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无疾根据兵法操练弓兵三年,军士已经对进攻阵型十分娴熟。前军进发到鹿谷谷口,匈奴骑兵从鹿谷内冲出来,前军立即放箭,然后梁无疾带领中军前行,与前军交替方位,中军射箭,将匈奴骑兵纷纷射杀,守住地形。
随后后军变为前军,侵掠敌方阵地。射箭之后,后军回撤,前军整顿好弓箭,再次突击。梁无疾带领中军,移动整个梁军。如此反复,匈奴骑兵发起的三批攻袭,都被梁军击溃。而梁军也前行了三里。
到了申时,梁无疾率领全军,进入到鹿谷内。
最困难的时候到了,因为这里再也没有地形可以利用,只能凭借士兵的勇猛,与匈奴骑兵搏杀。
梁无疾已经看到了鹿谷内的匈奴骑兵,约有三千人马。但其中有几百人马,刚才在冲锋中被梁军用弓箭射中,受伤的匈奴骑兵,现在混乱不堪。
梁无疾心中计算,估算出匈奴原本在鹿谷内也是五千骑兵,现在已经被梁军射杀了四成。而梁军损失不过百人。这一仗打到现在,梁无疾已经是占尽了上风。
梁无疾跃身上马,大声喊:“匈奴骑兵粗笨,不懂交战,将他们全部击溃!”
然后纵马奔驰,甩开身后的军士。
梁军将士看见统将只身深入敌阵,大受鼓舞,尽力跟随。
匈奴看见梁无疾孤身一人冲过来,也立即派遣骑兵逼向梁无疾。在距梁无疾身前几十步时,匈奴骑兵分成三股,两股包抄左右两翼,看来是要截断梁无疾与梁军大队的联系。
梁无疾身后的弓兵,立即纷纷射箭,把包抄两翼的匈奴骑兵射杀。而梁无疾已经与正面的匈奴骑兵交战。
梁无疾跳下马来,将马横卧。身后无数飞矢如同雨点一样纷纷落下,匈奴骑兵的最后一次冲锋,也被飞矢射退。当梁无疾站起来的时候,他的马,也跟匈奴兵马一样,身上插满羽箭,如同刺猬一般。
梁无疾弃马,徒步而行,梁军前军,跟在梁无疾身后六十步。这是梁军弓箭最精准的射程。
匈奴军,已经被这个少年将军的勇猛震慑,有十几个不甘失败的骑兵,从匈奴阵前冲出,梁无疾面对骑兵,踏步前行。而那十几个骑兵还没有拍马赶到梁无疾身前五十步,梁军中军的飞矢再次纷纷落下,这次,连一个骑兵都没有逃回去。
梁无疾踏着匈奴骑兵的尸体前进,看见鹿泉的溪流已经被鲜血染红。到了现在,梁无疾胸中热血贲张,在已经开始后撤的匈奴骑兵面前,抱有必胜的决心。
鹿谷之中,地面乱石嶙峋,不便马匹移动,现在梁军的前进速度,已超过了后退的匈奴骑兵。
梁无疾走到距离匈奴骑兵一百二十步的时候,将佩刀回鞘,把背在身后的铁弓抽出,拿在手上,又抽出一支长羽箭,弯弓拉弦,对准了匈奴骑兵中的军旗。
两军交战,双方的阵前中端,只有梁无疾一人挺立,气势已经完全压倒了匈奴军。
梁无疾在脑中想起,圣上在他九岁那年,教他射艺:“不要用眼睛去看,全身精力跟随羽箭飞向目标。百无一失。”
“可是羽箭会听我的吗?”
