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七、菅和泉:征韩之役剑斩猛虎。WwW、QunabEN、coM
先从宫本无二斋学剑,後来疋田文五郎仕黑田家时,再入其门得奥义。随丰臣秀吉出兵朝鲜而屡建奇功。有一次其主公黑田长政作狩虎时,突从侧旁窜出一只巨大猛虎,立时扑杀两名足轻,在人们惊慌散逃中,菅和泉拨出腰二尺三寸的名刀峙立於虎前,随着一声巨啸,猛虎直扑菅和泉,说时迟,那时快,泉以闪电般的速度,不退反进地扑上去,在猛虎头上猛砍一刀,使猛虎随着一声哀啸倒毙於地,时年仅廿八。後来也曾参加关原之役,因战受封7千石俸禄。
卅八、寺泽半平:能按观者指定的部位,予取予求地取胜。
疋田文五郎巡游至肥前唐津,受城主寺泽康高礼聘为剑术师范,寺泽半平即为城主之甥,得奥义後,入仕艺州浅野长晨家,常以糕饼素面等为奖品,让门人们较量武技以资精进。有一天,有位二刀流的剑客上门求,仕奉主命试技的寺泽,与其对谈即已悉其造诣之高低,嘱免试令返,而剑客不服谓:「不试焉知其强弱」,并硬求一试,寺泽无奈即与其对立,然返顾围观之徒众曰:「汝等可指定打击部位,余必如汝愿」,结果,果如徒众所定,剑客楫逃退,寺泽遂谓门人:「剑术者,经十分磨练达熟,心身相融,入忘彼我之境,即能不持刀也知彼之强弱」。换以现代的说法即心、技、体能够一致,始能自由地去发挥,方可不为对方千变万化的形影所动,而正确地去应对他。
卅九、青木铁人斋:把无二流再添加上工夫。
原名青木城右卫门义俊,宫本无二斋之高徒,後人把他说成宫本武藏的弟子,此乃因武藏有一弟子叫青木与右卫门休心,因两人姓氏相同而造成混淆之误。这铁人斋,後来仕事赞州高松的松平家,指导二刀一流之剑术。
四十、吉冈又市郎直重:武藏真的击败过吉冈一门吗?
吉冈直贤有子二人,兄源左卫门直纲,弟又市郎直重。在吉川英治所写的小说「宫本武藏」。吉冈一门,到这一代被断绝的原因,实由於吉冈兄弟有一表弟叫清次郎重贺,与官吏发生纠纷而动刀杀了人,吉冈一门遂此被禁绝,兄弟二人後来从明人李三官习得染布的工夫,开染店,成为有名的「宪法染」而代代相传,及老年,兄弟二人入丹鉴寺修禅。
四一、林崎甚助:拨刀术的开山祖师。
冈城主家臣浅野数马之子,幼名民治。六岁时其父为同藩食客上主膳偷袭所杀,民治立誓必报父仇,然而主膳为当时有名的一流剑客,欲报父仇实非易事。
民治到十二岁时,到林崎神社祈愿,每夜雪雨无阻地持木刀到森林里以大树为对手,一心不乱地作剑击的修练,如此达千日,当夜於疲梦中,见一白发老翁,对其曰:「汝有创派立流之运命,但需悟得以长柄之刀较能有利之理,且以此刀试试」言毕递予一刀,这时吓然惊醒的民治,立依梦中所见,削造一把柄长二尺,刀长则长达三尺的木刀,再下乃练,终於创出拨刀术的流派来,元服并易名林崎甚助重信,开始踏上找杀父仇人之旅,有一天终於在摄津遇上了仇家主膳,遂向其挑战,主膳瞧其尚如此年幼,遂不禁冷笑曰:「既向我挑战则不能饶汝不死,但念汝年幼可怜,为免汝痛苦,倒可以给汝一刀了帐」言毕仍不断嘿嘿冷笑,然而彼此隔着三尺距离对峙的甚助,拨刀出击,一刀即把主膳当头劈为两半,而主膳的手,仅伸及刀柄而已,自此林崎甚助的声名大噪。
林崎神社後来改名为林崎居合神社,但到了明治以後,神社渐趋荒废,使慕名往访的游客或武术家们,睹景慨叹。昭和卅二年,有河野百练氏者,联合全国居合流剑士三十人,发起再建运动,把它重建完成。
