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浪子-第一百六十九回登基称帝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九回登基称帝(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他们均想:靖难战役历时三年多,其中凶险程度不须细讲,而燕军将士掖着脑袋跟着燕王起兵造反,不就是图个功成名就封爵当官吗?于是便纷纷劝进。

不想,燕王还是不为所动。但将士们哪肯罢手,他们就开始联合诸王、建文旧臣、以及京城里的乡绅代表等等,齐力上表,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燕王见方方面面的人都来劝进,可谓众望所归,知道不能再“做样子”了以免冷了大家的心,便决定于六月十七起驾进京,登基称帝。

他特意让李景隆去魏国公府叫在那居住云天回来,另有逼徐辉祖表态的意思。

李景隆口中答应,心里却不停地打鼓,徐辉祖的犟脾气早已领教过,又有个云天在那里住着,此去焉能落的好!但现在正是他“表现”的时候呀,只得硬着头皮登门拜访。

一见面,徐辉祖就沉着脸道:“九江若是来叙旧的,我当然欢迎,但若是来做说客的,就请回去吧。”

李景隆也是个“机灵人”,忙道:“我是奉命来请云天贤弟的,燕王有事要与他商量呢。”

云天奇道:“燕王已准许我在这里养伤,难道又变卦了不成?”

李景隆道:“怎会,只是和你商量些事而已。”

徐辉祖点头,道:“既是如此,天弟就随他去吧。不用担心弟妹和张道长,愚兄会奉他们为上宾的。”

及出魏国公府,李景隆把燕王的意思说了,云天皱眉,道:“这登基大事,让我一介布衣去干什么,不去。”说完就要再回徐府。

“哎、兄弟、兄弟、亲弟弟啊,你、您千万别难为我呀!”李景隆慌忙拉住他,甚为焦急,两件事都办不好的后果是什么?

又急急向云天保证道:“贤弟放心,我以后就跟着你混了,绝无二心。”

云天这回倒没洋洋得意,想燕王即将登基,自己这时候不能扫人家的兴呀,遂与李景隆一起走了。

六月十七是个万里无云的好日子,而且清风徐徐,无酷热之苦。朱棣一身戎装骑一匹枣红宝马缓缓向京城进发,紧跟在他身后的却不是诸王,左边是云天,右面李景隆。而后才是诸王、燕

军高级将领、建文旧臣等。。。。。。

时已经四十二岁的朱棣长髯飘洒在胸前,更显得英武过人,此刻不由想起道人袁珙的预测批语:“殿下年过四十,须必过胸,便是登极之时。”岂不一切都应验了吗!

他抬头眺望黛染的巍峨钟山、雄伟的京师城阙,路旁匍匐拜倒的百姓,不禁踌躇满志。

但刚刚进城不远,忽然一人在他马前跪倒,朗声问道:“殿下请留步,是先往皇城呢,还是先拜谒孝陵?”原来是建文朝翰林院编修杨荣。

朱棣满脸羞愧,想自己以奉太祖高皇帝遗训而起兵的,又以恢复祖制为号召天下,怎能不先拜谒孝陵呢?要不是杨荣提醒,几误大事!不由高看杨荣一眼,随即令他随侍左右。

燕王当即掉转马头,向钟山方向行去。一番祭祀后,朱棣跪在陵前感慨良多,心中默默地请求父亲的谅解,这次毕竟不是传统的帝位传承啊!

大礼过后,诸王和大臣们把早已准备好的法架龙辇摆在燕王面前,请他登上。这是皇帝专用的东西,众人已将他看做大明的天子了。

朱棣这回没有客套,直接上了龙辇,即见所有人跪倒,齐声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下来再往京城,与刚才不同,这次前面多了长长的皇家依仗:龙幡皇旗、金戈斧钺等等成双结对映日蔽空。朱棣乘坐的龙辇华盖居中,在众人的簇拥下直向皇城行去。

在奉天殿上举行加冕仪式,戴上平天冠,即皇帝位,于是一个新皇登峰造极,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启了。

新皇下旨诏告天下:建元“永乐”,以明年为“永乐”元年(公元一四零三年),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

由此开始,以前的燕王朱棣已经换了身份,应称呼为“永乐帝”了。

不提百官纷纷上表祝贺、大明各地州府的一致归顺(包括赵清),以及京城内外举行的隆重庆典,只说京城的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建文帝削藩时的那首家喻户晓的民谣:莫逐燕、逐燕日高

飞,高飞上帝畿。真的应验了!

登基当天就有一件事要永乐帝马上去做,那就是如何“安葬”建文帝,也只有安葬了他这个按太祖遗诏就位的正统天子,朱棣才能名正言顺的当皇帝。

所以他不管宫中那具尸体是男是女、是不是朱允炆本人,都要“一致”认定他就是建文帝。

于是,当日就下诏按天子之礼,七日后安葬在钟山脚下,就可以遮天下人的耳目了。

接下来就是封赏有功之臣,永乐帝从来不是个吝啬的人,必须让那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将领得到应有的“结果”。

他首先想到的是道衍和尚,可以说没有他的谋划就没有现在的永乐帝,但道衍此时在北平,只能等日后再说了。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