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册)-第八章 三个条件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三个条件(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寇仲想起白老夫子,喜道:“你那书院最好是不收费的,让穷家子弟有入学的机会。”

虚行之露出憧憬未来的神色,旋即记起另一事,说道:“跋爷收到边不负在林士宏地头出现的消息,昨夜匆匆赶去,说回来再和少帅喝酒。”

寇仲叹道:“边不负啊!你也好事多为哩!应有此报!”

两人穿过城门,来到城内大街,街上行人见到寇仲,无不欢欣雀跃,高呼万岁。

少帅府内堂。宋鲁呷一口热茶,说道:“你不必紧张,玉致只是因不明情况,故不愿来见你。因为我总不能把这么机密的事书于信内,一旦出岔子会弄出轩然大波。”

寇仲苦笑道:“与李世民谈妥条件后,我只好亲到岭南走一趟。唉!她对我的误会太深哩!竟吝啬一见。”

宋鲁道:“玉致一向是这样的脾性。师道派人送一封信来,我怕有什么急事,所以代你拆看。”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书函,递给寇仲。

寇仲接信后纳入怀内,问道:“有什么好消息?”

宋鲁道:“你不会自己看吗?”

寇仲道:“我有点怕信内写的是我不愿看到的事,例如他仍要坚持回娘的小谷隐居诸如此类。”

宋鲁欣然道:“你大可放心,师道现在是如鱼得水,乐不思蜀,大哥若晓得此事,必非常高兴。”接着往他瞧来道:“如师道肯积极继承大哥阀主之位,消去大哥横亘心头的忧虑,对我们能否说服他会有很大的帮助。”

寇仲喜道:“此事该交由陵少去办,他对二哥比我要有办法。北方情势如何?”

宋鲁道:“换作以前,我会说形势大好,现在却只能说颇为不妙。刘黑闼被李世民击败后,在高开道、徐圆朗和镇守山海关的霸王杜兴支持下,又重整阵脚,卷土重来,连破唐军。但建成为争军功,在李渊首肯下,率军迎击刘黑闼。”

寇仲哂道:“李建成怎是刘大哥的对手?”

宋鲁道:“小仲勿要像其他人般见识,因李建成无显赫军功而低估他,事实上当年攻打旧隋关中,李建成显示出他的军事才能,并不在李世民之下,非元吉之流可比。且这回李渊指令魏征作建成的军师,此人谋略出众,李密之能纵横一时,大部分赖他出谋献策,有魏征助他,建成将如虎添翼。兼之刘黑闼本身的班底,已被李世民歼灭几尽,故我对刘黑闼并不乐观。”

<!--PAGE 11-->

寇仲色变道:“那怎么办才好?李建成若得胜,刘大哥肯定没命。”不由想起宁道奇批刘黑闼禄命的可怕预言,整条脊骨凉浸浸的。

宋鲁道:“若胜的是你的刘大哥,当然一切没问题,假若李建成得胜,李世民将立即陷于最危险的处境。我们现在唯一可以做的事,是尽快取得大哥的同意,将计划付诸行动。”

此时亲兵来报,徐子陵正在入城途中,寇仲登时烦恼稍减,立即出迎。

寇仲在帅府的外广场遇上徐子陵,他正与陈老谋和任媚媚两人说话。

徐子陵见他来到,笑道:“上马!我们有秘密任务。”

寇仲会意过来,着手下牵来骏马。此时天刚入黑,帅府广场火把处处,广场上聚集着许多接受夜训的飞云卫精锐,正等待寇仲的指示。

陈老谋皱眉道:“你们两个走了,他们怎么办?”

徐子陵明白过来,晓得寇仲正积极训练手下,以应付将来大有可能发生在长安城内的激烈巷战。

寇仲笑道:“今晚交由谋公和媚姐负责。谋公可传授他们开锁入屋等秘技,媚姐则教他们暗器迷香一类本领。”

任媚媚抛他一个媚眼道:“少帅要训练他们去偷香窃玉吗?”

