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帝一挑眉:“何出此言?”
“六年前临阳发生了一场旱灾,为避免重蹈覆辙,先帝拨了一笔款项,命临阳修筑青城河水库,平阳王全权负责该项目,为了孝敬他,我们只从他那取走了钱款的三分之二。”陈进德说,“五年前修筑跨河大桥,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钱也用来孝敬平阳王了,因此在修筑上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无意中被县民柳知源发现,我们合伙构陷柳知源,害得他背负污名含恨而终。”
“启禀陛下,账本已经带来了。”许一清将账本高举过头顶,“为做假账,必须明确真账的去向,因此微臣将各项财政支出大大小小的明细全都记录在内,请陛下过目。”
平阳王没料到他们竟会带了账本过来,这可是不容置疑的物证。
他眼睁睁地看着子满将那发旧的账本递到天兴帝面前,暗暗乞求天兴帝能念及兄弟之情,对自己从轻发落。
短暂的安静过后,天兴帝把账本放下,似笑非笑:“你们为了搬倒平阳王,不惜把自己的罪行都暴露了?自损一千,只为伤敌五百,倒是挺有魄力啊!”
两人恭敬地俯首,不敢有半分忤逆。
天兴帝意兴渐浓:“那朕倒是想知道,是什么使得你们放弃逍遥快活的日子,不惜被抄家,也要将平阳王的罪行告诉朕?”
“回陛下,是这样的。”陈进德想起魏王等人联手对抗山洪时的悲壮,不自觉间竟有些义愤填膺,“七天前平阳王派人命我们毁掉青渠塘的土坝,青渠塘位于青城河上游,若是爆发山洪,青城河水库的堤坝必然会被冲垮,那样大半个临阳都会被洪水淹没。这可是灭绝人性的滔天大罪,我们起初不同意配合,他便以……以……”
说到这里,他忽然变得吞吞吐吐,怎么都不肯继续下去。
平阳王蓦地一惊——他从未做过此事!他让他们开闸泄洪,开的也是青城河水库的闸!
他正欲发作,天兴帝的声音传来:“但说无妨。”
陈进德将额头磕地更低,沉吟半晌,才悲愤交加地说道:“平阳王便以陛下欲要淹没整个临阳杀死躲在临阳的魏王之名,向微臣施压!”
文武百官无不被这话震惊得目瞪口呆——这场洪灾,怎么还把陛下给牵扯进去了?魏王不是在翰宁打仗吗?
天兴帝挑起了一边的眉。
“简直满口胡言!”这显然是要挑拨他与陛下啊!平阳王心知不妙,忙道:“本王绝没做过此等伤天害理之事,还望陛下明察!”
师长夷却一口咬定:“陛下爱民如子,平阳王制造这场洪灾,自然不是受陛下之命,分明是想毁掉他在临阳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的证据!”
丞相这般说,文武百官们反而不信了——陛下对魏王恨之入骨,为杀一人而淹掉整个县,似乎也并不是绝无可能。
可若真是如此,那必然会寒了广大志士与天下百姓的心。
众人默不作声地用目光进行着交流,坐在龙椅上的天兴帝将这一切收进眼底,转瞬间想了很多。
师长夷递给他的那两本卷册,正是子书珩的笔迹,这说明真正的子书珩的确在临阳,可师长夷这厢又上演了这么一出欲擒故纵的好戏。
此举不仅成功离间了他与子书珩,又可挑拨他和子书翊,逼得他在文武百官面前不能袒护子书翊——当然他原本就已经放弃这蠢货了——于是丞相大人既搬倒了吃空国库危害天下的蛀虫,赢得为国为民的美名,还能顺带着替子书珩出一口恶气。