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很明确。
西伯利亚的优势在于未来,很可能发生在一个世纪以后,且以后还有机会。而中美关系带来的利益,近在眼前,是至关重要,无可替代,千载难逢的。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保持中美间的良好关系。如果需要的话,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甚至可以暂时放弃西伯利亚,也绝对不能恶化中美关系。
“……
哎,太过如意的算盘,果然是打不响的。
不过,中国应该还有机会。
高尔察克不同意割地的话,肯定就会一败涂地,而且会失败的很快。这样一来,联军也不会在此空耗军费开支,一定会迅速撤军的。嗯,这可能要三四个月,时间打宽点儿,算半年好了。也就是说,是夏天到秋天这段时间——时间应该足够了。如果国防军准备充分,集中数十万大军,应该能够在入冬前,结束攻势。不知会打到哪里?打到哪里算哪里,自然,中国故地是一定好收回的。那么,胜利就可以预期了。无论如何,在西伯利亚的寒冷冬季里,是不可能有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更不要说物资窘迫,饭都要吃不饱的苏俄了。
这样的话,就可以把战争拖到明年。那时候,俄罗斯大旱,数千万人濒临饿死。中国战胜贪婪的‘北极熊’,取得辉煌的胜利,也就是势在必然,胜券在握了。
不过,把一切寄托在俄罗斯的大旱上,有点天真了。要命令国防军深入西伯利亚,彻底破坏尽可能多的铁路,应该就可以决定结果了。哦,这么说,还要进行铁路破坏试验了——枕木烧毁,铁轨焚烧后用冰雪速冻,应该就报废了。路基怎么办?好像很难处理,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吧!
……”
我知道俄罗斯大饥荒,还是因为一件趣事。
列宁的卫队长叫什么来的?这家伙挺有意思,‘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下乡抢粮,还说得这么铿镪有力——如果把执行人从苏维埃换成日本鬼子,这种征集粮食的行为,就可以直接叫‘扫荡’了。
不过,趣事不是说他。
俄罗斯大饥荒时,列宁为了向西方要援助,找来了高尔基,让他组织一个非官方团体——“全俄拯救饥饿委员会”,向西方求援……高尔基等人胜利的完成了任务,取得美国的援助,挽救了上千万俄国人的生命。却在“全俄拯救饥饿委员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被契卡一网打尽,又送回了监狱里。
真是个让人笑不出来的大笑话,幽默是够黑的。
“……
不过,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可是花钱如流水的。没有美国的资金支持,可够呛。听阿庭说,美国想插手西伯利亚大铁路。这倒是个不错的消息,可以用来与美国做交易。只要有利益可谈,总有办法达成一致的。
……”
出乎我意料,董氏(美国)竟然混的那么好。在美国,已经成为著名的大财团之一。不过,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可意外的。中国在欧战中的总收益,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字出来,然,几十亿美元还是有的。而董氏承揽了中国的大部分贸易,及运输业务,又在欧洲趁火打劫。获利之巨,恐怕不亚于中国,自然也就混的风生水起了。
“……
难怪,芮恩施越来越客气,中美关系还真是密切啊!
与美国关系过好,也会有点儿问题。不行的话,让日本也在西伯利亚大铁路占上一份,郁闷,库页岛便宜日本,也就罢了。现在,还要让日本白占便宜,这可不行,我得想想办法,得从日本身上,获得点什么。
……”
目前,中日关系稳中有升。
公开条约,基本都执行了。租界收回了,满铁赎买了,日军撤走了,关税落实了……
欧战结束没有多久,洋鬼子的商品,又杀了回来。不过,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了。中国的关税,直接从5%,一鼓作气提高到平均50%的地步。除了美国、日本的关税减半,销量不减,其它国家的商品,可就很难与中国的同类产品竞争了。毕竟质量差不多的时候,价格就很重要了。
秘密条约,执行就差多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军队限制和裁军问题。中国海军的战列舰不过七八万吨,不存在裁军问题。而日本则需要裁减陆军,执行就困难重重了。日陆军坚持抵制之一条款,声称密约出卖了“大日本皇军”的利益。连田中义一都受到了人身威胁,别说其他负责签署条约的人了。日本陆军出身的元老山朋,也很难压制这股风采潮。于是,裁军计划不断制定,却始终停留在纸上。
直到我宣布了五年的造舰计划,宣称要以每年一艘战列舰艇的速度,增加中国海军的战力。并在1919年中,开始建造一艘大洋级战列舰。面对日本方面的抗议,我告诉日置益。我对日方的拒绝履约行为,极为不满。中国并没有违反约定,无论是朝鲜问题、合资公司问题,还是海军问题,中方都严格遵守约定。但日方的执行情况,我们都知道。无论是裁军问题,还是西伯利亚驻军问题,日本都严重违反了约定。
日置益无话可说,只好一再道歉,声明日本不是不执行,并强调裁减陆军的困难。我也表示了理解,但开始建造的军舰,是不能停工的。如果日方履行诺言,那中方也会履行诺言。到时候,中方可以废除一艘旧战列舰,仍不会违反约定。但是如果日方不能信守诺言,那么,中方也只能够表示遗憾了。
此后,日本的裁军才正式有所进展。制定了一个,为期一年半的裁军计划,并裁减了一个师团。同时,开始从西伯利亚撤军。
我在太湖石上坐了没多久,秘书黄侗就一溜儿小跑着过来了。原来,高尔察克要求离开,想回国。黄侗请示我,如何处理。
我想了好一会儿,才决定放高尔察克回国。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来,高尔察克与美国的关系,不清不楚,我没有详细资料。而高尔察克被国防军带走,有很多人知道的。我不想冒险。二来俄罗斯临时政府的局势,坏到无可挽回的地步,高尔察克回国,也不会改变结果。高尔察克作为学者和战士,都很成功,却是个拙劣的政治家。我不必冒险。
至于中国图谋西伯利亚,这不算什么新闻。而且没有高尔察克的配合,我也只能恢复中国的故地而已。这个行动,是毋须保密的。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