寇仲踏蹬上马,哈哈笑道:“差不多了!”与徐子陵策马出府,离城而去,沿大运河北上三十余里,始放缓骑速。

寇仲欣然道:“李小子在哪里?”

徐子陵道:“他会在任何一刻出现,我们到前方那座小丘等待他。”

寇仲道:“你可知刘大哥形势颇为不妙?”

徐子陵点头道:“我从李世民处得悉情况,李建成采魏征之策,对刘大哥兵将和民众采取安抚和离间,力图分化和瓦解各路支持刘大哥的力量。而刘大哥更有粮荒的问题,不得不往北后撤。另一方面,李神通和李世勣则对徐圆朗发动攻击,令他不能支援刘大哥,形势对刘大哥确实非常不利。”

两人来到小丘顶下马,运河两岸全被积雪掩盖,马儿疾走这么一段路,早劳累不堪。

寇仲道:“刘大哥或乏力击退李建成,自保该没有问题,对吗?”

徐子陵扫视对岸雪原,苦笑道:“希望如此,雪地不宜行军,若刘大哥退往北方,应可稳守一段时日。”

寇仲目光投往运河北端远处,再上五十多里就是少帅军最前线的城池陈留,问道:“李世民该是走陆路来吧?”

徐子陵摇头道:“不!他走水路。”

寇仲一呆道:“他怎么过陈留那一关?”

徐子陵淡淡地说道:“我把事情知会占道、奉义和小杰,他们是最早追随你的人,如此重大的事,怎可瞒着他们?”

寇仲道:“他们有何反应?”

徐子陵欣然道:“开始时当然大惑不解,当我解说清楚,立即得到他们没有保留的支持,事实上中土不论是当军的又或平民百姓,均弥漫着厌战和渴望和平的情绪,对攻打洛阳更没人有十足把握。我向占道他们保证官可继续当下去,占道和奉义非常满意,只小杰另有要求,就是希望能和喜儿在一起。”

<!--PAGE 12-->

寇仲大喜道:“那我又放下另一件心事,你和李世民谈得是否投契呢?”

徐子陵道:“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不是我,当然亦非你寇仲少帅,而是妃暄,他和妃暄详谈后,更坚定他的立场。”

寇仲双目神光大盛,沉声道:“待会要由我来试探他的立场坚定至何等程度。”

徐子陵道:“来了!”

一艘外表看来只像商船的两桅风帆,出现在河湾处。

舱厅内,李世民和寇仲、徐子陵对坐正中圆桌,李世民身后立着李靖、尉迟敬德、长孙无忌、庞玉四个得力心腹大将。倏地李世民伸出双手,寇仲连忙握着,双方眼神交流,都没法说出片言只字,从初识到此刻,其中经历的恩恩怨怨、喜恨交织,有若千百世的轮回,纵是天下妙笔,仍难尽述。李靖等均露出感动的神色,显是无人不为两人化敌为友而激动。

李世民终于开腔,艰难地说道:“唉!寇兄请说出你的条件,希望不是太难接受。”

寇仲放开李世民的手,双目精芒电闪,毫不眨眼地盯着李世民,沉声道:“我的条件世民兄心中该有个谱儿。”

李世民颓然道:“大约猜到点,请少帅直说。”

寇仲道:“第一个条件是秦王必须以行动来表明为天下百姓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包括家族在内。只有如此,我寇仲才感到有毫无保留支持世民兄的意义。”

李世民勉力振起精神,回敬他锐利的目光,说道:“其中是否有转圜余地?”

寇仲坚决摇头道:“世民兄该比我更明白什么是成王败寇,你若不懂把战场的一套搬回长安,一切将徒劳无功。突厥依旧觑机入侵,天下仍将是四分五裂,而我更无法说服宋缺,甚至无法说服自己。现今形势毫不含糊,不但建成、元吉一意置你于死,令尊亦不会对你念父子之情,这该是你醒悟的时刻。”

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全现出震骇的神色,因猜到李世民和寇仲争论的关键。徐子陵神色静如止水,不发一言,心中只想到跋锋寒那句“谁够狠谁就能活下去”的话。

李世民神色数变,最后道:“少帅请说下去!”

