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后一架飞抵达卡的国际航班了吧!”站在印度海军目前唯一的中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尼赫鲁”号庞大的岛型舰桥之上原印度海军远东舰队司令塔布拉斯中将注视着战舰所安装的相控阵雷达阵面天线上所传来的那个清晰的亮点焦急的等待着它缓慢的飞出孟加拉的领空那是一个小时之间刚刚从阿联酋都迪拜飞往达卡撤侨的法国航空国际的a-34o型空中客车班机。<a href="http://www.QuAnBen-XIaoShuo.com/" target="_blank">小说阅读网</a>
“这帮欧洲殖民主义者来的时候迅如闪电走的时候却拖泥带水。”塔布拉斯中将低声咒骂着因为这架航班的关系印度海军航空兵原定出击的时间已经延误了2个多小时了。195米长的飞行甲板上2架印度海军的米格-29k型舰载战斗机也在焦急的等待着按照原定的计划他们应该第一时间飞抵达卡的上空轰炸包括达卡附近军用机场在内的诸多重要目标。
在孟加拉由于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都十分低廉一个工程师的工资才每月8o美元大大减少了投资和运营成本。加上孟加拉和欧洲各国之间良好的外交关系欧洲各国不仅给予孟加拉产品实行零关税进入欧洲市场欧洲企业更是对在孟加拉投资设厂富有极大的热情。不仅占孟加拉出口总额7o%、gdp约4o%的纺织业欧洲企业与中国服装企业各占半壁江山。在孟加拉新兴的电信、能源、工程三大部门之中欧洲公司展得很顺利投资也正在为他们带来丰厚的回报。
所以经管印度和孟加拉之间的双边关系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是表现的空前恶劣军事冲突一触即。但是主要集中在孟加拉都达卡附近的欧洲企业仍一直无视印度外交部门的警告迟迟不愿撤离因为在他们看来经管印度与孟加拉之间有着绵长的边境线但是在印度军队真的兵临达卡城下之前他们仍有时间从孟加拉转移走最后的一笔财富。所以直到印度海、空击溃了中国海军的“江苏”号航母战斗群印度6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泛海进入恒河之后欧洲各国才第一时间意识到达卡已经不再安全。
不过凭借着欧洲政府的外交影响力印度军队仍要投鼠忌器。不得不让出通道让欧洲各国派出专机紧急撤走仍滞留在达卡的侨民。当然这只限于法国航空一个航班而已这个航班主要接走的是在战争之中脆弱的妇孺更多的欧洲商人将在达卡寻找自己所在国的外交使馆的庇护。当然此刻塔布拉斯中将并不知道印度军方的这种形式化的有限大度将为此后的印度6军的军事行动带来决定性的逆转因为飞抵达卡之时这架班机之上所搭乘着的是一百多名视死如归的中国海军6战队队员。
不过此刻这支特遣分队依旧滞留在孟加拉国都达卡的齐亚国际机场之上。在孟加拉政府单独为特遣分队安排的休息室内东南纳拉扬甘杰市方向不断传来的枪炮正逐渐清晰机场的广播里不断用孟加拉语报道着战争的最近进展。在随行广州军区两个中校的翻译之下特遣分队得知印度6军的前锋部队已经基本控制了纳拉扬甘杰市的大部分战略要点此刻孟加拉准军事部队和民兵正在为了夺回这座重要的卫星城而起新的攻势。
虽然可以想见这些缺乏重型装备的准军事部队在艰苦的攻坚战中将承受何等巨大的伤亡。但是从纳拉扬甘杰市到达卡只有12公里的距离一旦印度6军完全控制了这一前进基地那么达卡根本无险可守。而更令人沮丧的是担任着都卫戍任务的孟加拉6军第1步兵师至今仍没有出动迹象。而达卡连接孟加拉东南部的主要交通枢纽—达卡市东南部布里甘加河之上的布里刚戈桥也已经陷入了印度特种部队之手从孟加拉东南驰援的孟加拉6军将无法顺利及时抵达战场如果他们还想来的话。
“我们必须迅的赶往达卡市中心!”望着纷乱的窗外负责整次行动的冷紫翎上校备感无助。可是战士们虽然无所畏惧但是他们仍缺乏武器。此刻机场的候机大厅之上挤满了焦急的旅客他们大多是来自伊朗、埃及、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投资商与幸运的欧洲人相比他们的国家显然没有能力将他们迅带离这座即将沦陷的城市他们只能望着写满了取消的航班指示牌期盼着奇迹的出现。
“就这些了!”捧着一堆半哄半骗从机场的孟加拉军警手中“借”来的警用武器康伟中尉一脸惭愧的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看着放在休息室桌子之上不足二十件的武器—只有三子弹的左轮手枪、锈迹斑斑的单霰弹枪、警棍。冷紫翎上校无奈的苦笑着说道:“大家先简单的武装一下我们到了市区再想办法吧!”
