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尾狐强忍疼痛,拼力向旁边翻滚出去,避过九钉耙。大圣蹿上一步,一脚将九尾狐踢到祠堂的墙壁上,发出“啪”的一声响。
九尾狐刚摔跌下来,天蓬又大叫着,高举九钉耙,向他冲去。
九尾狐更吓得心惊胆战,急忙跃起,挟裹着一团灰雾,仓皇逃出祠堂。
天蓬追到门边,余怒未息地舞着九钉耙骂:“臭狐狸,有种的就别跑,看本大王怎么钉烂你的臭头!”
大圣跃到天蓬身边。天蓬放下九钉耙,堆起笑容:“呵呵,猴子,多谢你了!”
见他这样称呼自己,大圣不悦地说:“免了!老猪,我已经帮你打跑了九尾狐,你立马离开刘家村,不许再回来!”
“这……”天蓬搔着头,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
大圣不满地说:“老猪,村民们都是穷人家,过日子很不容易,你别再搔扰他们!”
“这可不行!”天蓬一甩衣袖,老大不高兴地嚷:“我就喜欢这个地方,我才不要离开。我说猴子,这关你什么事呀?”
“好你个猪妖,太不识好歹了!要不是俺老孙,你今天就要倒霉了!”大圣揪住天蓬的耳朵,喝道:“你到底走不走?”
“放手,猴子,你放手!”天蓬推开大圣的手,气坏了,“你别动手动脚的!哼,就算你真的是孙悟空,那又怎么样?想那四百年前,你不过是个小小的弼马温,我可是掌管十万天兵的天蓬元帅!呸,什么时候轮到你来管本帅了?”
“什么?你就是天蓬元帅?”大圣十分惊讶。
当年大圣在天庭为官时,不止一次见过天蓬元帅,知道他仪表堂堂,气宇非凡,怎么可能跟眼前这个脑满肠肥的丑陋猪妖扯到一起?
天蓬一挺胸,大声说:“没错,不然我干嘛叫天蓬大王?”
“哦。”大圣眨眨眼,奇怪地说:“可你怎么到这里当起妖怪来了?”
天蓬气不打一处来:“嗨,都怪那个玉帝……好了好了,这是我们天宫的事,你就别管那么多了!”
天蓬的确是从前的天庭天蓬元帅,当年他身居要职,却不知自重,某夜喝醉了酒,竟闯进广寒宫,调戏嫦娥仙子。玉帝得知后,一怒之下把天蓬元帅谪贬到凡间。结果,天蓬错投了猪胎,变成这副猪头人身的怪模样。
“好,我不管你们天宫的事!”大圣语气冷硬地说:“我只要你离开这个刘家村!”
天蓬一张脸涨得通红,一跺脚嚷道:“孙猴子,我就是不走!玉帝让我走,我也不干!你是什么玩意呀?”
“哇!”大圣恼叫一声,一棒朝天蓬打来。天蓬连忙举起九钉耙,挡住金箍棒。
大圣又连出两棒,天蓬也连挡了两下,却累得“呼哧呼哧”地喘着气,最后两腿一软,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大圣“嘿嘿”一笑,一旋金箍棒,又将棒头朝他额头戳来。天蓬急忙躲开,跳起,也逃出祠堂去了。
“老猪,哪里跑?”大圣吆喝着,提棒追了出去。
天蓬哪敢停步,不断地骂着“臭猴子”“弼马温”,一口气逃到刘家村外一间小茅厕旁边。
大圣也追了上来。眼看对方一棒又要打来,天蓬头皮发麻,急忙变成一只红头大苍蝇,飞进小茅厕里去。
大圣“嗨”地一喝,一棒把小茅厕扫得整个倒塌。
变身苍蝇的天蓬并没有被压到,可哪里敢飞出来?
大圣记挂着花果山,于是说:“老猪,你听好了,今天这事就这么算了,过两天俺老孙还要来刘家村看看,要是让俺再见到你,就不会这样便宜你了。”
天蓬连气也不敢吭半声。大圣将金箍棒扛在肩上,又施展起筋斗云来……
天庭灵霄宝殿。
玉皇大帝端坐宝座,金冕锦袍,气度威严。文臣武将在殿上分列两排,人人神态恭谨。
“宣五行山土地上殿!”
