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武非攻(全集)-2.乱世求生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乱世求生(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高渠梁小心翼翼地探头,只一瞬间,无数黑影飞射过来,他连忙匍匐在城垛后边,甚至不等看清黑影是什么。

高渠梁没必要看清楚那黑影是什么,因为那毫不意外是城外滕军所发射的弩箭。高渠梁从来没见过射速与杀伤力如此可怕的弩箭,方才一名同袍只不过是露了半只胳膊在城垛外边,转眼被一发弩箭贯穿。同伴哀嚎一声去查看伤口,脑袋也离开了城垛,紧接着又被一发弩箭射穿了脑门。一旁的高渠梁只慢了半拍,他本想提醒同伴注意隐蔽,但话还没来得及出口,同伴温热的血液和脑浆迎面洒了他一脸。

高渠梁呆呆地摸着脸上流淌的黏糊糊的血浆,张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将官在他面前大声呵斥,让他抬起地上的滚木去砸城墙下的滕军,可高渠梁挣扎着抬了抬手,发现浑身上下一点力气都使不出了。

整道城墙上到处是和高渠梁一样濒临崩溃的鲁军,他们躺在遍地洒落的断肢和血污之中瑟瑟发抖,而经验丰富并且敢于作战的老兵早在滕国的第一轮齐射中便已损失殆尽。高渠梁亲眼看着他们神色轻松地举起弓箭和滚木,等着滕军进入射程,而守城将官早在看见滕军的攻城规模时便发出了轻蔑的笑声:“滕军是当我鲁国无人了么?派这么点兵马就敢来攻城?将士们随我来,让这帮滕国的叫花子见识见识鲁国的军威!”

但现实情况很快击碎了鲁军将官的自信。没等滕军攻城部队进入鲁军射程,来自滕军的弩箭齐射转瞬之间已经覆盖了城头,无数乌压压的弩箭如同乌鸦归巢,城头的数十名鲁军一眨眼便消失在一片黑潮之中。

高渠梁和他的同乡们原本是被将官部署在二线的补充兵,城头的守军打光了才会轮到他们上去,但那也不过存在于理论上,自开战以来高渠梁还从未面临过亲临一线的情况,结果这一次不幸被他轮上了。

高渠梁只听见城外传来一阵北风呼啸般的蜂鸣声,紧接着城头像是下雨一般砸落下一具又一具尸体。高渠梁抬眼看过去,只见每一名武卒身上都扎着至少三五支弩箭,有的甚至已经被箭矢射得面目全非。更可怕的是有的武卒身中数箭后一时半会却并未气绝,剧烈的痛苦让他连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浑身发癫似的抽搐着,目光朝着高渠梁这边看过来,眼神中似乎满是乞求。

乞求什么呢?高渠梁除了恐惧和同情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但那伤兵的痛苦并未延续太久。一名手持大刀的鲁军壮汉气势汹汹走上前来,低头查看了一番伤兵的伤势,重重叹了口气,低声道了句“兄弟对不住了”,接着手起刀落,斩下了伤兵的脑袋。

高渠梁认得那壮汉。壮汉是军中的补刀队,对于那些伤势过重已然无法救治的士兵,补刀队会给他们一个痛快的死法,好让他们少遭些罪。

那伤兵的头颅咕噜噜地滚动着,不知怎么竟滚到了高渠梁面前,眼里仍残留着那一丝丝乞求,呆呆地看着高渠梁。高渠梁心头发颤,不由得挪过目光,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高渠梁原本是曲阜城郊一名老实本分的农户,去岁家里糟了蝗灾,收成不好,十里八乡不知饿死了多少人。恰逢此时,国君有令,征召青壮男子入伍。高渠梁和几个同乡走投无路,聚在一起一合计,听领头的同乡说,到哪不是混口饭吃?这才结伴投了军。

一进军伍,高渠梁才知道,原来国君要对南边的滕国用兵了,这才四处征集青壮。高渠梁痴长了二十余年,从未离开过曲阜,甚至都没听闻过南边有一个小小滕国,千里之外的陌生国度对他来说遥远得像是另一个世界。但高渠梁本能地感到将官们的动员演说中有诸多自相矛盾之处。他们一面宣称滕国国弱民贫,军队不堪一击,不足为惧;一面又许诺,一旦攻破滕国城池,城中有大把的钱财粮草供将士们挥霍。高渠梁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将官们也一向认为这帮不通文墨的乡野村夫好糊弄,但他高渠梁毕竟不是真正的傻子,这里头是不是藏着猫腻,他还是听得出来的。

“我这心里实在是不踏实,咱们要不还是别去了。”出征前的夜里,高渠梁拉着同乡们劝道。随着开拔的日子越来越近,鲁军中每天都有被强征来的青壮悄悄逃离队伍,高渠梁认为趁着这会逃离军营是不会引起军官们的注意的。

但同乡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高渠梁。因为军官们曾向这些贫寒子弟许诺,一旦在战场上累积了军功,便可以获得国君的赏赐,甚至还能得到肥沃的农田。同乡们过了一辈子苦日子,自然盼着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上了战场拼一把,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就到手了。

可高渠梁打心底里不信任那帮口若悬河的军官。那些军官大多是贵族出身,和高渠梁他们这些出身低贱的平民相距甚远。高渠梁知道军官们从来瞧不起贱民,恰好,他高渠梁也看不惯那帮终日作威作福的军官。无论底层百姓如何遭遇天灾人祸,军官们从来不会担心饿肚子。而这些从来没有体会过饿肚子滋味的军官,真的会替他们这些底层贱民争取军功么?高渠梁心里直犯嘀咕。

“你总是想的太多,你说咱们到哪不是混口饭吃?”同乡一再用这句话宽慰高渠梁,看上去对这场南征兴致勃勃。高渠梁无可奈何,何况回去也是为家里增添负担,于是只能硬着头皮随军南下。

结果大军在滕国边境便遭遇了挫折。鲁军几番攻城失利,每日都有源源不断的伤兵被运送到后方。高渠梁注意到那些伤兵大多都是箭伤,并且绝大多数都活不过一个晚上。高渠梁整夜都能听见他们垂死的呜咽声,直到天明之时 ,满营的伤兵才没了声音。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