四二、小栗仁右卫门正信:由扭打的原理创出拳法。
德川家康的侍童,小栗又市信安之子。自少即从柳生石舟斋宗岩习剑,得其真传,曾叁加关原、陪臣等等,数近四千。
四三、竹内中务函久盛:父子三人俱为扭打的名手。
臣属於毛利家一之濑城城主,竹内流柔术的创始者,其次男久胜也为柔术的名人,以武者之修行至京,关白秀次召其献技,颇予赞赏,秀之物寣继任之近卫关白,更誉其为「天下第一」。晚年返归故里开馆授徒,其子久吉也为剑柔二术的达者。
四四、片山伯耆守久安:在马上展示的拨刀神技。
林崎甚助之高徒,并从伯父松庵学得居合十八刀与仅能单传的秘刀刀法,竹内中务丞久盛即为其兄长。关白秀次闻其剑名,聘任为师范,然而天皇更急欲一睹其刀法,遂召入殿表演後,封赐伯耆守之官位。
久安掼使三尺三寸的长刀,其兄久盛认为拨刀应以较短者为宜,久安遂表演其神技以证,他跨骑於飞驰的马上,拨刀挥舞二、三十回後,乾净俐落地纳刀入鞘,其兄仿其动作,然其长虽仅二尺三寸之刀,竟难把刀入鞘内,遂也效其弟改习长刀。
四五、穴泽主殿助盛秀:薙刀术,於实战中最能发挥威力者。
自源平,南北朝,室町到战国期为止,薙刀在战场上,发挥了它最大的威力,战国末期以後,随着战术的改变,剑术遂取代了它的地位,进入桃山时代,社会的风潮也趋向绚烂华丽的时代,而这具有优雅绚丽姿态的薙刀之术,遂为女流剑术家们所喜爱,并从此成为女性专习的武道。流传至今的流派,有穴泽流等的十七流,而这穴泽流的创始者——主殿助盛秀,为战国时代以薙刀之术获得盛名的武将,曾任丰臣秀赖之师,於大坂冬之阵大发神威。
四六:宫本武藏:为何从不曾与一流的剑客比斗过。
直至现今近四百年来,声名之隆再无人能出其右者,造因概为吉川英治的小说,把他夸张美化成为一个完美的英雄形像所致。从「武艺小传」与武藏所着「五轮之书」记载,其从十三岁初与人斗始,凡六十馀度,从未失利,然而与其对手者,概非一流之人物,以当时名人云集的江户,如柳生一门有但马守宗矩,十兵卫三严,庄田喜左卫门等,此外还有如小野次郎忠明、纸谷传心、针谷夕云、小田切一云、小笠原源心斋等等,而武藏既至江户,除了於宽永御前比赛时,与荒木又右卫门打成平手之外,却未闻与上述人物比武之说,这岂不是颇有悖自称天下无双之号了吗?後来至九州小?br/>
武藏後随主君移封至熊本,於此渡其一生,一六四五年卒,享年六十二。其流名称二天一流,但武藏与人比斗,却是常使一刀。
四七、高田又兵卫吉次:与武藏的比斗到底谁才能真正获胜?
五、六岁即开始练武,稍长入宝藏院胤荣之门,及学成,曾代师与他流比武达五十一次而从未落败,十八岁胤荣物寣出游诸国的修行中,历经四十一次的比武也获全胜,後随其父仕丰臣秀赖而入大坂城,冬之阵起,又兵卫单身杀入敌阵,棋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翌年夏之阵,丰臣家败灭父阵亡,又兵卫依父遗言,突围脱逃,後至江户开道场,盛极一时,然幕府追缉丰臣残党甚紧,遂离开江户至小仓,仕小笠原家,岛原之乱,又兵卫身先士卒,取敌首级达一百零八之数,三代将军家光,闻其武名而召至江户,及睹其神技,赞叹之馀赐「枪又兵卫」之称号。返藩後,有日藩主命与作客的武藏比赛。二人在对峙中,互相找不出任何可乘之隙,如此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二人仅互击三次,始终分不出谁优谁劣,此时又兵卫抛枪於地服输,藩主大讶问其何意,又兵卫答谓:「枪比剑长,已占利七分,如此尚且不胜则败也」,这或必定属实,然也不无对客礼让之意,如果这是一番生死之斗的话,那麽鹿死谁手就未可预料了。
