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之是几个亡者,张玉、陈宣、徐增寿等等,他们都是为自己死的忠勇之士,一定要大加追封,使其后人能不缺衣食,来让世人看看他朱棣的仁慈。
然而,这论功行赏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事,只有按功劳公正无偏差的行赏,才能服众。
为此,永乐帝亲自取来功劳薄,长时间的认真权衡,才拟定名单,但却一直到九月份才公布。
当日退朝在御书房召见没好意思进奉天殿的云天,时另一个精通术数奇人金忠亦在,这个瘦削精神的中年人,在北平周边的名气不小,号称“铁口神断”,随军占卜甚为灵验,深为永乐帝所
依重。
永乐帝没让云天行拜见大礼,但沉下脸质问:“你怎么没和一起群臣上殿?”
云天苦笑,答道:“我是布衣,站在他们堆里,不像话呀。”
永乐帝不以为然的道:“你把朕比作迂腐不堪的朱允炆了,朕就是要改革吏治,不拘一格的提拔像你们这样的大才。”
一停,复看着道:“路上,我让你和李景隆排在诸王的前面,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朕意让你继承沈任的爵位,节制全国的锦衣卫。”
云天吃了一惊,忙不知深浅的道:“请陛下收回成命,您知道的,目前我的身体确实不堪担当此任。”
稍顿,复自嘲:“更主要的是,您看我有一点当官的样子吗?即便穿上官服,恐怕亦是沐猴而冠,不成体统。”
永乐帝的脸色不咋好看,所谓金口玉言,谁敢要皇帝收回成命,这小子真是不通一点礼法!
金忠也是个真正智者(后来官拜兵部尚书),忙分散皇帝的注意力,看似规劝实则为云天说话,道:“云师纵横天下,单是威名就让宵小丧胆,而且数次救驾,彪炳千秋,为时下英雄的楷模
,自然是陛下心中的大才。至于您身上的伤情,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康复的,而一旦恢复,别忘了陛下的重托啊。”
云天此刻也意识到自己的鲁莽,朱棣现在已不是燕王而是大明天子了,自己岂可再想说啥就说啥?
一转眼珠,向永乐帝道:“请皇上给我三年的时间,到时我一定来京城听您调遣。其实,我大师侄纪纲办事谨慎,对您忠心不二,比我更胜任锦衣卫统领一职。”
“你其实想耍滑头!”永乐帝对云天知之甚深。
复道:“好,朕就答应你,但这三年内你得让朕知道你的去处,而不能失了联系。你我之约不可拖延,否则就是欺君,你明白吗?”
“一定一定,草民哪敢呢!”云天脸上赔笑,心里却暗自叫苦!
永乐帝微笑,道:“放心吧,我知你生性疏懒,自不会给你繁重的差事做,陪在朕身边就行了。”
随后赐宴,就在御书房里,永乐帝在上,云天和金忠分左右在下面的矮案上,永乐帝也是不喜繁文缛节的人。而酒菜也非大家想象的那般丰盛,大家都是两菜一汤而已。
不得不提的是朱元璋、朱棣父子都很崇尚节俭,这在历史上出了名的,作者就不多在这方面饶舌了。
闲叙中,云天问金忠:“给我相相面,看看我的罪受完了没有?这隔不了多长时间就被人打个半死,想想也不是什么得意的事呀!”
永乐帝失笑,道:“所以说江湖非久居之地,即便你不想在庙堂上为国分忧,也该为你那几个如花似玉的夫人想想呀,别再冒险了。”
云天苦笑,没有接腔,只把目光看向金忠。
金忠看了他一阵后,道:“云师是个耐不住寂寞大侠,难免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举动而受些伤害。而且,您尘缘未了,似还有两到三劫呢。”
“咳咳!”云天不得不服气人家。其实他早就掰着指头算过了已经经历了六次劫难,接下来的三劫会是什么呢?
永乐帝次日一上朝,就传召徐辉祖,他这个大舅哥太不给自己“面子”了!但他还是耐住性子亲自降阶相迎,不想人家瞅都不瞅他一眼,站在殿上一言不发。
永乐帝不由愠怒,斥道:“事到如今,你还抱着忠于建文帝的思想吗?你可知自己现在站的地方,正是增寿被他杀他之地。”
闻言,徐辉祖大恸,泪如泉涌。
永乐帝此时亦不禁戚然,温言道:“只要你写下幼冲更改祖制屠戮亲族,朕便赦免你的不敬之罪。”言罢,命人拿纸笔给徐辉祖。
徐辉祖收泪,却在纸上写道:“太祖训:父为开国功臣,子孙免死。”
“你以为朕真的不敢杀你吗?”永乐帝看后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