但就在众人拿着这些粗糙的武器无悔的走出休息室时三辆没有任何标记的军用重型卡车突然一路闯过检查哨直冲到候机大厅的门前。正当大家无比错愕的望着眼前突然出现的车辆之时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武官—金振印大校满是汗水的脸。“大家快上车武器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众多战友金振印大校微笑的向大家挥手说道。
登上面前的卡车先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五花八门的各型轻武器。其中大多数即便对于一直与枪械打交道的中国海军6战队士兵来说也是无比陌生的。“俄罗斯6军的新型突击步枪—an-94!”一直以来对俄制武器颇有好感的康伟中尉摆弄着自己眼前那支外型与一代名枪ak—74型小口径突击步枪有几份相似的新型突击步枪反复端详了好久之后突然兴奋的大叫起来。
前苏联时代的终极名将ak—74型小口径突击步枪问世以后不久便迅被下给了当时驻守在战火第一线的阿富汗战场上的苏联6军部队。历次战火的考验士兵们普遍反映ak—74型小口径突击步枪杀伤力的确惊人但是这种新型步枪的精度却总不能令人满意。于是前苏联国防部不得不计划重新研制一种全新的突击步枪。但是这种新型步枪还未来得及投产庞大的红色帝国便轰然崩塌。1994年这种名为尼科诺夫“阿巴甘”全自动步枪才以an—94这一新名称作为制式突击步枪注册。一经问世这种新型步枪便受到了俄罗斯军方高层和普通士兵的一致好评。在1999年8月生的车臣战争中第一次使用an-94型突击步枪的俄罗斯海军6战队的士兵们都认为这种新型武器性能优异而且耐用可靠。不过虽然早在1996年时俄罗斯国防部就宣布俄6军和海军6战队开始装备an—94型突击步枪。然而由于经费限制至今只有少数部队装备了它。至于在孟加拉金振印大校是如何搞到这数十支an—94型突击步枪的或许永远只能用传奇来形容了。
“真是千钧一!差点就没赶上!”坐在宽大的卡车驾驶室内金振印大校一边从自己的手边取出一个黑色的金属盒子交给坐在自己身边的冷紫翎上校一边擦着满头的大汗笑着说道。“俄罗斯特种部队的pp2ooo型军用冲锋枪!”打开盒子见多识广的冷紫翎一眼便认出了盒子里崭新的两只轻型冲锋枪。二战后前苏联在轻武器装备调整方面花费了巨大精力其中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开创了ak突击步枪(ak47、akm和ak74)时代。当时苏联军事学家曾断言:从战术用途上讲突击步枪能够取代冲锋枪。继续保留冲锋枪没有任何价值只会使装备体系更复杂为供给和维修等保障工作带来更多不便。这一观点的直接结果就是冲锋枪被完全挤出了苏联军队装备体系。
但是苏联解体后随着大战记忆的远离和中低冲突的不断生步兵作战模式生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城市作战的逐渐升温和国内防不胜防的恐怖事件接连生使俄罗斯军队和安全部门越来越迫切地感觉到:急需一种结构紧凑、火力密集、射击杀伤效果较高的轻武器以便在复杂的城市环境内执行清扫战场、解救人质和消灭恐怖分子等作战任务时满足较近距离、短时间交战中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