四八、小野次郎右卫门忠明:如与柳生宗矩对立,到底胜利谁属。
召唤伊藤一刀斋入城,睹其神妙剑技而感叹的德川家康,求一刀斋任将军家师范役,而生性淡泊的一刀斋以年纪已大为由辞退,并推举其门人神子上典膳以替代,如此引起善鬼的激怒与怨恨,认为身为大弟子,且剑技也不劣於典膳,却为何不获推举,而向一刀斋提出抗议,一刀斋遂说:「如不服可与典膳比武,如获胜可授皆传,并推举仕官」,善鬼大喜,岂知这就是一刀斋所设下的诡谋,一刀斋认为已经成为邪剑的善鬼,绝不能让其承接衣钵,故藉此机会与弟子典膳,合二人之力将其斩除,以绝祸根,所以把比斗的地点选在四际无人的地方,待善鬼惊觉,师父并非身任裁判,而是当典膳的助刀时,为时已晚了。尽管悲愤填膺,挣扎奋战,结果终还是逃不掉含恨而终的命运。
这神子上典膳後来改姓易名为小野次郎右卫门忠明,一说小野原为其母姓,而另一说则谓,为使善鬼死後瞑目,遂承其小野之姓云云。
小野忠明从此与柳生宗矩,同为将军家剑术师范,其声名虽不如柳生之响,亮但据传一般对小野似有较高评价之说,而小野派一刀流,也一直流传至今三百六十多年来,名人辈出,为主要剑流之一。
四九、针谷夕云正成:以竹刀将对方击毙的入神之技。
小笠原源信斋之弟子,先习新阴流,後自创无往心剑流。身高六尺,天生神力,常使二尺五寸的重刃引是为切腹之用,当然留得有刀刃在」。某日有一浪人闻其豪语,遂向夕云曰:「闻先生之刀能力破铁盔,今余且戴铁盔,请赐一试」,夕云力辞,但浪人执意欲试,夕云无奈遂持袋竹刀与之对峙,及近身,当头一劈,浪人口喷鲜血而亡。
夕云一生真剑比赛五十二次全胜,门人逾数千,得其新阴流真传者八十三人,无往心剑奥义者仅四人,首待为小田切一云。
五十、口十郎兵卫定胜:以白扇制抑薙刀。
在史上有名的宽永御前比赛,定胜以飞燕般轻捷的身法,击败当时一流名手的中五兵卫而声名大扬,某诸候欲以高禄召聘其任官,但他却无志於仕官而辞退,并返故里开门授徒。有荒木流高手本间仙五郎者,闻其名而上门挑战,定胜先命徒弟二人与斗俱败,後亲自上场即轻易地将其击败,仙五郎不服,遂以其拿手的薙刀,尚且是以真剑的薙刀挑战,定胜以手持摺扇与对,并立把其压抑制服,仙五郎终於伏服於其神技之前。
五一、田宫重政、田宫长政:拨刀的名手,田宫流的创始者。
重政从东下野守元治,习林崎梦想流得奥义,然尚不以此为足,常佩带长柄之刀,巡游诸国作武者之修行,下工夫再加创意,终於又又创出田宫流拨刀之术,所谓之「居合」,即刀於鞘内,计量彼此间之距离,配合呼吸,在瞬间拨出斩敌以致胜者。重政後来出仕池田信辉家,其子长胜,剑名也甚高,入其门者众多,大坂冬之阵後,德川家康从池田家把他要过来,成为「御三家」之一,纪州德川赖宜之家臣,其子长家也是位达人,一五九九年,被三代将军家光召唤入城,表演拨刀之术,以後,代代俱任纪州家之剑术师范。
五二、荒木又右卫门保知:伊贺上野的复仇,连斩三十六人是真的吗?
