙忙把上衣下衣穿倒了。
襦。
指短上衣,是一般人平时御寒所服。
禅。
指单衣,是夏天的衣服。
亵。
指贴身穿的上衣。
裘。
指皮衣。
如:“五花马,千斤裘。”
(李白《将近酒》)袍。
指长袄,长至脚背,有里子面子,中间絮丝棉或乱麻。
“袍”是形声字,声旁“包”有包住全身的意思。
褐。
用粗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贫苦人所穿。
衰(蓑)。
用草编成的雨衣。
襟。
最初指衣的交领,后来指衣服的前幅。
也叫“衽”。
裾。
指衣服的下摆。
袖。
很长的袖子。
如古代作品中常提到“长袖”和“广袖”。
也叫“袂”。
绅。
指腰带系结后的下垂部分。
古代士大大入朝时,把记事的手版“笏”插在腰带间,叫“缙绅”。
所以后来“缙绅”就成了士大夫的代称。
裙。
指下衣,也就是“裳”。
裤。
古代写作“绔”。
只有两个裤筒,两腿分别套入裤腿,没有裆。
和现在的裤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