寇仲冷哼道:“你不仁我不义,他们既不念父子兄弟之情,世民兄何须抱妇人之仁?令尊李渊必须逊位,建成、元吉则杀无赦,这是先决条件,世民兄请三思。”

虽明知寇仲有此条件,从他口中直说出来,仍令李世民和手下四将同时色变。李世民求助似的往徐子陵瞧去。

徐子陵诚恳地说道:“秦王必须狠下决心,长安城是你父兄的势力范围,兼之有魔门和突厥人参与,我们除非不发动,否则必是雷霆万钧之势,一举粉碎所有抵抗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法留余手的。”

李世民垂首沉吟。

<!--PAGE 13-->

寇仲沉声道:“撇开个人恩怨不论,一天留下建成、元吉,一天祸患仍在。只有清除所有这些障碍,我们才可万众一心的迎击即将入侵的塞外联军,使天下重归一统。这叫大义灭亲,否则就让他们来灭你,时间一瞬即逝,世民兄必须立作决定。”

李世民倏地抬头往寇仲望来,又环顾四将后丝毫不让地回视寇仲,一字一字地缓缓道:“我是否真的别无选择,我想听敬德你们的意见。”

尉迟敬德全身剧震,“砰”一声双膝着地,热泪泉涌道:“秦王明鉴,少帅和徐爷所说的,字字金石良言。”

李靖等三人全体下跪,厅内气氛沉凝至极。风帆泊在河湾一隅,夜空又降下飘飞的雪粉,鸦雀无声下,河水轻柔地拍打两岸石滩,天地静待李世民决定中土未来命运的答案。

李世民长长吁出一口气,说道:“好!我答应你。”

“砰!”寇仲一掌拍在桌面,叹道:“大家又是好兄弟哩!”

李世民接口道:“你们起来!”李靖等依言起立。

李世民恢复神采,说道:“还有什么条件?”

寇仲道:“第二个条件对世民兄只是轻而易举,当世民兄登上皇座,小弟当然功成身退,与子陵重归江湖做老资格的大混混,不过我的手下若有想当小官儿的,世民兄可否让他们过过官瘾?”

李世民点头道:“这个当然没有问题。”

寇仲默然片刻,在众人注视下,苦笑道:“第三个条件,也是最后一个条件,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却关系到能否成事,实为最重要的关键。”

徐子陵讶道:“竟有这么一个条件?”

李世民等大奇,徐子陵想不到的条件,究竟是怎样的条件?

李世民皱眉道:“少帅请说。”

寇仲瞥徐子陵一眼,叹道:“要说服宋缺他老人家,什么旧情也不管用,硬的不行,软也不行。唯一的办法,是以有力的论据说服他,管治天下造福百姓,世民兄是比我更合适的人选,只要他老人家相信在世民兄治理下,不但天下升平、苍生幸福,且能振兴汉统,把事实放在他眼前,由他作定夺,始有机会得他点头。”

李世民一震道:“你要我去见他?”

李靖等无不露出震骇神色。

长孙无忌忍不住道:“秦王……”

李世民举手阻止他说下去,沉声道:“不用担心我的安全,若寇仲、徐子陵不可信任,我还可以信谁?”

寇仲道:“秦王答应了!”

李世民苦笑道:“我有别的选择吗?”

李靖沉声道:“少帅有多少把握宋阀主不会加害秦王?”

寇仲微笑道:“我和秦王齐去拜见宋阀主,是表示对他的尊重。他曾明言只以天下为重,若真是如此,他理该接纳我们。‘天刀’宋缺乃非常人,他会比任何人更明白所发生的事,作出最明智的判断。秦王最好孤身一人随我到岭南去,我寇仲以头颅保证秦王的安全。”

<!--PAGE 14-->

李靖等欲言又止,不敢说话。

徐子陵道:“世民兄能否抽身?”

