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第117章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6月3日,知道德国已经察觉到撤退行动,英国干脆号召沿海的居民都参加到撤退行动中。许多有船的英国人,就驾驶自己的船,加入到行动中来,这大大增加了撤退的速度。

海军部地图室主任皮姆海军上校和他的两三个同事在四天时间里驾着一艘荷兰小船运回800多人。要知道,号召发出以后,参与撤退的船只多达2000多艘。

到6月10日德军攻克敦刻尔克为止,这些船只把34万英军士兵和法军士兵运到了英国。虽然因条件所限,这些人抛弃了所有重武器和军需物资,只随身携带了步枪等轻武器。但是,训练有素的战士,才是最宝贵的。这些训练有素,经历过战争的士兵,在此后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丘吉尔在英国国会下院,宣布了敦刻尔克撤退取得成功,他发表了那篇流传甚广的著名战斗宣言: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演讲是很精彩,丘吉尔的信心十足。但他面临的处境,比想象中的更为艰难,在德国大通了中德航线以后,德国的物资补给,就不存在问题了。简单地说,丘吉尔面对的是一个全无后顾之忧,全力以赴战斗,前所未有的德国,他的战斗力超过了任何时候。

我对英国首相的演说,深感钦佩,却没有放在心上。英国的没落,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谁也无法挽回,就算有美国的支持,也是一样的。我更关心的是,中国国防军的扩军备战。在一场席卷全世界的战争中,想要独善其身,也是需要有强大武力支持的。

德国对西欧的进攻,虽说有着小小的不足,没能取得全胜。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德国的胜利。这一战,德国缴获了2500门大炮,1万1千挺机枪,俘虏了125万人,其中有50万名法国人,45万名比利时人,25万名荷兰人,5万名英国人。

战地记者黄远生发回的照片上,尸体、卡车和各种武器的残骸遍布敦刻尔克海滩。

6月19日,德军进占巴黎;23日,德军占领法国西北端的布雷斯特,并在第二天攻占莱昂斯。至此,法国丧失了几乎全部武装。

6月27日,德法两国在贡比涅签订了停战协定。签订协议的地点,被胜利者选在了欧战中德国签字投降的同一辆铁路客车上。希特勒亲自出席了签字仪式。

停战协定中,德国保持了克制,只夺回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吞并了卢森堡。法国则被分成两部分,北部由德国占领,南部保持独立,但需要成为德国的合作伙伴。

消息传回德国以后,德国人民举国狂欢,这一刻,希特勒在德国的威信达到了顶峰。

法国的投降,对于丘吉尔是意料之中的。为了避免法国舰队落入德国手中,他命令“占领所有法国战舰”。7月7日,英国皇家海军进攻了停泊在阿尔及利亚奥兰港的一支重要的法国海军舰队,杀死1300人。

意大利眼看德军势如破竹,便在6月17日对法国和英国宣战。众所周知,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在多数时候,意大利军队只是起到了拉德军后腿的作用。

有消息说,丘吉尔是与墨索里尼长期以来一直保持友好关系,双方的通信联系始终不断,似乎有着某种秘密协定。当然,这也始终是个传言,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政治就是如此,成王败寇,其间的过程永远模糊不清。

这一段有许多历史资料,我尽量略写一点儿...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