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浪子-第一百七十七回不吝封赏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七回不吝封赏(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道衍微笑,连续问诸将:“景隆围北平时有六十多万兵力,如尽力攻打,难道就真攻不下来?郑坝虽然失利,但他们的人数还远超我方,何以弃师而逃?白沟河、济南他又让朝廷损失了多少

军队和粮草辎重?”

“这更加证明了他的无能。”丘福理直气壮。

道衍苦笑,再问:“那么金陵城下呢?如不是他打开金川门,大军能顺顺利利的到此?”

朱能点头,道:“明白了,原来他和陛下之间早有密约。”

“而且,云天正是他们之间的纽带。”道衍微笑。

“但是他毕竟是常败将军,怎能再让他参与国政?”薛禄还是想不明白。

朱能却代答道:“失败也是一种经验,陛下正是需要他这种反面教材,来制定以后的战略战术。”

道衍点头,道:“凡事多听取不同的意见,谋定而后动,才是陛下的真实意图。但你们放心,陛下不会让他担任重要的实职。”

诸将始叹服,此后果然如他所说,李景隆看似风光,却无一策被皇帝采纳,但他似大彻大悟,落得个好结果。

道衍是公认的“靖难”第一功臣,促使朱棣起兵的是他,留守北平辅佐世子的是他,制定战略、运筹帷幄也离不了他,使朱棣无后顾之忧,源源不断的保障前方粮饷补给的还是他。

从北平一到金陵的朝堂,永乐帝亲自下御座迎接,立授资善大夫,太子少师等,赐大宅一处,让他蓄发恢复本姓“姚”,赐名姚广孝,并追封他的父亲、祖父。

不想,道衍当场回绝一切官职,只愿接受一个“僧录司左善事”的职务,并要求住在“鸡鸣寺”内。

永乐帝也不恼,凑近到他耳边道:“所谓金口玉言,你让朕怎么收回?朕要每天都能看到你,每遇大事时都能听到你的声音。”

道衍感动,遂不再言。于是朝堂上多了一个上朝时朝服冠带,退朝时仍穿僧衣的姚广孝。他把皇帝赏赐他的金帛都散发给了家乡(苏州)的穷苦乡亲乡邻,终生不改佛道双修,淡泊明志,正

应了他对云天说的那句:“参禅苦修与普渡众生,正是僧人和佛陀之间的区别。”

可笑一班文官士子经常调侃他的经历(后文详述),哪知和尚是胸怀天下的高僧大德,岂是燕雀所能知其志哉!

锐意进取的永乐帝重用有真才实学的建文旧臣,夏元吉、陈瑛、吕震等,又提拔了低级别的翰林学士,解缙、杨士奇、金幼孜入直预机构(内阁的雏形)。

于是各地府县纷纷上表来贺,万国来朝,华夏遂定。

皇帝赐给道衍的宅院就在皇城边上,午朝后永乐帝特意要姚大夫回家住,说有礼物赐给他。

道衍从皇帝的谑笑中感到了不安,但也没办法呀,只得在家中忐忑不安地等待。午时刚过,内侍副总管马三宝来了,后面还跟着两个青春靓丽的宫女。

道衍不等马三宝宣旨,就忙问原因。

马三宝答道:“实话告诉你吧,这其实是云师的主意,我上次去洛阳传旨时,他要我代他奏明皇上,一定要让您蓄发还俗,说只有这样,您才能心无旁骛的为皇上出谋划策。”

“你跟他说了金牌的是我出的主意的事了?”道衍急问。

马三宝竖起大拇指,道:“你们俩都是真正的高人,分析得跟在现场一样分毫不差。”

道衍苦笑,叹道:“我一心为陛下留住他这种大才,他却不领情而专找我的麻烦!”。。。。。。

转眼到了十月中旬,云天的伤情好了大半,随着修为的高深,比以前动不动就躺上半年的状况,好得太多了。

在经过长时间的入定后,这晚他睁开眼兴奋地对三女道:“哎,我发现我的内丹开始从黄转红了,你们说奇不奇?”

萧湘女也沉吟着道:“都说是九转金丹呀,的确蹊跷。为什么呢?”

哈哈一笑,云天自我解嘲道:“可能哥哥毕竟特别,叫十转金丹吧!而且也没处请教去,连沈任的老祖先都没到达这个境界,其他人跟不懂了!”

云姬腻在他身上,微笑道“我家相公乃天下第一奇男子,当然没有人能教你做什么。”

萧湘女苦笑,叹道:“你们俩太惯他了。”

苏云即向云天道:“我们的身心都交给了相公,只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轻易涉险,不然,万一有什么意外,我一定随你去的。”

“我也是。”云姬贴的更紧。

萧湘女皱眉,隐觉不祥,而本书的大结局也证明了她的隐忧。

他们正在热聊,洪樱在外喊道:“洛阳知府宋景来了,执意要见老爷。”

这深更半夜的求见,发生了什么大事?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