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耐着性子批了几份文件,都是些琐碎的事情,让心情不是很好的我,更增添了一丝烦躁。又打开份文件,没看两眼,就被我顺手扔在桌子上。
“什么时候,某人买了个矿,也要报到我这里来了?”
闭上眼睛,我告诉自己,“生活多么美好,空气多么新鲜……”
连做了几次深呼吸,让我的心情平伏下来。想想,不由得笑了,我董正朝什么时候,这么经不起打击了。真是顺风的日子,过惯了。
其实,我也知道,想掩有西伯利亚,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做了多种准备。只是辛辛苦苦预备了许多说辞,无数的后续方案,却被高尔察克想都不想,就拒绝了。真是让我不甘心。
就这样,也想搞政治?
真TMD愚蠢!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只要他砍价,就有说服的余地,想不到,TNND居然碰到不讲价的!
不过,高尔察克若是有点儿政治头脑,也不至于落到今日的地步。
高尔察克领导的俄罗斯临时政府,是个无纲领、无政策的混乱政权。他既否定了帝制,又没有提出一个为多数人所认可体制。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使用强力手段,重新建立俄罗斯的秩序。也就是说,俄罗斯人在此,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也得不到眼前的安定。于是,高尔察克便为俄国人所抛弃。一旦失败,就一败涂地了。
我虽然为此做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和改良政策。却考虑不周,没有得到高尔察克性格的第一手材料,结果都做了无用功。
……
我重新打开那份文件,才知道,事出有因。
这还要从中日密约说起。密约规定:中方以两亿元的价格赎买回满铁及相关权益。
“无论中国方面,能否从沙俄手中收回东北。日本在日俄战中,对中国有利之处,中方还是铭记在心的。尽管日方在保管满铁时,已经从中获取了丰厚利益,完全弥补了日方的付出外,还有高昂的利润。但是,中方仍然对此表示感激。为了中日架的传统友谊,中方愿意以两亿元——这个价格是双方财会人员反复核算出来的,赎买回满铁。同时,中方同意日方将不超过这一数额的资金,不包括由此产生的收益,以参股的形势,从事某些行业。”——蒋百里如是说。
1919年初,中日秘密合资成立了亚兴投资公司,总资本额四亿元,中、日各占百分之五十。期限为二十年,过期后,股份全部归中方所有。在此其间,一切按照商业惯例正常经营。获得的收益,每年至少须以固定比例,投资到设备更新换代上……其余部分按比例分红。详细的规定很多,就不细表了。总而言之,这是一份精心策划的,基本公平合理的商业合同。
亚兴投资公司的第一笔投资,是在当年夏天的一次公开拍卖上。那是一次大型矿藏的拍卖会。拍卖的物品为鞍山铁矿和本溪煤矿、包头煤铁矿、攀枝花煤铁矿等几个大型的煤铁矿藏。亚兴投资公司以7050万元的价格,力压全场,买下了鞍山和本溪的几座矿山,并迅速开始建设一个年产量为两百万吨钢铁的煤铁联合体。相对而言,这个价格要高出不少。同样储量丰富的包头煤铁矿,及攀枝花煤铁矿,前者5800万,后者4350万。不过,日方也是没的选择,那几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太差,而日本是有投资年限限制的,算来算去,高价也是鞍本合适。
不过,文件与日本人倒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对另一股神秘的资金来源,所作的调查。攀枝花煤铁矿是董氏买下的,大同煤矿是牟氏买下的,问题在于周学熙购买的包头煤铁矿。有消息说,包头矿是周学熙与金某人合伙购买的,预备兴建一个百万吨级的钢铁公司。而金某人来历不明,资金来源也不明,却占了大头。
所以,当监视日本人的统计局工作人员,知道此事后,立刻向上报告了此事。统计局下了很大力量,清查金某人,及其资金来源。仔细一查,发现此事,统计局也做不了主。现在报上来的,就是调查结果。“据查实,金某人原姓爱新觉罗……”
我考虑了下,批复道,“重点监控”。
就在我准备继续批公文时,有人敲门,却是秘书黄侗回来了。
“人送走了?”
黄侗摇摇头,“不是。高尔察克先生,想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