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大道是金初中国北方兴起的三道派之一。wwW,QUaNbEn-xIAoShUO,cOm流传至元代,后并入全真道。
真大道,初名大道教,创始人为刘德仁。
号无忧子,沧州乐陵某日,有一须眉皓白的老叟乘青犊车过其家门,摭《道德经》要言授之,并嘱其‘善识之,可以修身,可以化人‘。然后投笔一支而去。
显然,他是暗指老子授《道德经》令其创教。果然‘一时州里田野,各以其所近而从之。受其教戒者,风靡水流,散在州郡‘。刘德仁根据《道德经》义,加以演绎,为大道教订立规戒九条:‘一曰: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守清静;四曰:远势利,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会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是糅合老子、儒家、佛教思想为一体的立教宗旨。
《大道延祥观碑》对其立教宗旨又作了如下的表述:‘其教则大率以无为清静为宗,以真常慈俭为宝。其戒则不色、不欲、不杀、。有疾者,符药针艾之事,悉无所用,惟默祷于虚空,以至获愈。复能为世人除邪治病,其亦犹是,……彼言飞升化炼之术,长生久视之事,则曰吾不得而知。惟以一瓣香朝夕恳礼天地。‘可见该教颇重视清静自守,救民利物,以恬淡寡欲,苦节危行律己,以慈悲宽仁、恤苦救贫对人,又不强词个人的炼养飞升,但以治病救人为务。这在当时战乱频仍、群众生活十分困苦的情况下,确是很受欢迎的。
他行教三十八年,住世五十九载,于大定二十年中任掌教,‘有诗文数百篇,号《玄真集》传于世‘,‘处世五十五年,阐教二十五载‘。毛希琮,嗣教之时,‘当金之亡,兵戈俶扰,希琮能以柔而存‘,‘掌教五星有奇‘。
以上几代,皆在金代,所留资料极少。刘德仁的出生地是山东的乐陵,后徙河北盐山,于其地创教。此后又去山东的淄川、棣州等地活动。上述山东、河北等地就是大道教的发祥地。大定十四年后,刘德仁应诏居中都天长观,又把大道教传播至今北京及其周围。三祖张信真掌教时,其弟子邢希德即在平谷县建延祥观,举师赵希元又在奉先县建灵泉观。可见终金之世,大道教的传播不出河北、山东。
金、元之交,大道教内部分裂为天宝宫和玉虚宫两派,各自进行传法。《先天宫记》云:‘四祖,使大道教分成了两派。
在元代宗教政策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大道教两派都得到元室的承认,分别进行传法。但玉虚宫一派传法时间较短,连李希安在内,只传了三代。《玉虚观大道祖师传授之碑》云:
‘戊子佛道大辩论的道教一方,大道教有两人,一为李德和,一为杜福春,李德和是已知的大道教掌教第七祖,其余的道教参加者皆是各派的首领,如全真道掌教祁志诚,正一道首领张宗演等,因此杜福春必不是一般道士,很可能是大道教玉虚宫派的七祖。如此,大道教玉虚宫派只传了李希安、刘有明、杜福春三代,此后未见记载。
天宝宫派的传法较玉虚宫派为长。五祖为郦希成。《重修隆阳宫碑》云:‘第五祖师太玄真人郦君,讳希成,妫川左右。
郦希成正式掌教以后,受到元室的支持,元宪宗曾封他为太玄广惠真人。在他掌教期间,组织有所发展。《先天宫碑》云:‘自戊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