“会的,”圣上松开手中的弓弦,百步外的箭垛应声而中。
梁无疾最后看了一眼匈奴军的军旗,闭上双眼,手指轻轻松动。
梁军将士发出一片嘶吼,梁无疾睁眼,看见匈奴军的护旗兵已经中箭落马,军旗在空中飘浮一阵后,落在地上。
护旗兵喉咙中箭,被羽箭狠狠地钉在地面。
<!--PAGE 5-->
匈奴军纷纷下马,朝着梁无疾跪下。
梁军全胜。
梁无疾人生中第一场战役,比他想象的更加顺利。
鹿谷,梁无疾会记住这个地方。
在他的戎马一生中,他还将两次回到这里,这个让他扫**大漠的起点。
梁无疾知道,自己天生就是属于战争的。
圣上说过,他生下来就是为了战争。说这句话的时候,梁无疾才六岁,将太傅张胡九岁的儿子张冲揍翻在地上。
他们为了争夺一个玉璧而打斗。
而玉璧是圣上刚刚赐给梁无疾的礼物。
现在梁无疾知道了,圣上不愿意做一个皇帝,他更愿意做一个将军。梁无疾似乎想明白,圣上从小就宠爱自己,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圣上内心里也希望跟泰朝的历代皇帝一样,能够亲自率军征战四方。但是圣上这辈子做不到,只能把兵法传授给梁无疾,从小就培养他,等着他长大,等着他能够带兵征战沙场。只有梁无疾才能完全代替他,在帝国的敌人面前,威风八面。
在推翻泰朝之后。当时的国师张道陵带领文武百官,劝谏景高祖立下祖训:景朝历代皇帝,决不能亲征领兵。
一个起兵推翻泰朝的戎马皇帝,却在登极大宝之后,被告知嗣后的历代帝王要削夺军权。
在记载历史的史家看来,景高祖绝对不会答应,但是景高祖答应了。
至于为什么,一直是一个谜案。
当今圣上不应该做一个皇帝。梁无疾现在完全理解圣上的苦衷,圣上并不是一个昏聩无道,任用小人的昏君。他只是错生在了帝王家。他本应该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元帅,却因为无法违抗大景的祖训,最终变成了一个沉迷于修仙的皇帝。
梁无疾收拢了匈奴的降兵,有两千人,六百匹马,还有粮食和辎重。
梁无疾命军士将俘虏押回平阳关。
在清点降卒的时候,梁无疾兴奋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这些俘虏,大部分都不是匈奴人,他们高鼻深目,倒是与揭族和抵族类似。两千人里甚至有四百名是女人。这不是匈奴的精锐人马,而是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但是匈奴的尸足单于为什么要将这些自西域虏获来的俘虏,驻扎在鹿谷?
梁无疾似乎感觉到一双眼睛在天空中注视着他,盯着梁无疾和他的军队。而这双眼睛,就是尸足单于。
梁无疾在短暂的胜利喜悦之后,开始感受到巨大的危险。
梁无疾在鹿谷驻扎了一天,然后继续向北。三天后,走出沙海,进入到茫茫的草原。
三天里,梁军没有遇到一个匈奴骑兵,连牧民都消失无踪。
梁无疾看见自己的军士,骑着俘获来的马匹,在草原上策马奔腾,兴奋非常。他似乎看见骑在马匹上的军士,变成了一具具枯骨。
<!--PAGE 6-->
梁无疾第一次意识到,这些人,他们可能永远都回不了家了。包括他自己。
五千名士兵,有五千个家庭在等着他们回去。
梁无疾开始问自己,为什么在出兵之前,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那些史上无数的名将,是不是都跟他一样,在获胜之后,才去考虑这个残酷的问题。
决不能在临阵之前,纠结于如此想法。梁无疾告诉自己,那将是一个灾难。
老天似乎也知道梁无疾心中闪过的忧虑。天空飘过几片零碎的雪花。
在梁无疾孤军深入草原一个月后,暴雪袭来。
七月飞雪。
在弈芝山下的一个湖泊旁,梁无疾站立在湖畔的营帐边,看着四周。他的五千兵马被困在四尺深的雪中。此地距离平阳关一千四百里,而前方是无边无际的大漠。
五千军士早已经将刚出征的士气抛弃,在雪地里颓靡不堪。
鹅毛大雪在空中肆意飘扬。刚过申时,天空已经被雪暴遮掩,提前进入到黑夜。
已经有士兵冻伤了手指,作为弓兵,这意味他们将面临任人宰割的境地。
如果有匈奴军队在暗中注视着他们,现在就是袭击梁军的天赐良机。梁无疾只能暗自祈祷,在这种天气下,匈奴骑兵也不会发起攻击。
不,不能这样侥幸。
梁无疾似乎看见圣上在他十一岁的时候跟他说:
“作为一个领兵的将领,决不能忽视自己的第一判断,更不能心存侥幸。因为你的期盼,也是敌人的期盼。”
梁无疾向传令兵下令:
所有军士,今晚在营中列队,不可休息。
没有人违抗梁无疾的命令,可是每一张脸都显露出质疑的神色。梁无疾心里对他们说:在雪夜里等待的士兵,也强过在睡梦中死去。这句话他不能说出来。
将军的命令,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将军只需对胜败做出交代。
天渐渐地黑了,梁无疾无奈地发现,自己在害怕。
不过事实证明,梁无疾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他的直觉是对的。
一个好的将领,需要直觉,没有任何原因的直觉。
这句话,也是圣上说的。
圣上知道梁无疾有这种常人不具备的天赋。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