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11日红色帝国已经不再是风雨飘扬而是最终土崩瓦解。在科拉半岛军港入口处马科.拉米乌斯指挥着自己的核动力潜艇—隶属于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的“塞拉”I型“蟹”(k-276)号在漫天的风雪之中再次出航。此刻美国海军的一艘“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巴吞鲁日”(ssn-689)号攻击核潜艇竟紧紧的尾随了过来。对于对方接近挑衅的行动。马科.拉米乌斯立即下令以一个标准的“疯狂伊万”—摆舵旋回采取迎头对撞的战术动作向美国潜艇冲了过来。
躲避不及的“巴吞鲁日”(ssn-689)号被马科.拉米乌斯所指挥的“蟹”号的潜艇指挥台围壳正面撞上艇身虽然马科.拉米乌斯的潜艇围壳几乎被彻底撞毁。但是“巴吞鲁日”号耐压艇体则遭受了致命撞击艰难的返回了美国海军基地之后经过了近三年的修理依旧无法复原最终不得不被迫退役成为了美国海军第一艘退役的“洛杉矶”级核动力潜艇。
马科.拉米乌斯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前苏联红海军最后的尊严树立了年轻的俄罗斯海军圣安德烈战旗最初的光芒。在前苏联的时代他的这种行为或许会得到嘉奖甚至有机会成为英雄。但是在疲惫而胆怯的俄罗斯政府眼中这却是不折不扣的犯罪马科.拉米乌斯壮烈的行动获得的只有提前退役的处分以及微薄的一点卢布。在离开俄罗斯海军最后的日子里唯一令他欣慰的是“塞拉”Ⅰ型核动力攻击型潜艇“蟹”(k-276)号在经过了修复之后依旧保留在俄罗斯海军的一线之上为马科.拉米乌斯在万千的浮冰之下继续守护着北国的海疆。
“现在才是最危险的时刻。”马科.拉米乌斯向印度海军的官兵讲解着此刻他们处境。潜艇已经深入了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核心位置。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背后是中国海军仍然在游弋的o93a型核动力攻击潜艇而前方则是众多的水面护航舰艇。任何的一点疏忽都将导致功亏一篑万劫不复。对于年轻的印度海军来说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有机会在如此近的距离内与强大的中国核动力航空母舰相接触了。而在他们的背后另一艘“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k-157“虎”号刚刚被中国海军的o93a型核动力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艇射的“长缨-1”型远程反潜导弹联手击沉。
“水面护航舰艇虽然不是核动力潜艇最危险的敌人但是他们的数量和编队对我们的威胁远比单独行动的敌方潜艇大的多。”在马科.拉米乌斯和前苏联海军的全盛时期由美国海军的“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包括后续开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组成的美国海军航母护航舰队并不能真正有效的抵抗“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的渗透。但是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又如何呢?
在爪哇海和马六甲海峡的激战之中中国海军的护航舰艇有实战证明了自己在防空作战中堪称铜墙铁壁。但是在反潜作战中又如何呢?中国海军“上海—江苏”双航母战斗群中两艘分别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光荣”级导弹巡洋舰无疑是防空和反舰作战的主力。但是反潜显然并不是该级舰的主要任务。它只备有2具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射管和2座射程为6千米的RBu6ooo型12管反潜深弹射器在对潜攻击中起辅助作用。声纳系统也是老旧的俄制“公牛角”sQQ-89(V)3舰壳声纳。所以在渗透中“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并非是“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的主要对手。
