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徐歇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来到了钟山地底。
他打量着周围的空间,眼中精光闪烁。
此刻他身处的地方,是一座巨大无比的洞穴,空旷寂静,四周的墙壁上按照十二地支的方位,篆刻着各种仙家真言,每个字上面散发出道道流萤,将整个洞穴映衬得亮如白昼。
洞穴地面上分布着一座小池,池水清澈无比,水中有二十余朵金莲,其中一些含苞待放、一些则是完全盛开、还有一些,竟是已经渐渐开始枯萎。
在池水中央的位置,还有一座用纯净白玉打造而成的圆形高台,上面悬浮着一枚小钟,钟身之上道韵璀璨,缕缕仙气垂落而下。
徐歇蓦然瞪大了眼眸。
他深吸一口气,不可思议道:“没想到这件传说中的神物竟然一直都在这里。”
接着,他身形跃起,朝着中央位置的玉台而去。
但就在他快要接近的时候,玉台上的小钟忽然爆发出一阵剧烈震**,仙光蓦然变得更加绚烂,在玉台周围形成一道光晕屏障。
将徐歇撞飞出去。
青衫少年迅猛起身,倒吸一口凉气。
自言自语道:“这等神物,果然不是这么好取的。”
他看着眼前的那道屏障,其上光华流转,逐渐浮现出一个个仙家宝箓,少年心中瞬间明悟。
“这,竟然是一座阵法,怪不得我徐家的先祖未能拿到此物。”
他扭头看向了洞穴周围墙壁上的那些篆文,似乎与那仙光屏障上的宝箓有着些许相似之处。
“或许两者有什么关联也说不定呢。”
徐歇立即盘腿坐在地上,开始感悟起这些文字来。
————
最近今日,神池镇来了不少外地人。
当地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
毕竟每过几十年就会出现这么一遭,另外,南境这边也经常有过境的客商经过,外地人倒也不算有多罕见。
小镇学塾那边,今日来了一位年轻的客人。
传言此人出身天潢贵胄,却是一位读书多年,已经养出了浩然意气的读正统儒家门生,还曾被书院的某位大人物收为弟子,是那位夫子的隔代亲传。
书房里,陈先生坐在书案后面,神色慈和,打量着坐在他对面的一个面如冠玉的年轻人。
在他身后,还站着两个书童,除了面色黝黑的李沉舟之外,还有一个容貌俊美的少年郎。
后者名为赵观棋,是小镇大姓之一的赵家子弟。
良久,陈先生温声说道:“李奕是吧,二师兄之前来信跟我讲过你。今日一见,确实不失我辈读书人的风采。”
“师叔谬赞了。”
冠玉公子淡淡一笑,接着他又好奇道:“听闻师叔除了李、赵二位师兄之外,还收取了一位姓徐的得意弟子。不知今日是否有缘得见这位师兄一面。”
闻言,陈先生轻轻叹息,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李奕,欲速则不达,你太着急了。”
李奕则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他很早之前就不来学塾了”,忽然,陈先生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情,脸上笑意古怪,“对了,以后你们都要改口了,该喊徐歇师叔才对。”
李沉舟和赵观棋大小在小镇长大,从未离开过南境,并不是很清楚自家先生这句话的分量。
但李奕不同,他数年前拜入书院,又是大奉皇族出身,对其中的深意再了解不过了。
此刻,冠玉公子的脸上不复之前的平静,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惊诧,他的身体前倾,眼眸睁大,满脸的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