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的车国保虽然还是个孩子,但他已经跟师傅学两年中医了。师傅郑长龄是他的老姑父,教起他来就格外地尽心尽力。加之车国保聪慧机敏,有着良好的记忆力,只要是师傅指定他会背的东西,他都是背得滚瓜烂熟。学中医离不开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汤头歌诀中更少不了君臣辅佐。所以,师傅不但教他医术,也教他济世救人,忠君保国之道。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的晚上,皎洁月亮照得大地一片明亮。师傅领着他在村外一边散步,一边乘凉,并不时把一些行医的心得体会说给他听。
车国保一边聆听着师傅的教诲,一边抬头看天上的月亮,有一片乌云像是被人推住一样,遮住了明月。他并不认为这有多么地奇怪。夏天的夜晚,天空中这样的景象实在太多了。但师傅却一改他往日的温柔敦厚,厉声说,“妖孽,还不现身!”
就这一句话把车国保给吓住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师傅这么严厉过,这么厉害过。平常的师傅,不管见到谁,一般的村民也好,前来求他医病的病人也好,他都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先笑然后才说话。完全是一派长者风范,一个温良恭谦让的儒雅之士。而今晚,他怎么像变了一个人?
正在车国保左思右想的时候,突然一阵阴风刮过,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好冷的风啊!这哪里是夏夜啊!简直和冬天一样。紧接着,便是阴云四合,仿佛马上就会有一场雷雨降下。也不知道郑长龄从哪儿弄来的宝剑,他一手执剑,一手挽着车国保的手,怒叱一声:“妖孽,你来的好快呀!”
郑长龄说着便欺身而进,只见一团白光闪烁,也不知是剑气散发所致,也不知这是那妖魔的障眼法,此时,一个白头丝窝的老太太玩把戏一样的出现在他们面前。她竟然用手紧握住郑长龄的宝剑,那锋利的剑刃却割不破她的手,所以,没有流出一滴血来。
也没有看到郑长龄是怎么用的力,那柄剑却“轰”地一声爆炸开来。剑柄却仍然在他的手中。而那锋利的一段,却迸溅出无数的电光石火。那老太太只是摇了摇头,她那满头的白发竟如雪花惨雾般弥漫开。想找到她,恐怕不太容易。
郑长龄往前走了几步。这时,天上的明月复又露出它那金黄色的光芒,把整个大地照得彻亮。哪里有什么妖魔?哪里有什么白头丝窝的老太太?留下的只是一场残存的梦境。
车国保迷茫地对郑长龄说:“老姑父,我刚才咋会作了一个梦啊?我还从没有作过这的梦呢!”
郑长龄弯腰看了看车国保的脸,确定车国保没有受到特大的惊吓,他才说,“你给我说说,那是个什么样的梦啊?”
车国保说:“我和你一起在村边走,我们遇到一个白头丝窝的老太太,你痛斥她为妖孽,并且用长剑去刺她,剑却被她打断了,她也跑了!这是我亲眼看见的。”
“不错!”郑长龄说,“这只不过是一场邂逅相遇,我并没有找她的意图。等你再长几年,我会把一切都告诉你的。”
又过了三年,此时的车国保已经是一个十五岁的英俊少年了。但师傅从慎重考虑,还没有让他接诊,只是尽可能地教给他大量的理论,以夯实他的基础。想学一项本领,没有坚牢的基础怎么能行啊?
过了八月节没几天,这天,师傅把车国保叫到面前,在师傅面前的桌案上,放着一本书和一把剑。书是线装的古老的医书,剑是青铜宝剑。
郑长龄语重心长地对车国保说:“国保啊,你已经十五岁了,可以担当重任了。你要走什么样的路,由你自己选择。你若选医书,你就跟着我学医,作悬壸济世,治病救人的先生。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儒家和医生相通,作先生,不读书也不行。你若选这把剑,我就教给你斩鬼除妖的法术,让你成为一个驰骋在阴阳两界的枭雄。作一个斩鬼除妖的大法师。”
车国保抚摸抚摸古书,翻开那泛黄的纸页,嗅到的是一股油墨的书香。他太熟悉这本书了,他已经背会了里边很多的东西。就凭这本书的古色古香,他也特别地喜欢它。但他又抚摸抚摸那把青铜宝剑,想起来三年前和师傅一起在村边偶遇妖魔的事情,有了剑,就什么也不用怕了,真的能达到鬼神皆惊的程度。如果同时拥有书和剑,又会怎样呢?
毕竟车国保还是个孩子,他好奇地说,“老姑父,我若是这两样都选,中不中啊?”
郑长龄没有想到,小小年龄的车国保竟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原以为车国保也只能选择一样。是的啊,他也没有对他说只能选一样啊!这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