同样的理由此刻在“江苏”号航母战斗群中部署着的2艘俄制“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也不足以畏惧。这种名燥一时的驱逐舰它的强大只体现在反舰威力基本上不具备反潜能力。在实战中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俄罗斯海军都会派出“无畏”级(1155.1级)专属反潜驱逐舰来与之搭配。不过“无畏”级不装备反舰导弹基本上不具备反舰能力。这便是前苏联海军被后世广为诟病的专业化建设。
“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真正的威胁来自于“江苏”号航母战斗群之中由中国自行研制的2艘新型o52B型“广州”级反潜导弹驱逐舰和1艘o52c型“兰州”级多用途导弹驱逐舰以及2艘o54型“马鞍山”级导弹护卫舰、1艘o54a型“石家庄”级导弹护卫舰。
o52B型“广州”级导弹驱逐舰在1999年底开工建造之初一度被西方推测为中国海军最新一代的多用途型导弹驱逐舰。但是随着战舰的后续舢装的进行西方的军事评论家迅现这艘中国海军的新型舰艇带有明确的任务倾向性。虽然o52B型“广州”级导弹驱逐舰的防空和反舰能力同样出众但是此前西方将其称之为“中华现代”却是谬以千里。实际上o52B型“广州”级导弹驱逐舰的作用运用更接近于美国航母战斗群中地“斯普鲁恩斯”级俄海军中的“无畏”级、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九.十”舰队中的“村雨”级。在作战编队中担任专业反潜的任务。
航母战斗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是单纯的建造航母的确已经是需要耗费国力的艰巨项目但更为艰巨的当一个国家拥有航母之后必须为其配备众多各司其职的护航舰艇。舰队反潜方面一直是中国海军的传统弱项为此在向俄罗斯购买“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和“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之际早已见钱眼开的莫斯科便殷勤的向中国推销他的“无畏”级反潜驱逐舰中国海军的代表团获准参观了俄罗斯海军的现役“无畏级”以及集合了“现代”级与“无畏级”优点的“无畏”II级驱逐舰但是中国海军虽然对“无畏”II级驱逐舰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新型战舰的设计与概念基本符合中国需求。而中国未来设计建造的“大型反潜多用途驱逐舰”但是中国海军仍需要具有更强的单舰防空与对海面作战能力。
于是在少量订购“无畏”II级驱逐舰的同时中国海军开始博采众长—同时在巴基斯坦考察了美国海军移交赠送给巴的“斯普鲁恩斯”级反潜驱逐舰综合了“斯普鲁恩斯”与“无畏”II级的成熟技术开始全面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开始生产自行研制的o52B型“广州”级导弹驱逐舰。当然为了应对当时随时可能爆的中日东海及台海危机“无畏”II级驱逐舰的订单仍然继续生效着。
不过作为俄罗斯一个重要武器技术输出国中国海军在很多关键技术细节上实际上已经全面越了早已没有苏联时代的进取精神的俄罗斯军工例如在o52B型“广州”级导弹驱逐舰的声纳系统技术上中国海军已经掌握俄罗斯所不具备的“合成孔径声纳”(sas)成像技术所装备的Tsas一1低频被动拖曳阵列声纳长度3oo米搜索距离1oo多公里其基本性能已经全面接近美国海军最先进、部署在“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级驱逐舰之上的sQR21型。
