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当上了。
可是队长不想当。第三天队伍行军的时候,下了雨,为了赶路,没休息,队长见当官的一个个都缩着脖子无精打采,便谎称解手躲到了一边,等他们连的人都走过去了,他提裤子钻进了高粱地。
队长把黄军装脱掉,枪也扔了,只有三个手榴弹没舍得扔,藏在了腰间防身。
队长出了高粱地,不知道往哪去好。不想干,在抓他。躲能躲得了吗?他思来想去,想出了个好主意,干脆参加解放军得了,到了部队上,还有谁顾得上在家里的事啊!
本来,队长已掉回头往家走了,有了这个主意手,就又掉过头追抓自己的那帮去了。他听连长说,他们去支援什么维县战斗。有战斗就能找到解放军。
队长紧赶慢赶,两天后,他到了有枪声的地方。后来,就遇上了的民兵不让走了,说前面正在打仗,不许过去。队长说,那号的俺就是想当兵,来找解放军的。几个民兵一核计,对他说,我看你别当兵了,抬担架吧。反正在哪都是干革命。队长就问,那号的抬担架给饭吃不?民兵哈哈大笑,说不但管,还管够呢!队长说那号的俺就抬担架!
队长从维县战斗开始,抬到孟良固战役,又随着大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后来过了江,到了南京。直到担架队解散了,队长才想起回家了。队长真还留了个心眼儿,临走前,找到领导给他出了个手续,证明他于占河哪天从哪开始抬担架,又参加了哪个战役,然后在哪离开担架队,写得一清二楚。
队长回到了村里,把手续交给了党支部。但是没找到他的晚妮。虽然和小二嫚儿的事时过境迁,但那事许多人还记着,特别是他们把晚妮失踪的事也记在了队长的头上。对待队长就带搭不理。特别是女人们,见了他就好像见了贼一样,躲得远远的。队长很失落。在村里呆了半年,就跑到关东山,在黄泥林务局当上了林业工人。
队长一干就是十来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他挣得又少,吃得又多,于是干不了啦,主动要求下放到现在的生产队当了农民。
队长来到队里的第二年,现的妻哑巴子的前夫打松籽从树上掉下摔死了,就有人摄合着两人成了夫妻。队长原来是不打算再次结婚的。队长知道他自己的毛病,他怕管不了自己。经过小二嫚的事,她知道女人和女人有时候是不一样的。好在妻子是哑巴,以后会省去许多麻烦。所以就和哑巴成了婚,而且还生了一男一女。
李根长听队长讲完了自己的经历,他一拍说:“那号的,说了归其,你抬担架,我打仗,咱们隔得还真不远,我们部队也是这么走下来的。占河啊,你还记得咱县大队多少人吧?对!加上大队长,六十八个。你知道最后剩下多人吗?”
队长抿了口酒,摇头说不知道。
“十五个!连大队长都牺牲了!你知道吗?那号的,那时候,咱大队长还羡慕过你呢!”
队长止住了咀嚼,惊疑地问:“哪号的我?羡慕我犯错误?”
李根长笑了,说那倒不是。他羡慕你,睡的那两个女子都是大美人儿!现在想起来,他们……唉!牺牲的那些同志们,包括大队长,都还没有结婚呢!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有留下了多少遗憾啊?
队长点头称是。接着又问李根长,听说过晚妮的消息没有?
李根长说,听说过一点,那天晚上,小二嫚救了她,一大早就起身追部队去了。解放济南的时候,有个乡好像在纵队医院见过晚妮。由于战斗频繁,他也没细问。
李根长又说,于占河,你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晚妮。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