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猫拦住她:“着什么急,陪我再待一会儿!”
此时天上一轮明月高悬,星光闪烁,眼前花红柳绿,晚风习习。
他临时起意,想再跟江红月多待一会儿。
江红月却用手抚着头:“今天太累了,头还有点痛,我想早点休息。”
黄猫只好让开路:“那你早点睡吧。”
江红月冲他嫣然一笑,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黄猫看到那店小二将茶水分别送入到孟秦的房中,又装模作样地溜达一会儿,才回到屋内。
第二天一大早,黄猫便起来去确认孟秦二人是否中了迷药。
结果无论是扮着秦鹞的声音呼唤孟丽影,还是扮着孟丽影的声音呼唤秦鹞,两人都没有反应。
特别是秦鹞,隔着门都能听到他鼾声如雷。
傅轻鸿也去查验了一番,最后断定:这两人都中了迷药。
三人收拾了一下,起程上路。
临走前,傅轻鸿叮嘱店伙计,说昨晚来的那一男一女两位客人由于旅途劳累,今天还想多休息一天,就别去打扰他们了。
店伙计笑着答应。
当天中午,三人到了南昌,入住了客栈。
吃过午饭后,傅轻鸿道:“孟丽影和秦鹞在今天傍晚前后会醒来,就算他们醒来后马上赶往卢家,也要在午夜时分才能到达,所以我们最少有六个时辰的时间。下午我们去卢府观察一下,初步计划是傍晚时再去见卢其远,盗宝也要在天黑之后才能动手。”
三人立刻动身前往卢府。
卢府位于城西。
卢府大门对面有一间茶馆,三人在茶馆中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傅轻鸿领着江红月过来就是让她看看卢其远的模样。
坐下来等了一会儿,卢其远和两名随从从外面返回。
经过茶馆时,江红月仔细观察了此人的容貌。
卢其远大约四十来岁,身材微胖,皮肤白皙,唇上留一撇八字胡,手上带着一个大大的扳指,看上去便像一个养尊处优的富豪乡绅。
待卢其远进入卢府之后,傅轻鸿对江红月道:“我们的计划中需要你为黄猫做一件卢其远的面具。时间紧迫,你俩马上回客栈做面具,我要潜入卢府一趟,再观察打听一下。”
黄猫一听说江红月给他做面具,眼睛放出了光:“我正好可以跟红月学学易容术。”
当下两人离开了茶馆,回到了客栈。
进入了客房,江红月取来自己的包袱,从里面拿出一个匣子。
匣子打开,可见里面并排放着六个小竹筒,还有刷子、笔、颜料、剪刀、镊子、毛发等物。
这个匣子里面装着的便是她的易容工具。
她又从包袱里取出一个带柄的铜钵,然后打开那六个竹筒,分别从里面倒出一些粉末在铜钵中。
黄猫问:“这就是制作人皮面具所要的材料?”
江红月点头:“这六个竹筒里分别装着树胶、松香、草乳、硫黄、还有一些辅料。”
江红月又将铜钵中加入水,然后在烛火上烤,边烤边道:“易容术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在脸上进行易容,就是在脸上贴上填充物,再进行画妆,粘胡须。”
黄猫插嘴道:“大雁常用的便是这种易容术,自己对着镜子先是一番贴粘,然后又描又画的,还用一种胶将皮肤拉伸,有时还让我帮忙,我觉得这种易容术对他来说也是件难受的事情。”
“鸿哥的易容术已经非常高明了,他的易容可以在大白天近距离看不出破绽。你说得对,对于易容者来说,脸上粘满了各种胶体,皮肤会很难受,有时痒得抓耳挠腮的,却又不有去挠,那种感觉非常的不舒服。”
“带人皮面具应该好受些吧?”
“相对来说,是能好受些,但那终归是在脸上又多了件东西,特别是夏天,出汗的时候,会憋得恨不得马上将面具摘掉揉碎。”
“能想象那种感觉,就像是本来穿一件短袖都热的天气,却要穿一件棉衣。”黄猫道。
“对,就是这种感觉。”
江红月道:“其实人皮面具的制作说起来简单,做好了却很难。
“首先你要观察好制作面具的对象,注意他的脸部骨骼特征,发际线位置,眉毛的形状,眼睛的大小,鼻梁的高低,嘴唇的厚薄,还有皮肤的肤色,皱纹的多少,毛孔的粗细,哪一个地方有疤,哪一个地方有痣,要看得无微不至。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把所观察到一切画下来,在上面标注好的每一个细节,这样制作起来,会方便些。
“制作人皮面具水平高低主要在于两点:第一是选料,第二是技艺。
“选料是指选用的原料,当然所有易容者主要用料都差不多,但是在辅料的选择,以及辅料的配比上却有非常大的差别。
“这些差别直接决定你制作面具的风格特性。
“技艺包括很多方面:熬制软膏掌控的火候,制作面具的步骤,以及后期的修理和化妆等等。”
钵中的粉末给水稀释和火烤,再加上江红月不断地搅动,慢慢地变为软软的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