李世民淡然道:“就说我去了开封吧!”

庞玉一震道:“秦王……”

李世民断然喝止庞玉道:“我意已决,一切依少帅提议。”

寇仲唇角的笑意像涟漪般扩散成为一个灿烂的笑容,赞叹道:“好一个李世民,既是我寇仲的最大劲敌,又是肯对我推心置腹的知心好友。由此刻开始,我和子陵将全力助你一统天下,为百姓带来和平与幸福。”

徐子陵生出创造历史的动人感觉,前路尽管仍是步步维艰,却是充满光明和希望,而他们正携手朝远大的目标迈进,再没有任何人事可阻挠他们。

在黎明前雨雪纷飞的暗黑中,两艘船舰驶离梁都,载着当今天下举足轻重的三个人……李世民、寇仲、徐子陵。宋鲁亲自随行,少帅军暂时交由军师虚行之与大将宣永一文一武主理。两舰合共一百五十名飞云卫,是少帅军中最精锐和忠于寇仲的亲兵,不虞因他们而泄漏风声。徐子陵和寇仲坐在船尾的一排装载食用水的货箱上处,正轮番阅读宋师道遣人送来的信函。

徐子陵看罢把信交回寇仲,笑道:“我们的工夫没有白费,宋二哥虽没有一字提到与美人儿场主的发展,但观乎商美人肯留下他,请他鉴辨飞马牧场宝库内的珍藏品,可见商美人对他是大有好感。”

寇仲欣然道:“他们既是一见如故,又有机会培养感情,自然是水到渠成。我们派遣特使往见宋二哥,告诉他现在的情况,着他向商场主正式求亲,然后请示阀主,那就大功告成。事情比我们预期的更理想。”

徐子陵道:“我也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究竟有多少成把握可说服你的未来岳父?”

寇仲道:“那要看李世民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否像我般得阀主青睐。”

徐子陵道:“你是否有什么应变的计划?”

寇仲苦笑道:“若阀主不同意,事情将非常棘手,所以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去说服他。”

足音响起,李世民来到船尾,在寇仲另一边坐下,叹道:“我没法入睡。”

徐子陵同情地说道:“世民兄心中定是充满矛盾和痛苦。”

李世民颓然道:“事情怎会演变至这田地的?我心中现在彷似有千头万绪、无穷无尽的疑虑与痛苦,很想大醉一场,把冷酷无情的现实忘掉。”

河风夹着雨雪打来,寒气逼人。

寇仲沉声道:“你老哥先答我三个问题。”

李世民愕然道:“又是什么问题?”

寇仲道:“第一个问题,世民兄是否认为令弟一心要置你于死?”

李世民发呆半晌,点头道:“确是如此。”

寇仲续问道:“令兄呢?”

李世民苦笑道:“一天我不死,对他的皇位会构成很大的威胁,这回他抢着出征,正是要压下我的战功。”

<!--PAGE 15-->

寇仲道:“我要一个肯定的答案。”

李世民颓然道:“是的,王兄要杀我。”

寇仲道:“这两个答案天下无人不知,第三个问题是最重要的关键,世民兄必须坦诚回答,令尊是否对你动了杀机?”

李世民脸上现出不可名状的悲伤,两眼射出一切希望尽成泡影的绝望神色,投往雨雪深处,叹道:“当我晓得父皇处决静叔,我对父皇最后一线期望终告破灭。我一心一意为李家打江山,从没想过回报的问题,可是形势的发展,却一步一步把我逼到死角。我更害怕若我出事,父皇会把一直追随我的人诛家灭族,而我麾下在外镇守的将士会起兵自立,使我李唐江山四分五裂。唉!”