随着殿门外一声高喊,五行山土地神色慌张地走进大殿,伏身向玉帝禀报:“启禀陛下,大事不好了,妖猴孙悟妖已经从五行山下逃出,不知去向!”
“什么?”玉帝大吃一惊,从宝座上“噌”地站起:“真有此事?”
文武百官们也不禁变了脸色。
土地神连忙说:“千真万确!孙悟空这次出逃,恐怕又要闯祸,请陛下速速定夺啊!”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都不安极了。四百年前大圣闹天宫,搅得整个天庭鸡犬不宁,大家至今都还是记忆犹新。
玉帝一时也没了主张:“这个……各位卿家,这该如何是好呀?”
太白金星出班奏道:“陛下不必担忧,孙悟空再厉害,还不是被如来佛祖降了。这件事,依臣看,还是再请佛祖出山。”
文武百官都点头称是。
玉帝沉吟了一下,又问:“那该派谁去西天呢?”
太白金星躬身说:“陛下,老臣愿往。”
“好吧。”玉帝神色有所舒缓,说:“太白卿家,那就有劳你了。”
太白金星立刻动身,离开灵霄殿,驾云往西,很快抵达灵山大雷音寺,被引领到金殿上,见到了如来佛祖。
听太白金星说明来意,如来佛祖道:“孙悟空出逃,也是本座的疏忽。不过那妖猴被压了四百年,也不会再像当年那般张狂了。最近本座不便离开灵山,妖猴之事,玉帝自行决定就是了。”
太白金星无奈,只好告辞。他刚离去,观音菩萨接着也谒见如来佛祖来了。
观音说:“佛祖,弟子乃是为金蝉子而来。金蝉子自称妖圣,纠结党羽,作乱凡界,长此以往,后果堪忧呀!”
此言一出,殿上菩萨、罗汉们立刻议论纷纷。
观音又说:“佛祖,当日伽蓝菩萨奉你法旨,转世重修,如今正在东土佛寺出家。佛祖或可令伽蓝菩萨就近收伏金蝉子,以平息凡间浩劫。”
如来仰起眼睛,沉默片刻,神色凝重地说:“数百年前,观音大士携灵蝉西来大雷音寺。本座见那蝉子极具灵根佛性,是可造之材,于是应大士之请,将其收留在寺中。果然灵蝉不负本座所望,刻苦修行,终得善果,并被本座破格收为第二弟子,赐名‘金蝉子’。”
殿上的罗汉、金刚们一齐口念佛号:“阿弥陀佛!”
“之后,金蝉子几经轮回,至今已经是第九世。唉,”如来轻叹一声,继续说:“可惜,在这一世,金蝉子却误入歧途,不甘寂寞,最终逃往凡间,欲统治妖、人两界。唉,这也是本座的失察之过。金蝉子私心杂念如此之重,若不经历一番磨难,怎能成大器?观音大士,你也不必过虑,未来的斗战胜佛自会降伏金蝉子,还天下太平。”
<!--PAGE 5-->
殿上的罗汉、金刚们都露出了困惑的神色,降龙罗汉忍不住地说:“敢问佛祖,这个斗战胜佛,是何许人物?”
伏虎罗汉也问道:“这未来的斗战胜佛,莫非便是现下的伽蓝菩萨?”
如来面无表情,说:“这个日后自有分晓,尔等不必妄加猜测。”
观音早已知悉“斗战胜佛”是什么人,他脸上露出微笑,并不点破。
如来又说:“百年之前,观音大士到东土大弘城,化身乞妇,试察人心。大弘城人人都是仁义君子,但大弘城之外,东土的卑劣无德、奸恶不仁者却比比皆是。”
观音不由皱起眉头,说:“佛祖所言极是!”
“这其中的原因,是世人所受的佛法教化十分有限。”如来说,“大士,我大雷音寺有大乘佛法三藏真经,如能传到东土去,必能普度众生,令人人皈依我佛,善莫大焉!”
观音欣然道:“如此甚好!佛祖此番慈悲之举,实乃东土众生的天大造化!佛祖打算何时将三藏真经赐传东土呢?”
如来说:“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传经之事,须待百年之后,届时,旃檀功德佛将在斗战胜佛的保护之下由东而来,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方能到达大雷音寺求得真经,带回东土。”
罗汉、金刚们又都听得一头雾水,都不知如来口中的“旃檀功德佛”是什么人,却都不便询问,只有观音心明如镜,说:“善哉,善哉!”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