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浪子-第六十六回兵行险棋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回兵行险棋(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燕王扫了一眼众人,道:“九江小儿若知我驰援永平,必定来攻我北平城,这时若回师击之,既使不能全胜,亦必令其丧胆撤围而去。”

有将领仍不无忧虑地道:“永平城坚粮足,可以困守无忧,今宜确保北平根本。一旦分散兵力去援小地方,恐无法抵挡官军对北平的攻势啊。”

燕王微笑,不耐其烦地道:“北平城之众,以战不足,论守有余。世子推诚任人,足以御敌。我出兵非为永平,实欲诱九江耳。且江阴侯吴高虽是开国功臣之后(吴良之子)但一向胆怯,闻我兵至必撤围而去,这时就是我大军回击的真正时机。”

遂决意出援永平,令道衍顾成等辅佐世子留守。

行前再三叮嘱世子等守将只须固守,决不可出战,又让他把驻守在卢沟桥和雄县莫州的军队撤回北平来,道:“天寒水涸,随处可渡,守一桥何以拒敌。不如舍此不守,以骄敌心,使其受困城下。这就是兵法上说的‘利而诱之’。”

又与道衍密语良久后,于九月十九率兵出城,驰援永平。

令大将朱能为先锋,率兵疾援,自己则领着主力大队却往距大宁不远的重镇刘家口方向行去。张玉、丘福、谭渊等一班将领心中虽有疑惑,但军令如山,也不敢多问,跟着走就是了。

途中燕王对他们道:“朱能的骑兵一到,必解永平之围,但却不能给他们以致命打击。如要使他们不再成为后患,当用反间计除去吴高。”

诸将称奇,即问燕王当用何计?然而燕王却微笑不答。

待天黑宿营,燕王暗使人给吴高和杨文各写一封书信,赞吴高是切臣之后,深明大义,贬杨文乃鼠辈小人,早晚当擒杀之,又故意让信使把信交互换错。

数日后,也就是九月二十五日,永平传来军报,围攻的官军被朱能奇袭,留下数千具尸体退往山海关坚守不出,而朱能正往这边赶来合兵。

众将无不称赞燕王料事如神,燕王则淡淡地道:“等吴高被撤换后,再庆之未晚。”

且说吴高和杨文接住信后都是吃了一惊,破称赞者极力想洗脱自己的清白,而被贬斥者则怀疑对方私通燕王,于是双方均把信件封好,报于朝廷。

接下来就是个时间问题了,可以提前告诉大家的是,建文帝不是个英明的君主,本来一开始他就对吴高不怎么放心,原因是其叔(吴桢)之长女正是湘王朱柏的正妃。

当下也不详查,立即下诏削去吴高世袭的爵位(江阴侯),徙置他往广西,独留杨文镇守山海关。消息传出,燕王与诸将击掌相庆,杨文无谋之辈,不会再是北平城的威胁了。

待与朱能部会师,燕王这才公开他的真正想法:袭取大宁。

诸将这回大都持反对意见,担心大宁兵多将广难以速下,且在外滞留太久,一旦北平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燕王主意已定,对大家道:“今从刘家口到大宁城不过数日路程,而且城中多是弱,他们的主力皆在降而又叛的松亭关。攻城后可抚慰他们的亲属,松亭关也就能不攻而下,也就永远地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稍顿复安慰众将,道:“北平城高沟深,守备坚园,世子丶顾成丶唐云加之能测鬼神的道衍大师相助,他李九江纵有百万雄兵未能窥也。我正欲使官军困于城下,而后还兵击之,如拉朽耳。”

言罢,燕王即下令大军走山间捷径,直奔大宁。其实他自己心中亦没底,除非被逼无奈,谁愿意把老婆孩子置于危险境地?但残酷的现实不容他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只有兵行险棋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啊!

建文帝没忘记云天,在得知他病情稍轻,能吃能喝,能下床走动之后,即召他于御书房问话。

跪在御案前的云天面上并无惧色,既然无跑掉的能力了,就只能坦然面对。

建文帝拿眼上下左右地看了他半晌,始开口问道:“你还跑不跑?”

云天摇头垂目不答,皇帝没好腔调,无论答什么都不一定令他满意。

帝侧的大学士方孝孺见云天无礼,不由怒喝道:“圣上问话呢,你为何不答?”

建文帝摆手示意方学士不要插言。复又问云天,道:“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三多一点。”云天知没必要隐瞒。

建文帝微笑,道:“怪不得不懂得事,圣人言:‘三拾而立。’看来你不到那个年纪,很难有所长进。”

云天耷拉着眼皮,不敢再接腔!

建文帝谑笑两声,沉吟着道:“这样吧,你还上天牢呆着,待过而立之年,朕会视你对礼丶义丶忠丶信的理解程度,再决定是否放你出来。”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