寇仲拍腿道:“世民兄确是明白人,你现在的形势,是退此一步,即无死所。所以为你自己,为你的妻儿亲眷,为你的手下及其家人,更为天下的老百姓,你须撇开一切疑虑,全力与和你只有父子兄弟之名,而无父子兄弟之情的人周旋到底,争取最后的胜利。套用老跋的名言,谁够狠谁就能活下去。”

李世民一震道:“谁够狠谁就能活下去?”

寇仲探手搂上他肩头,说道:“大家既重新做兄弟,我们当然处处为你着想。让我们设想一下将来会出现的情况,假设令兄成功击退刘黑闼,自是凯旋回朝,卖弄他的才能不在你之下。而由魔门控制的妃嫔将怂恿令尊行最后一招,就是把你召回长安,褫夺你的兵权,到你全无抗力时,把你处死。我和子陵会陪你入长安,看他们如何耀武扬威、肆无忌惮,着着进逼。当他们最得意忘形时,我们就以雷霆万钧之势,把长安所有反对你的势力彻底粉碎。小弟保证你届时不但不会有丝毫内疚的感觉,还大感痛快,因为你受够了!这更是个最好的机会,看看谁是忠于你的心腹或朋友。”

李世民惨然道:“只是王兄王弟的联军,已非我天策府应付得来,何况禁卫军给父皇牢牢控制在手上,且有独孤和宇文两阀的高手支持,我怕会牵累你们。”

寇仲往徐子陵瞧去,说道:“我应该说吗?”

徐子陵道:“大家是兄弟,有什么好瞒的?”

李世民露出错愕不解的神色。

寇仲呵呵笑道:“世民兄可知杨公宝库不但库内有库,且库有真假之别,此库实为当年杨素为要谋反,请鲁妙子设计的得意杰作,内藏大批精良兵器,且有通往城外的秘道。只要我们运用得宜,可在库内部署一支三千人的奇兵,这方面由我供应,保证全是以一挡百的高手,哪还怕他什么娘的长林军禁卫军。”

李世民全身剧震,不可置信地道:“竟有此惊人之事?”

徐子陵道:“此事千真万确,绝无戏言。”

李世民瞠目结舌好一会后,朝寇仲瞧来,说道:“若你挥军巴蜀,取得汉中,岂非可轻易攻入长安?”

<!--PAGE 16-->

寇仲苦笑道:“这正是我们原本的计划,可惜被我们的师仙子破坏,妃暄没对你说吗?”

李世民茫然摇头,沉声道:“她没说!我只知道寇仲你放过击垮我李唐的机会,改而助我,如此胸怀,我李世民自问拍马难追。”

徐子陵笑道:“说感激话的该是小仲,他正为会当皇帝头痛,难得你肯代劳哩!”

李世民双目射出坚定的神色,沉声道:“我想通了!你们是真的对我好,若我李世民仍婆婆妈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怎配作你们的兄弟?”

雨雪随天亮终止,三人聚在舱厅的圆桌,共进早点,颇有点悠闲写意的味道。宋鲁因不愿在宋缺同意支持李世民前,与他关系密切,故乘的是另一艘战船。

寇仲忽然笑道:“世民兄可知为何我不畏冒大险要你到岭南去?”

徐子陵和李世民明白他的“冒大险”,指的是若此事泄出,李世民将难逃勾结外敌的叛国大罪。

李世民放下稀饭,讶道:“难道不是你所说的是为表示对宋阀主的尊重,以行动说明我的决心和亲自说服他这三个原因吗?”

寇仲岔开道:“世民兄是否有胡人的血统?”

