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美丽的次大6母亲河。<a href="http://www.QuAnBen-XIaoShuo.com/book5/0/1/" target="_blank">全本穿越小说</a>我曾出生在您的源头用一生的时间见证过您的奔流不息。但是我从未想过真的能有机会亲眼在这里看着您溶入更为辽阔的大海。”站在一艘3ooo吨级远洋拖网渔船的甲板上印度6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的师长乔杜里准将颇有些嘘唏的望着在朝阳之下逐渐清晰的恒河入海口畔茂密的红树林不禁由衷的感叹道。
恒河是南亚最大的河流它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冈戈里冰川并滚滚东流横贯印度中部平原沿途汇聚了朱木拿河等十余条支流在孟加拉国境内又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流注入孟加拉湾全长27oo千米流域面积达1o6万平方千米。真是这条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传承千年的历史。
由于主要流域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所以降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全年8o%的降水集中于雨季因而恒河河水流量变化较大。所以尽管恒河平均水流量在亚洲仅次于长江位居第二位但它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可相差5o多倍而对利用恒河水灌溉和航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过恒河的河水依旧哺育着两岸的土地给沿岸人民以舟辑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至今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两国的精粹所在。
出生于恒河上游的历史名城—阿拉哈巴德的乔杜里准将曾无数次的目睹过由喜马拉雅山间奔腾而下的恒河河水与著名支流朱木拿河结伴并排而行最终会聚一堂的壮丽景色。从海拔7ooo多米的雪域高原流淌而下的恒河进入了平原之后已是沙多水浊而朱木拿河水深且清褐色的恒河水与青色的朱木拿河水形成一条十分明显的水线逐渐交融混合接着气势磅礴地流向印度宗教圣地瓦拉纳西。
在年轻时乔杜里准将也曾不只一次的到过恒河岸边最大的圣城—瓦拉纳西那里每天早上四五点钟伴随着微弱的晨光成群的男女老少便已经在的大街小巷中涌动他们中有当地居民有千里迢迢赶来的印度教教徙也有为了一饱眼福的异乡游人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地—恒河之岸。虽然印度教徒相信恒河的河水可以漾荡身心但是在童年时代乔杜里准将便不相信这些古老的传统因为在这条绵延向前的大河里不仅有祈祷的教徒也有洗浴的水牛、祭祀的香火河畔还有隆重的焚尸场甚至没有被烧成灰的尸体被抛入河中各种污物在河水中时隐时现。
“终有一天我将去恒河的尽头看一看!”命运有些时候总是那么的顽皮谁又能预料当初乔杜里准将童年时的天真的梦想竟会在他已经垂老的岁月里变成现实。不过此刻他并不是一个孤独的朝圣者而是统帅万余精兵的军团之长。此刻以印度6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为主力编组的印度6军第一达卡攻击集群正借助了数百艘各种民用船只从孟加拉湾逆流而上向达卡的方向前进着。
凭心而论从军事的角度老成持重的乔杜里准将并不认可这一个充满着冒险和投机意味的军事行动要知道数万大军的通过这样一条单一的路线向目标行向本身就是一种危险。何况将擅长地面战的装甲部队和步兵塞进缺乏防护的民用渔船和货轮更加剧了行动的危险线。一旦突袭行动为孟加拉军队现那么只要在河流两岸构筑起一道阻击阵地便足以将他和他的部队送去见恒河之神。但是显然在加尔各答指挥中心内的乔京德尔和负责情报工作的马利克少将并不这么看待这个问题。
“印度的军队将在一昼夜之间控制整个达卡明天早上您就将作为孟加拉政府的新元出现在达卡的总统府门前宣布一个时代的降临。”在孟加拉南部、扼守着恒河入海口的重要港口城市—巴里萨尔在初升的朝阳之下负责着孟加拉南部防御的孟加拉6军第17步兵师最高指挥官—蒂卡.汗少将正兴致勃勃的聆听着来自印度的朋友为他描绘明天这个时候将会生的一切美好。而这位巧舌如簧的访客正是原本应该待在加尔各答的印度军队情报新贵—年轻的马利克少将。
巴里萨尔又名“贝克甘杰”。是孟加拉国南部的主要城市。位于基尔坦科拉河西岸库尔纳东南。孟加拉国五大内河港之一。阵前策反驻守在这里的孟加拉6军第17步兵师是印度军队突袭达卡最初、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如果孟加拉6军第17步兵师克尽职守全力警戒和防御恒河入海口的话那么印度6军的突袭必然将转变成一场伤亡惨重的仰攻虽然在目前的海、空力量对比之上印度6军最终突破巴里萨尔一线的防御并没有太多的悬念。但是整次行动的战略意图却必然会彻底暴露印度军队更将彻底失去这次奇袭的突然性一座没有防备的城市和严阵以待的都对于攻击方来说将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好在这一切并不困难扼守着达卡南部门户的孟加拉6军第17步兵师师长蒂卡.汗少将长久以来对孟加拉政府的不满给了马利克少将种植不满和背叛最好的土壤。第三印巴战争结束之后在孟加拉独立运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民族解放军”被整编为这个国家的正规军但是经过一系列的筛选之后他们兵力仅为不足2万人不足以保卫这个年轻的国家。此后2万余名在巴基斯坦军中受训的孟加拉籍官兵从巴基斯坦被遣返回孟加拉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选择继续挥自己的所长加入了孟加拉**队。应该他们的到来不仅使孟加拉**队实力大增更为这个国家国防的现代化和正规化进程起到了难以磨灭的作用。但是在原“民族解放军”势力的排挤之下他们的境遇却并不尽如人意在长期的勾心斗角之中这些曾经效忠于巴基斯坦政府的军人不是被迫离开了军队就是长期饱受压制。
蒂卡.汗少将可以说其中少数的幸运儿多年含辛茹苦的忍耐让他最终成为了孟加拉6军之中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但是这一切的背后隐藏了多少屈辱和愤怒或许只有蒂卡.汗少将自己知道。而更为可怕的是常年累月的不公正待遇已经磨灭了这位曾经怀有高尚情操的军人所有的锐气和忠贞。面对印度军队强大的军事压力蒂卡.汗少将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将来。
在蒂卡.汗少将看来大量来自中国直接的军事援助是弱小的孟加拉能够抵御强大印度的唯一可能。但是从达卡传来的讯息却无比清晰的表明在短期之内中国无力向孟加拉提供实质性的军事援助数十人的军事代表团已经构成了中国能对孟加拉提供帮助的全部。空前的失落令蒂卡.汗少将不得不为自己找寻退路而来自加尔各答的马利克少将便成为了打开他倒向印度的大门。虽然印度军方开出的价码不失诱人但是在昨夜之前实际上蒂卡.汗少将仍在犹豫和观望之中。可当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最终被印度海空军联手击溃的消息传来之时他的心防最终崩溃了。
作为孟加拉6军的高级将领蒂卡.汗少将比大多数孟加拉人更清楚自己国家的国防现状只要印度军队愿意毁灭这个弱小国家并不是什么难事。中国“江苏”号航母战斗群的存在曾是孟加拉南部最有效的防御力量正是借助他的威慑力量印度海军和空军才无法在孟加拉湾内肆意妄为但是现在一切都已经生了颠覆。中国人的海军已经开始撤离孟加拉湾了取而代之的将印度人的海空力量。虽然达卡方面已经下达了加强南部海域防御力量的命令但是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之下还奢望能够守住恒河入海口显然并不现实。与其玉石俱焚不如卖身投靠这或许就是蒂卡.汗少将此刻最真实的心态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