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不上关心,只是中国现在的政治真是让人看不透,有很多事情我根本不清楚。我想在国内做些事情,所以了解一下还是很必要的,还有就是想让胡先生帮我一个忙。”
“噢?请讲。”
“中国现在很乱,有很多不那么纯洁的东西。在我看来,学校是最纯洁的地方,所以,我想在北大做个教师。”王刚言简意赅的说明来意。
“噢!好呀,你不提我还要请你呢,王先生,咱们别在这说呀,道我那去,我还有几个问题要请教呢。”
“胡先生别客气,我应该好好谢谢你呢”
……
两人在胡适的房间谈论了大半天,王刚把谈论的重点主要放在了科技发展史上面,从先秦西汉一直谈到近代工业革命。越谈胡适越吃惊,到最后看王刚的眼神中竟然有了一丝的崇敬。在胡适看来,王刚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对于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也有独到的见解,而且有很多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竟然被王刚三言两语解释清楚了,把胡适乐得丝毫不顾读书人的面子竟然跳了起来。最令王刚意外的是,胡适竟然不顾斯文对王刚威胁:你不来北大我就住到你那去。弄得王刚哭笑不得,答应第二天就搬来北大。等王刚刚走,胡适马上去找校长,开始校长还有些犹豫,可胡适一句“他不来我就辞职”丢了过去,校长也没辙,只好先给王刚腾出一间宿舍。而胡适马上去找平时的学友讨论刚刚得到的观点,顺便增加一下王刚的影响力,在他心里已经不自觉地把王刚当成了良师益友般的人物了。
很快的,王刚便成为了一名北大的老师。在刚开始,他教授科学技术史这门课,因为在当时,北大有些文重理轻,理科也比较偏重地理生物一类,从历史入手比较易于让人接受,还能很快激发学生对于理工的兴趣,因为科技史是必须要了解一些科学技术的具体情况的。别看王刚平时说话尽量言简意赅,可是讲起课来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既具体又生动,大受学生的好评,听他的课的学生越来越多。半个多月过去了,王刚见学生对于理工已经大有兴趣了,于是决定开始开设相关的科技和工程技术的课程了。
——————————————————————————————
第二卷比较短,节数不多,沉溺于烽火连天的朋友可以到北平轻松一下,顺便还可以领略一下民国武林人士的风采。还有,本纯属虚构,那些武林人士大家可不要拿去和历史上的真人对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