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辉一行人的到来,把历史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由于铁血军的存在,使日本的侵华计划受到极大的影响。日本人在察哈尔,集宁,阳原与铁血军的战役中损失惨重,抗日同盟军和东北抗日联军在铁血军的帮助下空前强大,使他们暂时没有力气全面展开对长城一线的军事行动,历史上有名的长城抗战没有发生,或者说是没有像历史那样发生。
当铁血军控制山西之后,日军对绥远一线突然展开了军事行动,绥远的国民党军队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大有丢失绥远之势,而此时绥远的主席傅作义正在山海关一线与日军对峙无力西顾。在集宁的铁血军迅速出动,首先以飞行动力伞部队突袭了日军的前线指挥部,然后再配合国民党军队反攻失去指挥乱作一团的日军,一举解了绥远之难。绥远的国民党军队在战斗见铁血军的战力实在是惊人,之后在傅作义的授意下马上请了一些铁血军的军官做为军事顾问。正是因为这件事,使铁血军因为山西战役造成的与国民党北方部队微妙的对立关系基本上消除了。
由于有近乎完美的建设计划,根据地的发展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军队的装备也越来越充足,至少步枪和手榴弹是绝对够铁血军自己用的了。而且,铁血军中的步枪已经统一为7.62毫米口径,与八一式自动步枪可以通用弹**。这些新装备的半自动步枪还有三发连射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扩充的正规军的火力密度,又不会对后勤的弹**供应造成太大的压力,那些换下来的枪支不少都援助给了东北抗联,因为他们可以就地解决弹**。兵工厂还针对国民党军的弹**把以前的机床稍微改动一下,使生产出来的枪支可以使用他们的弹**。铁血军自己用的被命名为33—t型,给东北抗联的叫33—d型,给国民党军队造的叫33—g型,d型和g型没有三连射功能,不过和他们原来的枪支比起来就先进多了。由于给东北抗联的是自己淘汰下来的装备,就都是以援助的形式白送,顺便白送的还有不少缴获的迫击炮,掷弹筒和手榴弹……基本上除了重炮,把原来缴获的东西全给了抗联。由于抗联一度受到“左”的影响使自己的力量受了不小的损失,铁血军几乎是苦口婆心的劝他们改变一些斗争策略。随着斗争经验的增加,再加上铁血军提供的武器,抗日联军牵制了日军越来越多的力量。给国民党的武器可不是白送了,那是要付钱的,不过根据地的技术优势使自己的成本很低,价格不贵,枪支又很先进,国民党那边还是愿意出钱的,这对于根据地来说可算是一比意外之财了。
王刚去北平的时间是在山西战役之前,他以一个归国学者的身份进入了北平,在北平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年轻人在发送抗日的宣传材料,不时听到在巨大横幅下的青年激情的演讲。“打回老家去!”“支援(抗日)同盟军!”“参加抗联!”……口号一个接一个。王刚看到发到自己手上的传单赫然有着铁血军的大名,不由得一笑,在一个茶楼外面他听到了里面传出来的说书人的声音,说的竟然是铁血军暗杀日本军官的故事,不时传来笑声和叫好声,不过在王刚听来,杜撰的成分就太多了。
他叫了一辆人力车直奔北大而去。到了北大,按照自己考虑好的方案决定先去找胡适先生。这个时候北大是十分开放的,王刚以讨论学术的名义托人交给胡适一封信,在信中主要是讨论了科技史和文明的发展,然后就在附近找了一个旅馆住下,每天到北大问一问。到了第三天,王刚远远的就看见一位三十出头文质彬彬像书生一样的人站在门口张望,根据从书本中获得的关于胡适的资料,断定这位就是胡适先生,于是马上迎了上去。
“胡适先生么?我是王刚。”王刚伸出右手。
“噢,王刚,你好你好。”胡适马上伸手,两人握了握。
“胡适先生,不好意思打扰了。”
“千万别这么说,看了王先生的文章,真是……有的地方真令鄙人有醍醐灌顶之感觉。这是不知王先生要和胡某讨论些什么事呢?”
“胡先生客气了,我从海外回来,对中国现在的政局不甚了解,所以有些事情想向胡先生讨教。”
“政局?王先生一介学者也关心政治么?”胡适有些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