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宣德元年八月,山东省乐安州藩王朱高煦,图谋大明皇位已久。近来动作频繁,秘密勾结朝中许多勋贵文武大臣,招募三千悍勇叛军。囤积钱粮,私造甲器,广购军马,训练死士等,进行诸多谋逆事宜。欲效仿父辈朱棣那般,公然在乐安城内叫嚣靖难。近来准备攻打济南,进而占领整个山东为根基。
乐安城叛乱消息传至北京朝廷,众文武大惊,纷纷上折请求天子出兵弹压汉王这场叛乱。大明皇朱瞻基雄才大略,稳定朝堂人心后,力排众议,起兵数万,计划御驾亲征。
时转八月十日,天子朱瞻基准备就绪后,乘坐龙撵御车,带上一众文武大臣,行于中央军阵。
那官道上,周遭旌旗遮日,烈马嘶鸣。左翼有兵部尚书张本、征讨将军薛禄、先锋将军曹杰等人,率领一万精锐骑兵护卫。右翼又有户部尚书夏元吉、禁卫将军秋海等人,统辖大队御林卫士。并着诸多文武臣将与兵马指挥使护驾。先军两万精锐将士,规模浩**,军威势大,拥护皇帝前去山东征伐汉王。
朱高煦原在京城里密布了许多间谍,却都被锦衣卫捉捕擒获,放出许多假消息迷惑汉王。也有密探获知了真实情报,一路流星快马,奔回乐安城中急报此事。
将军府上,朱高煦坐于案前饮酒,与心腹谋士王文泰、部将王斌等一干心腹爪牙,商讨军务方案。准备拿下济南、东昌、泰安等州,占据重城为抵抗之本。
众人正商议间,忽有密探快步进来禀告紧急军情。朱高煦问:“何事惊慌?”密探报说:“京城派来数万征讨大军,前锋已在霸州境内,不日即往乐安城来。”众人听得面色惊骇。
朱高煦自恃勇武善战,精熟战阵,在军中颇有威望,同僚故交又多,因此并不惊慌,慢悠悠问:“征讨将军是谁?”密探回答:“是阳武侯薛禄。”
朱高煦挥手发笑:“薛禄那个小子,曾是本王帐下一个部将,我知道他有多少斤两,这不妨事。”
不待他一口酒水咽下喉咙,密探又报:“薛禄为征讨先锋将军,统兵上将则是朱瞻基。”
朱高煦听到这话,惊得吐出一口酒水,猛然起身指骂:“你在胡说什么,朱瞻基怎么会来这里?”
密探见汉王暴躁起来,登时不敢再说,返身退出大堂。众人听得皇帝突然御驾亲征了,惊得目瞪口呆,身心俱在颤抖。
朱高煦面如死灰,半晌无话,呆呆瘫坐身子,如丧考妣一般难过。嘴里喃喃自语:“那小儿亲自带兵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部将王斌极力劝说:“大王,事发危机,咱们应该迅速行动起来。要么攻占济南为屏障依据,要么南下金陵做资本根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朱高煦茫然地说:“事情来得太突然了,让本王措手不及。咱们潜伏在京城里的密探,为何不早早来报?”
王文泰说:“密探多半是被锦衣卫给逮捕了,这才导致消息有误,未能及时发觉。”朱高煦瞬间垂头丧气。
王斌催促:“朱瞻基已在霸州地境。不日之后,必会兵临城下。大王为何迟迟不下决断,难道想要坐以待毙?”朱高煦说:“十余日内,咱们攻破不了济南城,只会败兵折将。至于南下金陵,将士们家属都在乐安城内,他们肯定是不会同意。此事休要再提。”王斌见汉王不听计策,亦是无可奈何。
王文泰自知败局已定,难以扭转乾坤,名利之心已成空梦,不觉悲凉绝望。叹说:“我等所谋大业不成,都是天意难违。”朱高煦挥手:“天不助我,以至于此。先生已经尽力了,不妨离去。”
王文泰说:“大王待我如同手足兄弟,常以军国大事相托,知遇之恩没齿难忘。虽然所谋大业不成,小生却不忍背弃大王。我有一策,可保大王性命无忧。”
朱高煦疑问:“先生莫非是要本王弃城潜逃?”王文泰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大势已去,大王又能逃往何处?如此必被天下臣民耻笑,也与大王皇族身份极不相称。”朱高煦问:“先生有何高见?”
王文泰走来跪叩:“恳请大王斩我头颅,把一切罪责推在小人身上。面对皇帝,大王就说都因谋士唆使,欲求功名富贵,在背后挑唆**,以至事态如此。朱瞻基坐拥天下,为拢人心,必念叔侄情义。只要大王愿意低头伏罪,他必不肯加害。如此大王便能安享晚年,不至于有株连之灾。”
朱高煦赞叹:“先生真有国士节操,古贤遗风,这叫本王于心何忍?”王文泰劝说:“大王,事已至此,不必优柔寡断。”朱高煦为他情义所感,挥手拒绝:“先生休要如此,本王宁死不做负义之事。要死,也要像霸王项羽那般英雄。”
王文泰叩首泪泣:“大王保重,小生自去一步。”就当堂挥剑自刎。朱高煦看得叹不已。
时至八月十九日,朱瞻基已经率军兵临乐安北城门下,就城外二十里处扎着十余里军营。至二十日,众将带兵逼近城来,围堵四门,准备瓮中捉鳖。
守城叛军见大明天子率领文臣武将,御驾亲征而来。身后军阵规模宏大,数万将士杀气腾腾,恨不能一举攻占乐安小城。众人皆吓得慌张失措,相互窃窃私语。
朱瞻基满面春风得意,站在龙撵车上,看着众将士把炮弹、箭矢、火铳往城楼上打射。城楼叛军毫无战心,不敢抵抗,任由围城将士施威压迫。
朱瞻基停止进攻后,转向阳武侯发令:“薛禄将军,传达朕的口谕:凡被汉王胁从者,若是开城献降,或可免罪不纠。若敢负城顽抗,大军一旦攻破城门,一律诛灭九族。期限三个时辰,过后无免。”
薛禄遵照圣谕,即刻令人写成敕令信条,绑缚在箭杆上,让弓手射入城楼上,传达圣谕至守城将士。
一个副将率领骑兵靠近城下,大声怒喊:“叛军将士听着,皇上御驾亲征,传下口谕:三个时辰内,打开城门献降,或可免罪。敢于负城顽抗,大军一旦攻破城门,诛灭尔等九族。”
城楼将士听到这话,看罢纸条告诫,皆吓得不知所为。若是擅开城门,则违逆了汉王将令。若是顽抗,迟早要被皇帝攻破城池,斩尽杀绝。
乐安城内将士听到皇帝这道口谕后,心中皆有反正之意。为求将功赎罪,不少将官都聚在一处密谋策划,欲趁这三个时辰内,举义兵变,去将军府捉缚汉王,开城向天子献降,免除身家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