此刻虽然一边需要应对着印度空军的不断冲击而印度海军的大部分潜艇的威胁也已基本排除但是中国海军2艘o52B型“广州”级导弹驱逐舰和1艘o54a型“石家庄”级导弹护卫舰仍然放出了低频被动拖曳阵列声纳。这些与数百米长的战舰相比看似微小的探测系统当采用侧尾布置的被动拖曳阵列声纳在舰艉百米处拖曳时犹如水下探照灯即使装有消生瓦的静音潜艇往往也无所遁形。加上中国海军其他护航舰艇所装备的球鼻声纳和舰艇基本上都装有最基本的舰壳声纳构成了对水下目标几乎无死角机强的探测能力。
对于马科.拉米乌斯和“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来说唯一的机会或许在于此刻“江苏”号航母正以防空的阵营以2o节以上度机动着。在这个度范围内水面舰艇的被动声纳可能失去作用或者作用不大所以编队指挥官不得不命令水面舰艇打开大功率的主动声纳对水下进行扇面搜索。躲在6oo米深处的“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可以借助着覆盖的消声瓦抵消敌方主动声纳系统所射的信号。
不过在这个范围内不断机动之中的水面舰艇现“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的几率仍然存在声纳的盲区将不断缩小。而且在出极限深度的海底即便是坚固的“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也难以坚持太久。所以马科.拉米乌斯需要迅找出一个可以藏身的密度跃层将自己的潜艇隐藏在其中。借助着密度跃层的掩护将有效的降低主动声纳的测听效能。
不过这一切并不简单虽然印度海军具有“主场”作战的优势但是对于孟加拉湾的水文调查情况印度海军却长期以来积累的不够。当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萨克胡亚和印度海军的官兵们仍无法提供给马科.拉米乌斯一个合适的问题。这位俄罗斯海军老将所要寻找的密度跃层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已经生的漂移。
“看来只有这样了!在下潜2o米加到1o节!”无奈之下马科.拉米乌斯只能采用最后的一招通过继续潜入更深的深度同时向o52B型“广州”级导弹驱逐舰和o54a型“石家庄”级导弹护卫舰的尾部采取机动战术这个位置是理论上的声纳盲区但是在这些战舰的后方还有如影随形的低频被动拖曳阵列声纳所以这完全是一赌运气的危险之举。如果突破失败那么中国海军的反潜鱼雷将顷刻将k-152“海豹”号撕裂。“注意航!小心!”在战舰尾部的声纳盲区和拖曳阵列声纳之间存在着不到3oo米的狭小缺口k-152“海豹”号艰难的向这个缺口冲去。
“好象是进去了!”在那地狱般的数分钟之后k-152“海豹”号似乎已经成功的切入了中国海军“江苏”号航母战斗群的内侧。此刻这艘钢铁巨鲸必须调整航向上升到2oo米的深度寻找一击决杀的战机。对于“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来说要想追赶上航为2o节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的机会只能设伏攻击。不过要想在茫茫大海之上守株待兔又谈何容易。
“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就拼吧!”虽然老练的马科.拉米乌斯显得很有耐心但是萨克胡亚却已经等不及了印度海军为了击沉中国海军这一艘航空母舰已经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此刻目标就在眼前又怎么可能在让他轻易的遛走呢!“两车全!”萨克胡亚此刻已经无暇再估计是否还能保持隐蔽他要的只是度。
k-152“海豹”号此刻两个7叶螺旋桨同时提升度巨大的“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瞬间提升到25节以上的高航全力强占着有利的射阵位。此刻k-152“海豹”号的“鲨鱼鳃”型主/被动中低频搜索和攻击用艇壳声呐早已对海上机动的“江苏”号航母这个巨大的噪音信号源进行了多次的快定位。在迅接近到2o公里以来的范围内时k-152“海豹”号上的作战情报指挥系统很快便计算除了精确的火控参数。为早已完成了射前一切程序设置随时准备一击的俄制65型远程反舰鱼雷提供最终的指引。