荒木又右卫门的大名,是因伊贺上野的复仇,连斩卅六人的故事,而在日本剑法史上,成为数一数二的知名人物,然而实际上这有可能吗?如对方是些平庸的人物那倒没话说,但对方既也是有名剑客的话,怎可能有连斩卅六人的可能呢?这大概是後来说书的人把它夸大的数目。
又右卫门为柳生宗矩之高徒,任大和郡山城主松平家的剑术师范,复仇成功(故事复杂冗长从略)的四年後,转任鸟取藩主池田家的剑术师范,至一六四三年卒,年仅四十五。
五三、龙造寺平马:大度量的剑客。
柳生宗冬的高徒,也是位甚为着名的剑客,任大和郡山城本多家的家臣,深研禅学,也擅锻冶,自用之刀剑概为自行锻造者。
有一夜,闻得屋外有异音,秉烛开门出视,突有利剑斩至,闪躲并立压其手,视之,原为前之雇用人,未知何事恨其如此,也必有所误会之事,但平马也不追诘其由而逐之使去,临走还赠米两袋,其度量之大,确令人由衷心折。
五四、小泷平十郎:比武中,以笔蘸墨点在主君的纹服上。
柳生门下屈指可数的高手之一,年青时任赞州高松源英公之剑术师范,每於主君竹刀击来的刹那,由其袖下闪钻而过,并以蘸墨的笔,点在主君的纹服上,或是以敏捷的动作,乘机将主君怀中之物捞取於手中而获胜。
五五、关口柔心氏心:柔术之祖——从猫的空中翻滚动作而得灵机。
其祖先为骏州今川一族,氏心先从林崎甚助学居合术,再从三浦与次右卫门学扭打之法,以後以武者之修行至长崎,又从某中国人学得拳法中捕缚之术,而终於创立出这居合融合柔术的关口流来。
其发明柔术的动机,据传是有一天闲坐於屋後走廊,见有一只睡於对面屋顶上的猫,不小心从瓦上滑跌下来,但见其临至地面的时候,突作一个翻滚而轻盈地落在地上,氏心见状忽然灵机一动,想人如果也能这麽做,倒也可成为一种新的武道技术,遂於地上堆积稻草并铺以棉被,然後从屋顶上往下跃模仿猫的动作,後来果获得成央其子氏业、氏英、第三代的氏连等,俱为甚杰出的人物。
五六、庄田喜左卫门:柳生宗矩之高徒,斩杀松田织部助。
松田织部助系戒重肥後守之重臣,曾从上泉信纲和柳生石舟斋习剑的达人,创立松田派新阴流。戒重肥後守被织田信长灭亡後,织部助携主君遗孤投效筒井顺庆,然而仍怀恨旧主家的灭亡,是因柳生家为信长当向导所致,遂向筒井顺庆告密谓柳生家隐藏有私地,使获悉此情的信长暴怒,下令没收柳生家的领地,自此,松田的项上人头,成为柳生一族立誓竞相猎取的目标,而後松田果然死於庄田剑下。
五七、佐佐木小次郎:笼罩在谜中的严流岛决斗。
富田势源之高徒,除藩主、家臣检使官、警固武士之外,其馀一概不准登岛参观。
决斗当日,约定的时间——辰之上刻一刀两断,并在其额上划了一条血痕,但他的头却结结实实地承受了武藏重重的一击,武藏注视倒地的小次郎一会儿,欲再补上一刀时,撑起身的小次郎猛横扫一刀,把武藏垂在膝下的裙斩开一条三寸的裂口,而武藏的木刀,再度在小次郎的腹上狠狠地一击,当场使其肋骨碎断,口鼻喷血而亡,小次郎时年仅十八,武藏为廿九。
五八、柳生十兵卫三严:十兵卫隐密之说真实否。
十三岁时任三代将军家光的侍僮,但自廿一岁以後的十二年间,却完全失去其音讯,故有潜伏於九州,从事监视萨摩藩岛津家动静的工作之说,然彼本身,却於其着作「月之抄」上记述,其间系隐居於柳生谷,从事兵法修练之说,但一般仍推测,此为掩饰其隐密身份的说法。家光将军对天下各藩,派出大量的间谍,以防彼等的暗怀异志,而以十兵卫的各项条件看,成为其中一员是非常有可能的。他的剑术造诣,一般评价为远超过其父宗榘,但却於四十四的英年即病逝。
<!--PAGE 5-->
五九、东乡藤兵卫重位:抛弃恩情与恩师之子对立。
萨摩出生,初学有若萨摩国技的体舍流,十八岁初阵以来,於战场上的实战中磨练剑技,後入示显流达人善吉和尚之门,加上努力与创意,自立一派为示现流。一生比斗五十馀次,从未尝败绩,当时藩内剑术师范为体舍流的名人东新之丞,其为藤兵卫旧师之子,然而在龙虎不能并存的情形下,二人必须分出胜负方能罢休,藤兵卫虽恩情所困恼,但身为剑客必须舍弃世俗的亲情,遂决意与其比斗,地点在藩主家大龙寺的庭园,在众藩士的围观之下,胜负就在一瞬之间决定,原来藤兵卫上段的当头一劈,新之丞的木刀虽已把它接住,但这重逾泰山的一刀,非但把他的木刀砍为二段,馀势仍重击在他头上而毙命。
六十、柳生连也严包:柳生一门中空前绝後的天才。
