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用这么麻烦,”名为桑德子的矮胖道人从笼袖中掏出一张符纸,以与他粗壮手指不相称的灵巧动作翻叠,一眨眼功夫便折成了一只纸鸢。
桑德子一探手取过张子洛手中的红色长发,仔细的绕在纸鸢上面,然后“呸”的一口唾沫啐了上去,手指一松,纸鸢摇摇晃晃便飞了起来,在屋中绕了一圈之后,从窗口飘了出去。桑德子也不理旁人,一纵身也从窗口跃出,紧蹑在纸鸢后面去了。
这矮胖道人桑德子是带艺从师,原本也是出身自道家名门,后来因为特殊时代的特殊原因而败落,他便转投到六十三代张天师门下,性格孤僻,说话尖刻,平时与其他同门也格格不入,而且有他在场,往往一件开心的事最后会不欢而散。但是单以修行而言,他在同门之中绝对是前三甲之列。
张子洛被他劈手取去了头发,虽然是长辈,可心中也是有些不快。不过桑德子的办法无疑是目前解决问题最快捷直接的方法,只要找到那个红头发的女人,或许一切真相都能揭开。
眼看其他的长辈也都跳窗而出,他和张子阳相视摇了摇头,也随在后面纵了出去。
天师府占地广阔,里面房屋阁宇层层叠叠,纸鸢在前,桑德子尾随,其他人又落后少许,一群人穿墙过院,渐渐的居然往外围跑去。
眼见着纸鸢飞过了高高的围墙,出了天师府,桑德子也不停留,紧随其后飞身也上了围墙,众人在后面看得真真的,就见桑德子身子一摇,一个倒栽葱直摔下来。
大家都一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包不死和刘博贞急忙上去搀扶桑德子,另外数人也同时跃上高墙,就听喝声连连,墙头上众人衣衫飞舞,竟好像在阻挡什么攻击。
张子洛和张子阳本来就落在最后面,见状都有些拿不定注意,究竟是否该跃上墙头。今天在这里的可以说是天师府精英中的精英,如果联手的话可以说横行天下,不过吃亏在本来是在府中议事,事出突然,各种护身的兵器法宝都没带在身边。
包不死突然大声喊道:“是失魂蛊,你们挡不住的!”
还没等他说完,墙头上众人几乎同时身子一软,摔将下来。地下的四个人连忙连续纵跃,将摔下来的身体一一接住,轻轻放在地上。再看这些人,都和桑德子一样,眼睛往上翻,只见眼白不见瞳仁,不省人事。
眼见几位长辈莫名其妙的就遭到暗算,自己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见,心一横一咬牙张子洛一顿足在包不死和张子阳的惊呼声中也上了高墙。
才上来脚还没站稳,就觉得一点微风向自己的眉心袭来。张子洛右手一立口中喝一声:“神兵火急如率领!”就见一派金色剑气耀起,像一堵屏风一样拦在身前。旋即感到手中微微一震,一股轻烟迅速的散去,消失无踪。
张子洛的天子剑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细小的桃木剑了,随便就可以藏在裤兜里,不像别人的那些宝剑,带在身边总是很招摇。所以他才敢在许多前辈受伤之后还跃上高墙,只是想看清楚敌人究竟是谁。
虽然将挡住了一次偷袭,但是同时张子洛也感到,威胁从四面八方向自己袭来。
凝神仔细观察,原来是无数的小飞虫,看上去有点像苍蝇,但是身上却长满了白色的茸毛,嘴巴最前端一根血红的尖刺直直竖起,这就是失魂蛊。
蛊,相传是一种人工培养而成的毒虫。放蛊是我国古代遗传下来的神秘巫术;过去,在中国的南方乡村中,曾经闹得非常厉害,谈虎色变,谁也不敢当它是假的。文人学士交相传述,笔之翰籍,也俨然以为煞有其事;一部分的医药家,也信以为真,于是,就想出许多治蛊的名堂。
“蛊”究竟是啥?柏杨在《文坛巨星》一文中说:“盖云贵地区,苗族同胞最多,他们的女孩子一个比一个漂亮,汉人小子到了该地,‘色不迷人人自迷’,立刻眼花缭乱,魂不守舍,甜言蜜语,倾盆而出。问题是,在其他地方,甜言蜜语不过甜言蜜语,而在苗疆,甜言蜜语就是一种庄严的承诺。在其他地方,小子发誓曰:‘我如果变了心,教我不得好死。’又赌咒曰:‘我此去外洋留学,三年准归,打铃,等我三年,三年不归,天诛地灭。’于是乎**,称了心而又如了意,然后拍屁股而去,杳如黄鹤。就是拜托国际刑警,也难缉拿到案,即令缉拿到案,光棍一点的,声明他另已娶妻,或另有了女朋友,早不再爱她啦,无赖一点的,索性来个不认帐。老奶们上吊的上吊,跳河的跳河,有的怀抱婴儿,哭哭啼啼,求死不得,求生不能。呜呼,这种干法如遇到苗族女郎,可干净利落:你不是说不得好死乎?等你一变心,果然一阵肚痛如绞,撒手人间。你不是说三年准归乎?三年准归,竹报平安;三年不归,包你毒发身死。盖如花似玉在你身上种了‘蛊’。只有履行你的承诺,才能逃掉鬼门之关,如果自以为棋高一着,负心定啦,你就要付出负心的代价。”
其实,苗民中真有放蛊这回事的。在云贵地区,苗族只是一个统称。其实苗族同胞自己,在苗字底下,尚分很多种。居住在贵州东部,比较开化,是苗族的代表,现在大陆称苗族,多指他们。居住在贵州西部的,部族很多。安顺一带,称为“花苗”,镇宁、普定一带,大部分是“歪梳”,花江一带的苗族叫“青苗”。另外,还有“黑背”,以及浑身穿粗麻布的苗族,头上插着宝剑那样一枝竹片的苗族,发上插满无数枝银色筷子,像一座多管火箭发射台一样的苗族等等。在这众多的苗民中,只有极少数懂得医术的苗人,才知道“蛊”是怎么一回事。而其中的青苗,医术世代相传,多靠上山采药和走江湖卖药病为生,所以最熟悉放“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