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宗六大怒,喝道:“符天,在哪?”
符天就是总堂护卫的首领。
符天在赤阳帮中地位超然,除了帮主,谁都不往来,除了帮主,谁的命令都不听。符赤阳是帮主,归宗六也是帮主,平时符天也只听令他们两人,归宗六正是想到总堂有符天和他的铁卫护卫,所以才放心前来,没有做过多的防备。
没有应答。
符渊腾冷笑:“符天,归帮主你忘记他也姓符?他若阻拦,这里谁进得来?”
符天跟符鹰一样,本来并不姓符,符赤阳收服他们之后,才改姓符。
那一群赤阳帮中举足轻重的堂主香主,面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变故都象泥人土像一般视而不见,一言不发。
归宗六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突然明白一切,仿佛承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两脚一软,重新坐回椅子,他的手依然指着符渊腾没有收回,说话的声音也几乎颤抖得不成句:“你,你要干什么?”
“干什么?”符渊腾在他身前停住脚步,冷冷笑了笑,笑得残忍而冷酷:“你不是说轮不到我说了算吗?不错,我的确没有这个资格。可是现在你在赤阳帮中也不能说了算!本来我父亲一死,自然以你副帮主为尊,是该你说了算,可是你忘了在帮会规矩中还有一种情况下帮主的话是无效的,这种情况就是全帮兄弟都决定抛弃他们帮主的时候。”
他的脸上忽然出现一种诡异的讥嘲。“而现在,好象就是这种时候到了。一个帮主是应该死在武士刀下的,这也是帮会规矩,而我,就是由各位帮中兄弟共同推举出来与你对决之人。”
他的手指一一指过一直沉默着如泥塑菩萨的赤阳帮各位堂主和香主,他们显然早已经被符渊腾收服了。
归宗六恍然而沉重。
今晚这个会议就是个陷阱,要对付的仅仅就是自己一人。
符渊腾要踏着自己的尸体理直气壮地爬上去,他甚至没有给自己一个主动退让的选择机会。
他一定要自己死!
他跟他并无私仇,也许并不是一定想要自己死的,他早已看出了自己的软弱和无用,自己根本不能妨碍他,可是他要在仓促间名正言顺地坐到他父亲的位置,只能用自己副帮主这个名义来帮助他完成了,这是武士帮会的规矩。
归宗六感到一种被欺骗的疲惫、被抛弃的无助和无可奈何的悲哀,他后悔没有听雷野的话了。
符渊腾不再理会沉思着仿佛呆了似的归宗六,他挥了挥手,一个面无表情的武士捧着武士长刀送了上来。
他先走到了归宗六面前,躬身。
归宗六的目光,情不自禁地被吸引到两把武士刀上。
百年前,燀帝时大司命芊舜余为了对付星帷武士团,在主管兵事的“秋宫”外另设“殆屋”,招揽天下剑术名家研习剑道。
从燀帝到焕帝共达三十年的乱世之中,天下击剑之技盛行,最多时竟有二百多个剑派。大多数的武士都在修习剑术,整个洛洲大陆,从北海到南渊,随处可见都是佩剑的武者。
至到后来武帝南征,一败涂地,加上北狄南下,肆虐北海,从军卒到武士都发现,除了极少数武功高强的武者,对于一般的武士来说,长刀在战斗中远比长剑实用。
帝都最有名的铸剑师阿骨,曾经在草原上游**了整整二十七年,在那二十七年里,他没有铸过一把剑。几乎所有的蛮族武士,都选择长刀做为武器,他们认为剑只是冀人佩在腰间的装饰。
阿骨解释,刀不只是比剑看起来威猛凌厉一些,他在在呼尔海看见过蛮族的骑兵冲锋,即便是最普通的长刀和枪矛,在那种速度奔驰之下,也是不可抵挡的,第一次上阵的人,光是看见那种冲锋的气势,就可能会被吓呆。
最简单的原因,上阵交兵,万人军中斩敌人的首级,用长兵器会占一些便宜。
所以从三十年庄帝中兴开始,长刀开始在武士中流行,渐渐成为大多数武士的选择,陪伴他们在洛洲大陆闯**,成为他们一生的伴侣和羁绊。
没有谁能说出武士刀和武士的密切关系,说出武士刀在武士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就像少年和情人,就像儿子与母亲,就像虔诚的信徒和神,就像大海和雨水、雨水和万物,所有的比喻都不能说出其中的万一。
因为北海郡特殊的位置,渐渐成为武士聚焦最多地方,尤其是雁落,甚至超过了柔然国的都城柔然。
因为武士众多,雁落城也渐渐聚焦了众多的铸剑师,----虽然他们以打造武士长刀为主,还是沿用习惯的称呼。甚至大的武士帮会,还有自己专门的铸剑师,洛南名师的铸造工艺加上蜀山铸造的精铁,锻炼出一把把完美的武士长刀,但是对于武士来说,他们最大的梦想还是拥有一把燀帝前名师铸造的长刀。
他们认为现在的武士长刀,因为需求过分,铸剑师追求利润而变得偷工减料,即便是坚守原则的名师,也会因为量产而不可避免地精神不足。
而在燀帝以前的熙朝,整个洛洲大陆的铸剑师是最崇高的工匠,一把长刀打炼的工作,尤其是铸剑师接受重要的订制,或者得到一块好铁,是一项宗教仪式,虔诚地在圣殿举行。
打炼者每天用冷水淋浴净身,只允许寺庙的高僧和至高无上的大君进入他的打炼场,打炼完成以前,他戒绝所有肉食、酒和女人。
一把刀的冶炼,有时要好几个月:先将铁炼成钢,再仔细地将软钢及硬钢缎接成一条钢柱;将钢柱折起,再焊接,然后再将它打炼成原来的形状,并待其冷却。这项艰难的工作,要重复二十遍,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终于制成一把纯粹的长刀。
在一连串的锻炼与琢磨之后,铸剑师开始审查他的杰作,要是找到一点瑕疵,这把刀就要在别人看到之前,重新熔化、捣毁。因为传统的洛洲名师,只打制一种刀:完美的刀。
经过无数的尝试与错误,洛洲历史上最强盛的熙朝时,公尚过、赤硕、随巢子等铸剑大师,使武士刀的制造趋于完美。尽管后来因为需求的增多,才智平平的工匠不断地加入铸刀行业,武士刀的实用性增加,工艺的精美和整体刀性能的降低,但那个时期出产的武士刀,依旧不失去完美的水准。
所有关于武士刀的一切知识归宗六都很清楚,他年轻也曾凭着一把武士刀在这个圈子里闯出过名声。
这两把武士刀他也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