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上古之时,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道祖,解化女娲之名,于乾宫西北昆仑山之地,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吴逸再一口气,将前世记忆里,他还有些印象的设定,由自己之口说了出来。
他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女娲补天究竟是怎么样的,但根据不老婆婆之前的话,还有自己那个圣尊师傅欲言又止的反应,他想赌一把。
看看这个世界的女娲补天,是否真的和前世《西游记》里设定的一样。
语罢,现场就陷入了一片寂静。
有人停杯而住,四相对视,也有人锁眉托腮,作思忖之状。
毫无疑问,这一番话对于诸人来说都属于惊人之语。
在场之中,倒是有那么一个人,红裳胜火的少女李贞英,在听闻此言之后,非但没有旁人的意外之色,反而瞳眸闪烁,微笑不语。
另一边,客座中的李道符也没有表现出惊异之色,只是看向吴逸的目光,已经不觉之间露出了外人难以觉察的轻蔑。
这简直就是胡扯。
女娲是女娲,道德天尊是三清之一,岂能混淆?
这小子虽说是来自万寿山,没想到竟然也有如此见识浅薄之论。
李道符在宴会上,当然早早地就看到了吴逸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百兵大会上,这个来自万寿山的弟子一手泼酒成雨的神通出奇制胜,就已经足够吸引他的注意。
而现在,他看到了这个人面具之下的真容后,终于确定了一件事情。
原来他就是,教中所言那个破了陷仙门的神秘人。
虽然此来大剥山,李道符另有重任在身,但既然意外碰到了这个截教的眼中钉,就不能坐视不理了。
难怪他敢倚仗法宝神通,屡次阻挠金师兄和四剑使,原来是那个大名鼎鼎的万寿山门下弟子,倒也说得通了。
瞥了几眼的过程中,李道符暗运眼法也看不透看不清吴逸的修为层次,不过,他还是有着相当的自信。
那场比斗,据说仍然是那个东胜神洲的女子拔得头筹,这就说明,那个万寿山弟子的真实本领不会比那女子更强,此前各种表现,大概也都是倚仗机缘法宝,家学渊源才能技惊四座。
就这种程度,要收拾他早晚的事。
更何况,刚刚吴逸的这几句话更是让他直接认定了,这小子入道尚浅,学识浅薄,如果没有师门撑腰根本不足为惧。
浅斟一杯酒,轻送入喉,李道符只等待着他会如何出丑。
吴逸这一番话后,珠帘里的不老婆婆终于再次开口,给予了评价。
“好小子,正是如此,这等秘事,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你师尊告诉你的?”
什么?
话一入耳,李道符瞠目屏息,惊得几乎捏碎手中玉杯。
这怎么可能???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他这个通天弟子初来此世所听到的最荒唐的话语。
虽然在异域修炼之时,李道符久居无人之境,就连师傅通天教主,一共也不曾说得几句话,但他就想,既有通天教主,这个世界的仙魔总该与他前世看过的神话大差不差。
可是……这个补天造人的女娲怎么就成了太上道德天尊了?
这是哪部洪荒的设定?
吴逸在听到的一瞬,他暗地里微微提起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嘴角轻扬答道:“正是,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这还是家师闲谈时提起的,我这弟子脑子不好,偏巧记了下来。”
瞎猫碰上死耗子都能蒙对了,反正与世同君也和三清同辈论交,推给他老人家正好。
经过吴逸这个明面上的万寿山弟子这一提,如今现场二十多名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宗派的名宿仙家子弟,也一时之间哗然。
世上修道之人千千万万,天开地辟,女娲补天之传闻虽说久远之至,也无人亲见,但就连寻常市井人家都知道。如今突然就有人说,那补天的大神女娲,竟然就是太上道祖所化,这哪怕不是道门之中的修行人,也大为瞠目,浑然不可置信。
“醉兄啊……这这……”
玄凌真人袁青霄得道数百载,也从未听闻过如此惊人之语,反倒是他座旁的红鼻子刀匠醉红袍,却没有他这般一惊一乍的反应。
“老鬼我未成人形时,也曾随关圣老爷在天上,倒听过那么一些只言片语,嘿嘿,这小子原来也知道……”
他是关圣帝君三千刀将其中一柄修成的精怪,在百兵大会上已经昭示了身份,如今袁青霄听到这位上界之灵也出口而证,就是再难以置信,也不得不接受这个几乎颠覆他毕生见闻的事实。
这实在是……
不老婆婆隔着珠帘,将这满堂之客反应都尽收眼底,又向末座的吴逸:“小子,那你师尊可曾告诉过你,太上道祖是用的什么炼石补天么?”
吴逸如实道:“这就不知道了,我当时只当是听个奇闻异事,未曾细问。”
拿什么补天他不知道,补天时去昆仑山仙藤下摘了一个紫金红葫芦他倒是知道。
不老婆婆轻哼一声,朗声昂然道:“既如此,盘丝,开画!”
“是!”
青衣盘丝手出如电,右掌拍出,木匣飞至正殿当空。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凝指运诀,匣开而一副画卷自里头飞出,向两旁延展而开。
层云渺渺,千山连绵,一片浩浩青天磅礴气象,就此展现在正殿诸人之眼前。
彩墨成云,全无半点工笔之相,挥毫成山,不着分毫勾勒形迹,浑如天成。
只见那画卷西北之侧,天之一角残缺,却是混沌难分,四周云乱。
而在那山巅最接天处,一道皓白雪影,以超尘绝逸之姿,像是用手撑托五彩云光,直撑天缺之处。
那人影以手托举之处,另一手还执拿着一根荧荧辉光的青色长杆,直伸到五彩云光与天缺混沌之里,那根物事云霞缭绕,烟雾成绫,画卷之中也难辨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