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一转眼,就看到一位文官对着南方跪了下来,口中念念有词:“这是上天的恩赐,我文道圣人出世,必能重现百家文道的荣光。”
不知道是谁起了个头,其他文官也都回过神来,齐齐对着大梁南面磕头,大声呼喊,恭迎文道圣人出世。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大唐那样独尊儒术。
不然的话,那就是恭迎儒道,而不是恭迎文道。
梁皇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问道:“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所说的那个文道圣人,又是怎么回事?”
听到梁皇的问话,执掌文武百官的丞相罗器出列,兴奋道:“启禀皇上,方才老臣突然有一种感觉,在这片大地上,孕育了一位文道圣人,将会带我们重现上古文明的荣光。”
“微臣恳求皇上,迎圣人入我大梁,教化我大梁子民,佑我大梁万古长存。”
其余文官听了宰相罗器话,也都激动起来,齐声上奏:“臣等恳求皇上,迎圣人入我大梁,教化我大梁子民,佑我大梁万古长存。
梁皇心中一动,虽然不确定罗器话的可信度,但既然朝中所有人都这么说,他也就信了,说道:
“诸位不必担心,如果真有圣人下凡,我定会将圣人接来,请圣人教化我梁子民,佑我梁子民万世兴旺。”
闻言,大梁众大臣齐声恭颂道:“圣上圣明!”
就在这时,钦天监匆匆而来,朝梁皇躬身一礼。
“回禀皇上,今日文曲文昌二颗文道古星,大放光明,光辉盖过日月,这是文道圣人现世的迹象,圣人就在我大梁境内,位置在南方,皇上要亲自迎接才是。”
梁皇听到钦天监的话语,立刻召见了大梁的御用官员和巡察使,兴奋地道:
“此番圣人降我大梁,实乃我大梁万古之机缘,尔等务必竭尽所能,找到圣人下落,再向朕禀告。”
“随后吾将带领我大梁群臣,迎圣人来我大梁。”
锦衣使蔡铭、巡察使向阳等人,听到梁皇的旨意,当即道:“请陛下放心,我们一定竭尽所能。”
梁皇虽已下了命令,但仍觉不妥当:“拟一道旨意,向世人宣布,以我大梁之名,邀圣人来我大梁,我大梁当以国师相待。”
随着大梁皇帝的动作,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都做出了差不多的决定。
更有学宫的儒生,率领三千士子,前来拜见。
一时间暗流汹涌。
从杨业进入这条玄妙的河流,到现在,已是三天之后。
当他再度睁开眼时,双眸中仿佛倒映着一条蕴含着无数大道的长河,然后渐渐消失,一切异象都恢复了正常。
“可惜了!”
杨业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不由叹了口气。
他毕竟底蕴不足,在文道长河中呆了只有三天的时间。
他花了三十六年时间,才领悟出来的立言之论,只能让他在文道长河中前进四百五十丈。
尽管,这四百丈的距离,已经超过了许多文道圣人。
不过想想文道长河有多长,再想想文道长河中又有多少生灵。
就连杨业都不免有些无奈。
三千里的洪荒文道长河。
只要能走到文道长河的源头,就能掌握这条文道长河,化身为洪荒天地间的‘文道’。
以文道之力,证道混元之境,成就无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