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华-血淬中华第二部 怒海潮生 第二章 和拒几浮沉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血淬中华第二部 怒海潮生 第二章 和拒几浮沉(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有了王管事的安排冯华等一行人在吃喝住行上都省却了不少的麻烦。WwW。QUaNbEn-xIAoShUO。cOm第二天一早他们匆匆吃过早饭就坐上了王管事事先雇好了的两辆双轮敞篷马车直奔京城而去。

这种敞篷马车与北方常见的木轮马车有很大的不同车轮是铁质的外轮上还包着一层生橡胶皮车厢内设有四座座上铺有毯垫乘坐比较舒服最适于长途客人搭乘。而当时北方各省常见的马拉木轮排子车没有减震设备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行走让人饱受颠簸之苦。包括冯华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乘坐过这种马车尤其是几个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人更是啧啧称赞。据王管事介绍这种敞篷马车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名字叫“亨斯美(译音)”有敞篷式和轿子式两种春秋两季天气不冷不热人们大都喜欢乘坐这种敞篷车。

马车顺着通州至朝阳门的大道迤西而行。在初升的朝阳里“亨斯美”那滚动着的铁轱辘无情地碾压着辙沟边上那些有着无限生命力的车前草。马车夫扬起鞭杆在空中爆起几个响鞭虽然鞭子稍儿并没有落在马背上但那马匹却像是得到了什么信号似的慢慢加快了度。车夫噙在嘴边的那只小烟管顺着风时不时地送过来呛人的烟氛不止一次地让贺菱和龚芳两个姑娘皱起眉头。

一路上只见来来往往的车辆绝大多数都是运粮的马车。听王管事讲这朝阳门位于内城东南离通州最近因朝阳门内设有海运仓、东门仓、禄米仓、太平仓等十三个大粮仓因此朝阳门又有“粮门”之称运河来的粮米在张家湾卸船装车均是经朝阳门进入北京城的。

将近中午时分远处的朝阳门城楼和箭楼先映入了冯华一行人的眼帘。压抑不住心中的雀跃贺菱和龚芳兴奋地问道:“冯大哥那就是京城了吧?”

冯华点点头:“那是东城的朝阳门。”

王管事看起来是个“老北京”听到几人的问答后接口说道:“这朝阳门老百姓都管它叫齐化门还是从元朝留下的名字呢!”

京津两地近在咫尺那些年冯华也没少往北京跑可眼下的北京城却是如此的陌生。只说这朝阳门外此时正当暮春时节河塘港汊苇芦尚嫩;农田茅舍杨柳青青仍是一派乡村景色。远望巍峨矗立的朝阳门城楼和箭楼三檐两层气势磅礴;近看瓮城城台雄伟宽阔堪称军事要塞。那箭楼是重檐歇山楼顶上铺青灰筒瓦垂檐挑出绿琉璃瓦剪边古朴的砖壁上辟有四层方形的箭窗。这所有的一切全都是冯华从来没有领略过的城垣环绕、城阙九重的北京古都佳景。

为了管理运粮的马车朝廷在朝阳门设有税课司入京的粮米进城时都要缴纳税款此刻瓮城城门洞里就挤满了各种等待进城的车辆。各色人群车马都想尽快进城可谁也无法快走弄得人心急火燎。冯华他们也只得耐下心来随着车流人群缓慢地移动。

看到众人在等候入城的过程中显得很是无聊王管事再次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指着朝阳门城门洞旁边墙上镶嵌着的一块刻有一支谷穗的石板介绍说:“这叫‘朝阳谷穗’是‘粮门’的标志。”

稍微停了一下他又指着瓮城内的那座关帝庙说:“京城有‘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说的是京师内城九个城门各建关帝庙一座唯独正阳门建有两庙又唯独东直门的关帝庙因为神庙窄小只供有神牌而没有神像。”看到大家听的聚精会神王管事越来了精神:“你们知道京城一共有多少座关帝庙吗?”