任御三家之一——尾张德川家剑术师范,柳生兵库助利严比赛,结果仍由严包获胜而轰动一时。六十一岁隐居修佛,一生未婚,故也无後。
六一、小田切一云:互击即有十分的胜算。
深研儒学与佛学的思想家。自廿八岁至卅四岁间,从针谷夕云习剑,更深悟得乃师无往心剑思想与剑理的神髓,得夕云秘传之印可,是一位称得上文武全才的人物,後易名空钝,其理论是「初学者,唯有去想获得互击则可,互击即能获得十分的胜利,但不要去想获胜,也不能去想会失败,要忘却胜负,对敌人之刀以无我无心去应对,如此对强於汝者求得互击,弱於汝者则能获胜,如此累积修练的岁月,自然对强於汝者也能获胜」。
六二、涉川伴五郎义方:将柔术的极意活用在剑上。
自幼即臂力过人,自习得柔术之後,常依赖其神力而忽视了技巧的运用,在修行游历途中,遇上关口氏业,氏业身材矮小,却腰插触地长刀,再於刀鞘末端装上轮子拖地而行,且又衣着华丽有如歌舞伎者,伴五郎瞧不顺眼,遂向其挑衅,岂知只一近身,见对方毫不用力,而自己也使不出力道之间,已经被对方摔倒在地上,屡战屡败,伴五郎惊佩万分地求入其门。後终得其真传,至江户开授徒,并着有「柔术百道」一书流传後世。
六三、平井八郎兵卫:一剑劈倒石地藏。
师冈一羽斋的传统,由另一留下来的高徒土子泥之助,传至其门人水谷八弥,再传至其门人家所伊右卫门,则於大坂夏之阵战死後,其传似乎已经断绝,然而至宽文年间,有平井八郎兵卫却宣称以得此派之秘传而巡游天下。有一天,於上州比剑获胜的归途,对方道场的门徒十馀人,埋伏突袭,平井於刹那之间,立毙其中三、四名,馀则竞相逃离,杀兴未尽的,他顺手一刀把路旁的石地藏给劈倒,由此更悟出,只要凝满力道时,就是再坚牢的铠盔,也可以贯穿击破的道理。然而因杀人而向地方代官自首,领主认为杀人乃属大罪,但其却是自卫而挥剑,故领主遂以别出心裁的判决方法来决定平井的命运。
<!--PAGE 6-->
领主选派廿名所能够找到的高手剑客持真剑,而平井则仅能以木刀轮番应战,如能得以不死,则可无罪释放。比武的结果,平井果获合胜,後至江户再入柳生之门深造,最後返归常州,又获得鹿岛神道流之传。
六四、堀部安兵卫:高田马场连斩十八人的故事,可能是个夸张不实的传说。
原姓中山,从马庭念流第十三代扖口将定学念流,据考,在发生「高田马场仇」故事的时候,其剑技应尚未臻成熟,故其连斩十八人之说,可能是後来说书者添加上去的数字。後来又入堀内源太左卫门之门,剑术方见大进,并成为堀内馆主的亲友,播州赤穗藩士,堀部金丸之养子,易姓堀部,後来更成为史上最为脍炙人口的复仇故事赤穗义士,四十七义士之一员。
在攻入仇魁吉良邸的时候,曾与吉良上野介义央的贴身侍卫,一流的剑客清水一学相对而将其斩倒,另外,最後斩获仇魁吉良项上人头的剑士,武林唯七则为我国孟子的後裔。
复仇成市????士们,向幕府投案自首,而被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判处初腹,现渠等遗物塑像等,俱陈列於东京高轮泉岳寺境内的义士馆,供後人凭吊,馆後则为其埋骨的义士塚。
上述孟子的後裔有一事迹:从古时候的千百年来,有不少的中国人和朝鲜人,陆续渡海到日本来,并改姓氏入日本籍,变成为「日本人」。由此大概可以想像,日本与我们的关系与渊源是如何的深远!
六五、桃井八郎左卫门直由:以户田流拨刀术中之型镜新为流名。
遍习一刀流、柳生流、堀内流、无边流枪术等,後再学户田流拨刀术,而创出镜新明智流,於江户日本挢附近开馆授徒,时年已五十,仅一年後即病逝,道场由养子春藏直一接掌。
六六、中西忠兵卫子正:培育出幕末的六位剑豪。
初代的中西忠太子定,从第四代小野次郎右卫门忠一习一刀流,後其剑技凌驾乃师,其子中西忠藏子武有感於小野派之「型」,有流於形式似的状态,遂发明了面、手、胴等的护套,再以四片竹片做成的竹刀,作实际攻防的练习,一时各流各派也竞相仿效,蔚为一时风尚,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现代剑道最初雏形。
中西第四代的忠兵卫子正,更堪称为一世剑圣。由其手中培育出来的浅利又七郎、千叶周作、寺田五郎右卫门、高柳又四郎、白井享、高野苗正等等,俱为幕末时代,名震一方的剑豪。
六七、平山行藏子龙:是位愤世嫉俗型的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