随着k--152“海豹”号以最快的度向“江苏”号航母的尾流射出4枚重型的俄制65型远程反舰鱼雷。前苏联红海军为了与强大的美国抗衡成功的击沉或重创美国的航母、巡洋舰等大型战舰在展重型鱼雷上花费了诸多的心思65型重型鱼雷便是其中的无双利器这种鱼雷装药量达9oo千克采用尾流制导射程在5o节航时为5o公里在3o节航时高达1oo公里。据分析携带常规战斗部的65型鱼雷能够重创一艘航空母舰使其彻底丧失航行能力。
虽然黑夜可以掩盖65型鱼雷的航迹但是巨大的鱼雷入水的声响却早已令其在声纳之上无所遁形。一直处于对潜警戒状态的中国海军o52B型“广州”级导弹驱逐舰迅围拢过来但在对正急逃脱的k-152“海豹”号实行围攻之前中国海军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挽救已经在劫难逃的“江苏”号核动力航母。4枚65型重型鱼雷在经过短暂的初始航行状态之后很快便探测到了这艘核动力航母的巨大尾流。感受到目标的65型鱼雷宛如见了血的食人鲳立即转入蛇行弹道以6o节的度全力追逐其眼前的这个目标。
作为海战的主要兵器随着鱼雷技术的不断展使用鱼雷对拥有装甲防护的水面舰艇进行攻击一度是世界海战的主流打法。不过随着远程反舰导弹技术的展鱼雷的海战霸主地位似乎有所动摇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鱼雷在射程和可控性上无法与反舰导弹相抗衡。但其隐蔽性、摧毁性以及难以防御的物理特性却一直都是反舰导弹所难以企及的。
所以世界各国海军的反鱼雷技术也在不断向前展最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反鱼雷防御系统。为了抗击鱼雷的攻击目前世界各国研究开的反鱼雷技术可分为两类:一是被动防御二是主动防御。被动防御主要是通过在舰艇上涂层、贴片、敷设橡胶等措施来降低舰艇的噪音使舰艇隐身以降低被敌声纳现的概率和减小声自导鱼雷的自导作用距离从而达到减少被声自导鱼雷命中的目的。
同时可以在舰艇两侧或尾部拖带防鱼雷网以阻拦鱼雷使舰艇免受损伤;或改进舰艇装甲采用钛等高强度合金材料;或将舰艇外壳作成耐冲压隔层(称舰舷防雷结构)或防雷隔舱以对抗鱼雷战斗部的穿甲和杀伤力。个别舰艇还可以进行了消磁处理降低磁探仪的探测效果并且导致磁和电磁引信鱼雷失效。
同时舰艇还可以采取主动的战术防御的模式通过改变舰艇的航向、航的方法来规避直航鱼雷的雷迹和自导鱼雷的探测从而达到避开被敌雷击中的目的。释放各种诱饵、干扰器和气幕弹等使来袭鱼雷跟踪或攻击假目标或偏离航向迷盲、消耗鱼雷的动力造成鱼雷攻击失效。
随着鱼雷从自控鱼雷、声自导鱼雷、线导鱼雷逐渐展到最先进的尾流自导鱼雷这一系列的防御手段都显得难以适应。这种鱼雷度快、航程远、装药量大能够对航母一类大型水面舰艇构成威胁。而且这种鱼雷是沿舰船航行的尾流进行跟踪不依赖声自导装置因此各种类型的干扰器、气幕弹、声诱饵乃至吸声减噪等无源措施都不起作用。除了直接打击将其击沉之外似乎再无其他的办法。
和世界各国海军一样中国海军也一直在努力进行水面舰艇反鱼雷作战研究。反鱼雷作战中火箭深弹武器系统能够挥很大的作用。俄罗斯海军装备的火箭深弹系统弹药中就有反鱼雷弹种中国海军也在利用火箭深弹系统的火控和射装置研制新型反鱼雷弹种。这类反鱼雷弹药主要有诱饵和拦截弹。诱饵弹用于欺骗主被动自导鱼雷当然对尾流自导鱼雷没有作用。此刻只有使用直接的拦截弹来摧毁鱼雷。
在“江苏”号航母周遍的多艘中国海军护航舰艇上由舰载火控系统算出拦截线控制射装置在来袭鱼雷预测弹道前方打出弹着使落点严密封锁鱼雷弹道。每一个弹体内有飘浮空腔弹药着水后助推火箭脱落弹体飘浮或悬浮水中。拦截弹采用的非接触感应引信解锁启动一旦鱼雷接近到一定距离则起爆依靠巨大的群爆爆轰水压压碎雷体或摧毁雷头传感器。
同时中国海军的多枚“鱼-9”型反潜鱼雷也同时被射入水显然除了对抗潜艇之外反制敌方鱼雷也其的主要战术目标之一。反鱼雷的主要原理还是在于撞击/近处引爆弹头当然直接撞击引爆效果最好弹头中的颇片动能就可以杀伤来袭鱼雷如果近处引爆弹头靠破片以及海水压力也可以让来袭鱼雷失去效能。
在多方拦截的情况之下2枚俄制65型重型反舰鱼雷被击毁在水下但是剩下的两枚却依旧向“江苏”号航母的方向扑去。(全本小说网 <a href="http://www.QUanbEn-xIAoShUo.com" target="_blank">www.QUanbEn-xIAoShUo.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