听了王管事的问话贺菱和龚芳一下子又被勾起了兴趣两个人叽叽喳喳地猜测着:“三十!”、“五十!”

王管事笑着直摇头说道:“告诉你们整整有116座。”

“116座这么多呀!那岂不是满大街都是关帝庙了?”贺菱和龚芳惊讶地叫了起来。

听着王管事滔滔不绝地讲着冯华心中暗想:王管事知道的还真不少如果在21世纪他倒是个很称职的导游。

马车慢慢腾腾的好不容易进了朝阳门一路快行到了东四牌楼。只见十字路口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座描金彩绘的木牌楼东西两边的牌楼上分别书有“履仁”、“行义”二字而南北两边的牌楼上却都写着“大市街”三个字。这里距离朝阳门只有三里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自明朝以来商业就极为繁华。街面上店铺林立钱庄、绸布店、中药铺、饽饽铺(糕点店)、饭庄和茶馆一应俱全。京师的名楼酒肆、繁华气派一时间让车上诸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只有冯华因心中有事而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本来按照王管事的意思想让车夫直接拉到前门大街安排冯华他们在玉丰泰皮货庄后院休息住宿。可冯华考虑到情报部门的特殊性认为还是不去张扬为好。而且在离开营口时刘坤一也特意交待他曾托人在京都东城礼士胡同购置了一处宅第空置已久。冯华进京后可拿着他的亲笔书信交给看门的刘三儿他自会将冯华一行人的住宿饮食安置妥当。

这是一处标准的四合院宅第从并不张扬的外观上可以看得出刘坤一在京城的低调和谨慎。不过这处宅院虽然没有达官贵人府邸的那种四柱门簪、广亮大门的显赫气派却也十分的小巧别致。漆黑的如意门两旁是一对雕花抱鼓石大门口的墙面配有砖雕花饰。进了大门迎面是用大方砖斜砌的、磨砖对缝的一面影壁贴墙挂着的红木匾额上雕刻着“鸿禧”两个大字。影壁左面则是一个月亮门外院由东到西一溜儿五间南房最东边的那一间就是刘三儿住的门房。

看到老爷的亲笔书信刘三儿自是不敢怠慢而李九杲的一句“刘总管刘三爷”更是把刘三儿捧得美滋滋的。

当下由刘三儿带路过垂花门进入内院。这是一个由三间正房、两侧的耳房和东西厢房构成的正方形院落各房之间有抄手游廊相连。一个十字形的甬路把小院分割成田字形的四个方块院内种满了花卉树藤异常的古朴幽雅洁净整齐。内院的北面还有一个后院和一排后罩房。

看来这处宅第是刘坤一用于接待进京往来人员而购置的各房内日用生活品一应俱全且打扫得干干净净。刘三儿唤过两个仆役把冯华他们一行八人分别安顿在正房和西厢房。看到仆役忙里忙外的冯华很是过意不去连声道谢。客人的礼貌让两个仆役受宠若惊心中顿生好感。他们回到前院后悄悄地问刘三儿:“三哥看他们年纪轻轻的都是老爷的什么朋友啊?”

刘三儿故作神秘地答道:“这可不能随便乱说只能告诉你们别看他们年纪轻轻可来头都不小。你们想想老爷的朋友那官儿还小得了吗?”其实刘三儿这番话也是察言观色的猜测之言刘坤一信中只是叫他好好伺候不可怠慢一切均听冯爷和李爷吩咐。而具体来人的官职、名氏有什么公干却只字未提。

梳洗完毕简单吃过午饭后冯华和李九杲向刘三儿打听兵部的地址。听说冯华他们要去兵部报到刘三儿连连摇头:“冯爷、李爷您们最好还是等到明儿个一早再去吧!这会儿去肯定没有一个正经八倍儿的人接待您文书怎么也得在公事房里撂上一宿。”

尽管刘三儿这么劝说但冯华和李九杲由于还惦记着家里的那一大摊子事情只想尽快结束这次北京之行因此他们问明地址后仍然按照原来的计划前往兵部报到。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