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寿不语,他确实有降燕之心,可惜天不遂人愿,被人告发。
见他默认,建文帝更加恼怒,手指着他恨恨的道:“枉我对你们兄弟俩信任有加,你就这样报答朕的?”口中说着,双手举起了宝剑。
徐增寿还是不语,他不是巧言令色之徒,而事已至此,根本不想申辩。
朱允炆的怒火燃烧到了极点,恶向胆边生,大吼一声,双手持剑斜下劈了过去。
可怜徐增寿想一百想也未想到建文帝真的敢杀人,立刻被利剑劈中左颈,登时气绝。
建文帝傻眼了,一向怯懦的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亲手杀掉别人的头颅,不禁蒙了顶!
“杀得好,这种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还应灭他九族。。。”方孝孺为皇帝的壮举大声喝彩。
但话没说完,冷不丁地看见徐增寿伏在地上的头颅上的眼睛死不瞑目的正看着他,“妈呀!”一声瘫坐于地,嘴唇打战,再也发不出声来,自此得了重病,直至“玩完”时也没好利索。
建文帝许久才恢复了神智,看了眼徐增寿的尸体,想他们年岁相近,幼时常在一起玩耍,亦觉于心不忍,便吩咐内侍:“抬下去吧,仍按大臣之礼。。。”
言未了,忽然跑来一群大臣,哀叫道:“大事不好,李景隆和谷王打开了金川门,迎燕王进城了。”
直如五雷轰顶,建文帝一下子瘫坐在龙椅上。
那位曾预测燕王一定起兵、现在翰林院做编修的程济大声道:“现在只能出逃逊国了。”
方大学士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气急败坏道:“坚守不成,当死社稷。”
没人去理他,都想这家伙疯了,开始语无伦次了!
建文帝垂泪,长叹道:“罢了罢了,朕素日并未亏待臣下,何以负朕至此!你们都去逃命去吧。”
有人奏道:“陛下目前还是天下的共主,请移驾先往内宫暂避。想燕王自号仁义之师,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强攻禁宫。到时再想办法吧。”
“也只好如此了!”建文帝不再犹豫,领着一班赤胆忠心的大臣往禁宫走去。
而这些大臣几乎没几个进过大明的禁宫,但此时却都无心观赏那些壮观的宫殿和美丽的嫔妃了!
如此顺利地进入京城,燕王喜不自胜,本来还以为要苦战多日呢。
此时的官军见大势已去,纷纷弃械而逃,只有魏国公徐辉祖率本部兵马坚持抵抗,和燕军进行巷战。但很快也抵不住士气正盛的燕军的冲击,只得退回魏国公府。
燕王进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派人去解救周、齐诸王,害怕建文帝恼羞成怒拿他们开刀。
不多时周王来到,兄弟俩抱头痛哭,周王感慨道:“奸恶屠戮我兄弟,幸四哥搭救,今日相见,真如再生也!”
而实际上燕王此刻的心情比他还激动,要知道这是他出生入死历经三年多浴血奋战,才赢得今日兄弟在京城的聚首,而且,从今以后他将成为大明朝的主宰了,能不激动?
接着齐、泯等王也到了,自又是一番唏嘘,都道:若非四哥搭救,几乎不能幸免矣。燕王和他们同登城楼,心情从没像今天这么好过!
有军士来报告建文帝现在已退入禁宫,请示他的意思。
燕王即道:“建文帝还是当今天子,尔等切不可让我背上弑君的骂名。派人前去禀告,就说我们此行只为了锄奸恶,匡扶社稷,没有其它。待城里的局势稍稳,我即去拜见。”
齐王不以为然的道:“幼冲无道,变更祖制,视我兄弟如寇仇,还敬他干什么!”
周王亦同意他的观点,接着道:“亲小人远君子,昏君也。事情既然到了这个地步,四哥切不可心慈手软,以免再给自己和众兄弟招祸。”
燕王微笑,道:“我岂有不知大家此时的心情?但凡事皆有个次序,不能操之过急。”
说到这里,复命令军士道:“去奏明皇上,众将士一定要他交出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卓敬、练子宁等二十七个奸臣。”
复再次传丘福上来领命,道:“立即带人按拟定好的名单,查抄奸臣们的家院,一个都不能放过。”
“高,就应该先这么来办!”周王与他是同胞,最知深谋远虑的四哥的行为作风。
正在这时,皇宫方向火光熊起,几乎整个京城内外都能看得到。朱棣又惊又喜,惊的是,难道建文帝想学“殷纣王”自焚?
喜的是,若果真如此,那倒省了不少事了。忙下城楼,亲自带人往禁宫方向急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