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打斗就像燕子与海浪的搏斗。
海浪企图吞噬燕子,燕子却斩断巨浪,翻身一跃去迎接下一个浪头。
双方的打斗没有片刻的停止,双刃交错之际,即刻有人扑倒在地。每当吉冈门弟子见此情景,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啊——!”
“哼——!”
他们一边叹气,一边重新抖擞精神将武藏团团围住,耳边只听到一阵阵草鞋的嗒嗒声。
趁着这短暂的几秒,武藏也深吸了一口气。
他用左手的短刀挡住对方的视线、右手的长剑伸向旁边,他的肩膀、手腕、剑尖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是一种抵御敌人进攻的最佳守势。
他以自己的双眼为中心,左右双刃加上手臂的长度形成了较为开阔的防守视野。
如果敌人不从正面进攻,转而从右侧进攻时,他就会立刻将重心右移,得以牵制敌人。
如果敌人从左侧进攻,他会立即伸出左手的短刀,将敌人钳制在双刃之中。
武藏左手的短刀一直刺向前方,那刀尖上仿佛有种磁铁般的魔力。在刀尖对面的敌人,就像停在竹竿头上的蜻蜓一样,进退两难——眨眼间,右手的长剑突然刺了出去,只听见“咻”的一声,顿时鲜血四溅。若干年之后,有人称武藏此时所用剑法为“以少打多双刃法”。可是,此时的武藏完全是下意识地使用出这种剑法。如果一个人达到完全忘我的境界,就会发挥出极大的潜能。就连平常很少使用的左手,在紧要关头也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不过,以武学家的角度来看,武藏的剑法还是略显稚嫩。直到现在,他的剑法也不成体系,更毫无章法可言。也许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他坚信一切武功都要靠实践来检验——至于理论,还是等躺在**时再想吧!
与之相对,以“吉冈十剑”为首的众弟子,脑子里尽是京八派的武功理论,其武功能自成一格者是少之又少。武藏从未拜师学艺,一直懵懂地接受来自大自然与世间的生死考验,尽管并不知道“剑道”为何物,但数次的生死历练已使他练就了强悍的身心。吉冈门众人以常人的眼光审视着武藏,只见他气喘吁吁,脸上毫无血色,浑身血迹,左右手各擎一刃。剑锋一触及其他身体,立即鲜血四溅。此时的武藏宛如阿修罗,他的骁勇与强悍简直不可思议!同时,吉冈门众人也累得气喘吁吁,他们感到一丝心虚,某些人的眼角都渗出了一层冷汗。眼见不断有同伴受伤倒地,他们对斩杀武藏越来越没信心,只觉得自己是在与一个红色妖魔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