李世民微一错愕,坦然道:“我李氏祖辈世代为武将,跟西北外族关系密切,娘的先世更来自西北。我现在的妻子长孙氏,其先世为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担任过宗室长,故改姓长孙。所以若说我带有胡人血统,我绝不否认。”

寇仲看着北方民族大融合这眼前实例,微笑道:“宋缺和清惠斋主的分歧,在于究竟是北方与外族融合的民族、抑或是南方的纯汉系,才是我们中土的未来帝主这争论上。而唯一可说服宋缺的方法,必须由此最关键的一环入手,由世民兄亲作示范,向宋缺展示胡化的汉人可以是如世民兄般优秀,且可吸纳外族民风文化用以振兴和壮大后世的汉统。”

李世民老脸一红道:“给你说得我很不好意思哩!希望效果不是适得其反。”

寇仲欣然道:“这个你可放心,宋缺眼力的高明,会出乎你意料之外,他的话就像他的天刀,几个回合即可把你摸个通透。宋缺既看大局,也重视个人,曾说过历史是由人创造出来的,所以我有信心他会作出最正确的选择。唉!”

徐子陵不解道:“既是信心十足,因何叹气?”

寇仲苦笑道:“不要误会,我叹气是因想起致致,想起天下事物阴阳相对,爱的另一面是恨,爱有多深多复杂,恨便有多深多复杂,故心生感慨。”

李世民低声问徐子陵道:“是否宋家二小姐玉致?”

徐子陵微微点头,安慰寇仲道:“不要多想,只要你肯把心掏出来,精诚所至,定可挽回玉致对你的感情。”

寇仲朝李世民瞧去,忽然问道:“秀宁公主好吗?”

<!--PAGE 17-->

李世民愕然点头,为寇仲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乏言以对。寇仲目光投向窗外,露出黯然神色,再叹一口气。

李世民不知想起什么,有感而发地说道:“我愈来愈信缘分,试想若当初不是两位到我的船上来偷东西,怎会有后来的所有事,今天更不会坐在这里,为一统天下群策群力。唉!缘分来时,没法推掉,缘来缘去,谁都捉摸不着。”

徐子陵想起龙泉城与师妃暄的相逢,一句言语上的误会,把他们的关系扭转过来,莫非也是缘分的一种形式?

“咯!咯!咯!”徐子陵应道:“进来吧!我还未睡。”

寇仲推门入房,见徐子陵呆坐一隅,在他旁隔几坐下,叹道:“明天黄昏时可抵岭南,唉!我真有点担心。”

徐子陵道:“担心哪一方面?”

寇仲苦笑道:“哪一方面都担心,既担心宋缺震怒下不肯接见李世民,还把我们轰走,又害怕致致对我说覆水难收,着我像乞儿般另到别家,乞求全不管用。我怕做噩梦,故不敢睡觉,来找你聊天。”

徐子陵道:“你不过分乐观,我反安心点儿。到岭南后第一步棋最难走,好的开始至关重要,如何令宋缺平心静气的见世民兄,乃关键所在。”

寇仲道:“我和鲁叔商量好,先由他向宋缺陈情,唉!这好像有点不妥当,是否该由我亲去见他呢?”

徐子陵皱眉道:“可是若你和他闹僵,事情再无转圜余地。”

寇仲苦思道:“有什么奇招可想?或者我先和玉致说,再由她向她爹说项?”

徐子陵道:“以南统北为唯一振兴汉统的想法,在他老人家心中是根深蒂固,没有奇招,很难一下子把他这想法改变过来。”

寇仲拍腿道:“不如由你先去见他如何?”

徐子陵一呆道:“我去见他?有什么好处?”

寇仲道:“好处在于他是首次见你,当有新鲜的感觉,在弄清楚你是什么人前,不会把你扫出磨刀堂,他该有兴趣想摸通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有这种想法?诸如此类。”

徐子陵苦笑道:“这该是义不容辞的。唉!轮到我害怕了!怕有负重托。”

寇仲鼓励道:“不要小觑自己,你和我最大的分别,是明眼人一看便知你是那种淡泊无求的真正老好人。你自当混混开始,就从来不像混混。气质是天生的,装不来的。”

徐子陵无奈点头答应道:“我尽力而为好啦!”

寇仲顺口问道:“你刚才在想什么?想师妃暄还是石青璇?”

徐子陵微笑道:“这回你猜错了!两者皆非。”

寇仲愕然道:“你难道不为此烦恼?”

