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第110章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再说,希特勒与英国、法国的分歧,不涉及各国根本利益。

“要为德国人寻求生存的空间,要以欧洲东部国家为代价,将领土扩展到乌拉尔山脉”——各国乐观其成,都会很高兴地为德国提供贷款,以及物资。可以预计,一场长期的战争,会让德国负债累累,极大的削弱德国和苏联。并且带来庞大的商品需求,从而为振兴各国的经济作出突出贡献。

“获得军队和政权”——既然做了初一,就不怕他做十五。不武装德国的话,怎么同苏联战斗,反正不能选择战争,也就无法限制德国人武装自己,给他。

“与犹太人展开殊死斗争”——犹太人在欧洲名声极差,回想一下两个犹太家族23年把全德国人洗劫一空,可想而知,其名声差到何种程度。且犹太人向来受到歧视,又是个少数民族,谁也不会在意这,随他去。

加之,德国还存在着一个由实业家、陆军总参谋部和高级文官组成的“稳健派”,其代言人是德国经济部长兼帝国银行总裁沙赫特。他们似乎在寻找一种可以避免战争,就使德国摆脱经济困难的途径。

这也是符合英法美等国需要的,给各国以幻想的空间。

如果德国对苏联开战,自是上上策,再好不过了;如果德国没有选择战争,而摆脱了经济危机,也减少了对各国的威胁,强大的德国自然会成为英法的屏障。

到时候,苏联东有中国,西有德国;德国东有苏联,西有法国;中国西有苏联,东有日本;日本西有中国,东有美国。

怎么看,也是一件好事情。

老实说,这与我打的算盘差不多。都是打算让各国互相牵制,进而发生战争,好从中渔利。

当然,这也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不过条件所限,没有最好,也只能因陋就简,选择此好了。开战总是下下策,欧战已经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大家都不想成为下一个。

综合考虑种种现实问题,我们就可以理解,英、法两国没有强力干预希特勒扩充军备的行为了。

顺便说件趣闻。

在合并之前,希特勒约见了反对合并的奥地利总理库尔特冯舒施尼格。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的别墅会谈时,希特勒严厉地指责舒施尼格在奥—德边境设防。处于弱势地位,他的保护伞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又态度暧昧,舒施尼格在面临这种指责,是非常紧张的。

身为一个资深的烟客,舒施尼格不由得点了根烟。结果,希特勒一拳打在舒施尼格的嘴上,粗暴地命令他熄灭冒烟的烟头,说:“还从来没有人敢在我面前抽烟。”

如此蛮横的希特勒,当然不会对英法的让步感到满足,让步更助长了他的野心。随之而来,希特勒的注意力转到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那里居住着300万讲德语的居民。在去年,希特勒就曾经宣称,要把那里与德国合并。

有这样的背景,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爱德华贝内斯自然不会答应当地纳粹党成立自治政府的要求。柏林的反应十分迅速:希特勒召集军队,并指示军队准备“摧毁捷克斯洛伐克”。9月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拒绝给予苏台德自治权,将遭到军事占领。

事实上,英国和法国既然决定放纵德国扩军,就已经对此有所准备。英国不但没有阻止希特勒,还秘密动员捷克政府接受苏台德独立的要求。法国因与捷克有协约关系,别无选择,只能下令于当月进行全民总动员。

战争似乎一触即发,全世界都紧张地关注着欧洲。

然,形势急转直下。法国眼看着夙敌崛起,鲸吞蚕食,不是没有警惕的。但形势逼人,德国已拥军百万,这时候要是与德国开战,那就真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英法两国已经骑在老虎背上,再想下来可就难了。现在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于是,在接下来的慕尼黑会议中,四国首脑一商量,就把苏台德地区划给了德国。而作为交换,希特勒承诺不会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没有参加这次会议,被劝说接受德国的要求,还被迫弃沿德国边境地区的防御工事,甚至签订了“英德友好宣言”。

全世界人民都为此而欢呼雀跃,一切都结束了,张伯伦和墨索里尼拯救了和平。

希特勒要求的这些地方,都是德裔人为主的地方,当地人也愿意与德国合并。希特勒抵达当地的时候,都受到了热烈欢迎,成千上万的民众献上了鲜花,来迎接自己的军队。不论是各国舆论,还是当地民众,都以为,希特勒的要求是正当的,是理所当然的,是民族自决。

我在当时的感觉,以及国内的舆论都认为,这与我们要求收回台湾的想法差不多。在国内,还引发了一场关于台湾问题的大讨论。很多民众自发的举行了小规模游行,并在日本使馆门前静坐示威,要求把台湾还回中国。不过,这都是民间的行为,导致了多起打架斗殴。中日之间有默契在心,并没有正式的提出要求。但在私下里,我也婉转地提醒日本方面,台湾问题迟早需要解决的。

至于苏联,鉴于希特勒已向西方让步这一事实,斯大林明白英国和法国对于希特勒在东部的目标并不存有敌意,因此开始考虑签订一个德苏协议。

说白了,德国就是杆枪,英法意图以自打击苏联;苏联明白两国的企图,竭力避免与德国交战;希特勒也知道这一点,便与苏联签署了一个互不侵犯条约,准备一个一个解决。所以,二战不是由于愚蠢才发生的,恰恰相反,这些领导人里没有一个是善碴。

若说愚蠢的,不是没有,波兰就是比较白痴。

是个人都清楚,捷克倒下了,下一个就会是波兰。波兰人却带头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它出兵占领了特斯申地区。我知道此事后,只有一个评价——“利欲熏心,鬼迷心窍”。

天赐良机,希特勒迅速在斯洛伐克和拉瑟尼亚成立了傀儡政府,把它们从捷克分离出去。接下来,匈牙利提出领土要求,并得到满足。

至39年4月为止,德国又占领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捷克斯洛伐克被瓜分殆尽,正式宣告灭亡。

不过,这也在国际上引起轰动,德国后来的占领可没有任何理由,是**裸地侵略行径。

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对此提出了严重警告,宣称波兰是不可侵犯的。

但是,德国已经兵强马壮,希特勒野心勃勃。常言说得好,箭在弦上不的不发,岂能为区区口头警告而收手。

<!--PAGE 5-->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