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资料集-秦国 秦陵考古世纪回眸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秦国 秦陵考古世纪回眸(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为此,文物保护人员调查了秦俑彩绘的层次结构,即在烧烤的俑体上涂上一层生漆,后在生漆层上涂矿物质颜料,其中有些是人造的,如铅白、铅旦等铅系颜料;分析出了颜料的物质组成,确定了底层的主要成分为中国生漆;并进一步查明了彩绘损坏的主要原因:颜料颗粒之间及彩绘和层次之间粘附力很微弱,特别是底层对失水非常敏感,在干燥过程中底层剧烈收缩,引起底层起翘卷曲,造成整个彩绘层脱离陶体。

在清楚了彩绘层次、颜料组成和损坏原因的基础上,文物保护人员开始了如何使彩绘层不再继续脱落陶体的研究工作。

在运用过多种物理干燥方法与物理加固方法而彩绘层的保护效果仍不甚理想之后,文物专家们提出了新的保护思路:彩绘保护的关键是稳定漆层,因此其保护方法必须包含搞皱缩和加固两个方面;同时,要使加固剂在漆层和陶体之间生效,必须进行单体渗透、然后引发聚合这种新方法的试验。

于是,彩绘保护工作在两个方面同时展开:一是通过对二十余种加固剂和十九种抗皱缩剂的模拟实验和对比评估,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加固剂;二是在二十多种单体进行聚合后性质的模拟实验后,选出适用的单体。

功夫不负有心人。文保人员利用现代科技,终在两个方面全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找到了有效的彩绘保护法:一为PEG200和聚氨酯乳液联合处理法,一是单体材料渗透、电子束固化的保护方法。

单体材料的分子量小,容易渗入陶体表面,而且没有粘性,但用电子束照射聚合后,形成高分子材料,其保护效果最好。而利用PEG200和聚氨酯乳液联合处理法,则能防止生漆层收缩,并改善生漆层的性能,如同用来抹手的甘油一般,对俑的‘皮肤’起到柔化作用,并减慢其干燥速度,使俑的彩绘易于保护,二号坑的彩绘俑即用其处理后,效果很好。

彩绘保护的成功标志着秦兵马俑保护的最重要问题解决了,同时,在兵马俑的防霉、防风化与修复、秦俑“小气候”研究与环境监测以及土遗址的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绩。

对此,张志军认为,文物保护是补救性的,“尽管十年来秦俑保护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保护是一项长期事业,秦俑保护工作中还有许多新情况、新材料正在研究或等待研究。譬如,如何使脱落的彩绘‘重返’俑体的研究就在进行之中。”

世界性的秦文化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

昔日荒芜的土地到处都是勃张的红红石榴园,风华般的少年亦是初染白霜;一件件陶土做就的兵马俑不断折射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如今已是世界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的专场演讲……

秦兵马俑博物馆不仅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更是饮誉全球的研究秦俑、秦文化的学术中心和基地。这是大学教授对秦俑馆二十余年科研水平的评判,也是秦俑馆人一代代不懈奋斗的结晶。

一号坑大厅一开放,秦俑馆便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负责研究计划,收集信息,编印资料。翌年就编印出版了《秦俑馆开馆三年文集》,其中主要是研究秦陵秦俑的论文,为科研工作的起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九八四年秦俑馆成立职工夜校,对馆内人员进行基础培养。几年下来,夜校成为各大学的“预科”,而当年夜校的中坚学员,现已成为秦俑馆的业务骨干。现任秦俑馆研究室主任徐卫民,这位陕西师范大学的博士就是在这儿“出道”的。

在一九八四年创立《秦兵马俑博物馆年鉴》的基础上,一九八五年又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室,一九八六年创立了《秦陵秦俑研究动态》。

专职机构的设立和刊物的创立为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活动提供了宽阔舞台:二十年来,秦俑馆业务人员先后参加了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行秦史学会的历届年会,并参加许多有关学会组织的学术研究会,开阔视野,交流心得;邀请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文博单位的秦汉史及博物馆学专家来秦俑馆做学术报告,以提高治学方法、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他们还先后组织召开了五届秦俑研究学术研讨会,深化了秦兵马俑研究,由秦俑而秦陵再延伸到秦文化。

二十余载书香氤氲,秦俑人不仅以宽阔的胸怀广交海内外学友,而且以崇高的创业精神编辑出版了《秦陵秦俑研究动态》、《秦文化论丛》、《秦俑、秦文化丛书》、《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辞典》、《秦始皇评传》、《博物馆研究丛书》等一批专著、工具书及普及读物。并建立了秦俑研究会、秦文化研究会,以及容纳图书资料近六万册的资料室,多次举办由众多海内外学者参加的秦俑、秦文化学术讨论会,从而带动了海内外秦俑秦文化以至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

在建立了约六万册的图书资料室基本满足业务需要的基础上,秦俑博物馆还自一九九一年始和世界上三十多个博物馆和科研单位定期进行信息交流与资料交换。这种长期的学术联系,使秦俑博物馆七八十名业务骨干逐渐成为各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受到国内外文博界与秦汉史研究同行的好评,被称为现代“秦人”史学家,一支新型的不可忽视的“秦军”。

一座陵园中几个陪葬坑的发现导致了一门学问的诞生。“秦俑学”的拓展与深化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军事、艺术、科技、经济等学科历史的内容,并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着持久的影响力与震憾力。秦始皇帝陵处于承前启后的文化地位,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转折点,把其纳入中国乃至人类文化史的视野中去研究,其魅力更为迷人,而秦俑博物馆的“秦文化”研究中心地位亦隐然形成。(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iaoShuo.com)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