徐子陵点头道:“在理性上,我已想通此事,只要我能完成妃暄的心愿,让她继续专志天道的追求,便是我对她深爱的最高体现,我不应再干扰她的清修。唉!我和青璇虽没有什么海誓山盟,但我们在一起时,整个天地都像改变了,幸福的感觉是那么实在,她和我的距离愈来愈接近,我若仍不懂选择,不但害苦妃暄,更辜负青璇,你认为如何?”

<!--PAGE 18-->

寇仲欣然道:“绝对赞成,我们不但要顺从心的指引,更要作出明智的抉择,像我既向致致提出婚约,自应此心不渝的坚持承诺,何况她确是我的梦想。”

徐子陵讶道:“你不再为尚秀芳烦恼吗?”

寇仲惨然道:“坦白说,心中不为此伤痛就是骗你。不过我对着尚秀芳时,仍会不时记起玉致,对着玉致时却是忘记一切,可知我心中最重视的仍是致致。唉!我真对不起秀芳,她是这么一位值得敬爱呵护的动人女子。”

李世民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道:“我可以进来吗?”

寇仲跳起来,拉开房门,着李世民在他原本的位子坐下,自己则坐到床沿去,说道:“世民兄也睡不着吗?”

李世民苦笑道:“我很少胡思乱想,但自登船后,竟想起很多以为早已淡忘的事,包括年少时在那里长大位处渭水之旁的武功别馆,娘对我的教诲似还言犹在耳。我从小不爱读书,只好骑射。娘常说我的性格过于倔强刚烈,或者就是这种性格,不喜逢迎别人,令父皇愈来愈不喜欢我。”

寇仲见他说时双目渐红,忙岔开道:“世民兄该比我们熟悉长安,若要打一场宫城巷战,你可有把握?”

李世民皱眉道:“长安城内的布置关防每隔一段日子会作出调动改变,这是沿用旧隋的城防法,这方面的事只有禁卫军的四大统领和父皇清楚。”

寇仲想起老朋友常何,不过他是李建成的人,要他和自己合作并非易事。

李世民叹道:“尽管我们有杨公宝库此一奇着,尚未能稳操胜券。长安的兵力集中在宫城内,玄武门长期驻重兵。而若要让我们的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宝库,人数绝不可太多,照我看三千人是极限,且要在一段颇长的时间内化整为零的分散入关。所以比起长安城的二万禁卫和数千长林军,我们的力量微薄得可怜。”

寇仲点头道:“所以我们须以智取,不能硬撼,一天控制不了玄武门,一天不能算成功。”

徐子陵问道:“傅采林是否要到长安来,世民兄有没有听过此事?”

李世民道:“父皇正式接纳傅采林来访的请求,传闻傅采林有意向宁道奇和宋缺下挑战书。”

寇仲一震道:“竟有此事,为何不早点说出来?”

徐子陵苦笑道:“我不想破坏你良好的心情。”

李世民一呆道:“你们不是和傅采林关系密切吗?”

寇仲颓然道:“此事一言难尽,迟些告诉你吧!看来长安还有很多难以猜估的变量。”

李世民道:“尚有一个变量,是皇兄向父皇提议邀突厥的‘武尊’毕玄来访,希望透过他庞大的影响力,与突厥人修好,舒缓北方的压力,好应付你们和宋阀主。”

寇仲和徐子陵同时失声道:“什么?”

<!--PAGE 19-->

李世民道:“无论接受傅采林来访,又或邀毕玄至长安,都是针对你们的策略,最理想的是他们挑战宋缺或宁道奇,若他们不肯应战,在声势上就会给比下去。”

寇仲和徐子陵听得面面相觑,宁道奇和宋缺均身负内伤,天下还有谁可应付这两位外来的武学大宗师?跋锋寒或会因毕玄前来而欣悦,他们却要为他担心得要命。有这两大宗师坐镇长安,他们已是举步维艰的造皇大计,将更添变量。未来再非在他们掌握中。?

<!--PAGE 20-->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